第1198章 李部长怒喷孙司长,《男儿当自强》(1 / 1)
“这次是过来签12号的《和平友好条约》的,为的是稳固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医疗这些方面进行全方面深入交流开辟空间。”
“这次过来的不只是京都大学的人,还有其他方面的人员,目的性是和我们这边交流交流通道。”
听到赵锡武副院长的话,方言这才反应过来,这还真是个重大历史事件。
方言表面上还是一脸好奇的说道:
“哦,也就是说,是个政治活动。”
赵锡武副院长点了点头说道:
“嗯,可以这么理解。”
方言又问道:
“大冢敬节来吗?”
赵锡武摇摇头:
“没有,在这次的人里面没有大冢敬节,据说上次来过后,回去就生病了,但是有上次京都大学的人。”
方言听到大冢敬节生病了,笑了笑,想必老小子应该是气的不轻。
他点头说道:
“行,到时候人来了,我会出面的。”
赵锡武说道:
“那好,名单我就往上报了。”
“嗯。”方言应下。
这次相当于是个政治任务,那边的人也不可能送宫内町书陵部的书过来。
等到又和赵锡武聊了一会儿后,楼下停车场里孟济民也开车回来了。
方言于是和赵锡武告辞,然后下楼来到停车场。
“事情办妥了!”孟济民看到方言后,一边说,一边把车钥匙递还给了他。
方言接过钥匙,对着孟济民问道:
“领导那边怎么说?”
孟济民说道:
“李副部长看完了过后,就说处置得好!这种害群之马就该立刻清除。后续人选他亲自把关,让咱们专心抓项目进度,部里全力撑腰!”
“后来他还把孙司长叫到办公室……”
“然后呢?”方言追问,他需要知道孙司长的反应,这关乎后续的阻力大小。
孟济民一脸无奈的说道:
“孙司长进去后,就把我撵出来了……”
说完他话锋一转,又说道:
“不过我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还是听到一些动静。”
方言饶有兴趣看着老孟,想听听他到底听到了什么。
孟济民继续说道:
“孙司长刚进去时看了记录还想辩解,我听见他说赫连璋是沈阳所重点推荐的人选,政治审查材料都齐全,这种只是一时气话,不能毁了这么优秀人才的前途……”
“但话没说完就被李部长打断了!”
“李部长嗓门震得门板都在颤:‘材料齐全?那报告里‘政治素养过硬’六个字是鬼写的?!地方推荐你就闭眼通过?创汇两百万美元的项目,放这种搞地域分裂的害群之马进来,你这是给敌人递刀子!”
“然后孙司长就开始扯流程是没问题的,不过李部长一点面子没给,直接呛回去说……少跟我扯流程!我问你,上次立项会上你卡三十个编制时,怎么不说流程要慢慢走?现在捅出破坏团结的篓子,倒想起流程了?!”
方言听到这里,惊讶道:
“好家伙,这么直接?”
孟济民说道:
“那可不,不过办公室就他们两个嘛,说直接点也正常,本来两边就不对付。”
方言又问道:
“然后呢?”
孟济民说道:
“然后孙司长说他会给原单位发函。”
方言笑了:
“不愧是老油条,挺会推卸责任的。”
“不过确实他这么做,也合规……”
孟济民笑着说道:
“嘿,李部长说:发函?你是想让沈阳所自己捂盖子,罚酒三杯了事?当初签项目责任书时我说过什么?团队协作是铁律!现在启动第一天就有人踩红线!这就是你科技司严格把关的人才?!”
“立刻按破坏国家创汇战略报部党组!这种档案洗得清白的人才,科技司和沈阳所都要写检查!至于替补人选——我亲自提名!再塞一个赫连璋过来,你这司长就别干了!”
方言听到这里摸了摸下巴,这次李副部长的态度明显更加强势了。
看来领导也是之前没找到孙司长的把柄,现在遇到这事儿,算是逮着机会了。
接着孟济民说道:
“然后孙司长就黑着脸出来了,我也赶紧跑,免得被逮着。”
方言对着孟济民说道:
“行,干的不错。”
“我再给你个任务。”
“行,说吧。”孟济民说道。
方言对着他说道:
“刚才你过去的时候,我们这边的分组已经完成了,你管人事方面的和黄李多学学,然后下午你通知一下班上的人,让他们到研究所参与研究项目。”
“明天能来的,在这边集合,我给他们分配组。”
孟济民惊讶的问道:
“咱们班上的人也要开始用了?”
方言说道:
“当然了,用他们也能盯着组里的进度,同时还能培养他们。”
孟济民说道:
“那协和那边呢?”
方言说道:
“一样,轮到该上岗的时候,就过去值班半天就行了。”
“只是两个人,这个不影响这边的工作进度,工资这边按照正式员工一样给,院里已经同意了,下午你就可以去赵老办公室拿文件了。”
听到方言这话,孟济民点了点头说道:
“好!我记下来了。”
方言说道:
“那我先走了。”
孟济民点了点头:
“嗯!”
……
接下来,方言又去了一趟这边的影视街,上次老胡说过拍《黄飞鸿》续集后,现在人员已经全部到位了,小老弟现在和陈大导天天都在片场,这几天时间都在完善剧本,打磨台词和修建现场的景观。
方言过去一趟,主要是作为投资人需要过去瞧瞧。
这一部戏和上一部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群众多的不行,全都是在这里旁观的,特别是小李,那简直就是初具巨星的待遇了,好多人都是过来看他的。
等到方言在这边和导演聊完,准备要离开的时候。
小李找到自己,对着他说道:
“小师叔,待会儿我们这边要来个四川的大师,要不您和他见一面。”
“嗯?”方言一怔,四川大师?
小李说道:
“就是你上次说过的那个……”
“哪个?”方言有些茫然。
小李想了好一会儿,才一拍额头:
“想起来了,叫海灯大师!”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31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