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2章 蓦然一惊(1 / 1)

加入書籤

晚上九点多钟,灌了一肚子鱼汤的何朝迅心满意足离开傅家院子。

想办的几件事基本都达到目的,应该说不虚此行:老大对唐武功有了好印象,确实两次铩羽都受了委屈;

两年一度的茶话会虽然夭折,何朝迅构思的每两年举办一次中青年干部思想大解放研讨会的替代方案得到傅冰认可,并且同意亲自给任老打电话,邀请他为首的几位老同志出席研讨会并讲话,这样从形式上讲仍是茶话会的延续,从内容上讲何朝迅将逐步掌握话语权;

关于明年省·委班子调整,傅冰明确届时空缺三个位置,一是统战部长张槿今年底退二线;二是常务副省长谢芷言跨省提拔省长;三是省城市委书记凌金森跨省提拔省长。

当然同为省长含金量不一样,谢芷言必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省,要么经济发达,要么规模或体量大,要么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凌金森大概率到大东北或大西北任职。

凌金森腾的位子已无悬念,眼下整个金河市都已知道市长饶小安十之八九接任,因为他是傅冰在朝明任职期间的老部下,若非官运不济,受分管领域重大事故牵连背了个处分,朝明省长哪里轮到季龙井?

当前悬着的,也是争夺最激烈的便是常务副省长和统战部长两席。

正如在唐武功面前所透露,何朝迅的想法自然是全力争取常务副省长,阻力来自三方面,一是伍潭市委书记姚星,与桑向民、任老有着比较深厚的感情;二是分管经济副省长凌沃,以前曾当过三号陈瑞华的副手,也跟副理陈国祥搭过班子;三是省·委宣传部长陈晓卫,背后有云家旭支持。

由此可见朝明省内卷之严重,区区常务副省长人选居然惊动京都前三号大领导以及前一号人物,难怪以何朝迅根基之深都觉得没太大把握。

傅冰的为难之处是,他已提前锁定饶小安在省·委常委的席位,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就不该染指另外两个名额,不可能既要又要。

一言九鼎的任老已经声明不再参与、介入外界一切活动,除了此前种种参悟和感触之外,也不排除预见到明年面临的两难处境,唐武功是何朝迅这条线的,上面有傅冰,姚星则是朝明大小领导当中唯一敢直呼“向民”的,况且多年前唐武功和姚星同时通过茶话会脱颖而出,手心手背都是肉,让任老怎么办?

云家旭退下去后公开表示**的干部并不多(能在任期间解决的都到位了),“晓卫”是某次活动中特意跟傅冰打过招呼的,说难得的知识分子精英、学术型干部。人走不能茶凉,尤其到云家旭的身份是有讲究的,因此傅冰早就考虑有机会将陈晓卫转到正务系统锻炼一下,以便腾出足够的上升空间,如果事务处理能力不行就提拔省·委副书记,总之绝对落实云家旭的嘱托。

因此老谋深算的何朝迅故意留了个尾巴,说实在不行让武功兼统战部长解决进常委班子的问题,傅冰不置可否笑了笑。

在他那样的层面相当于“还能这样?”、“到时再说吧”等含义丰富的意思。

此外何朝迅还藏了个私心,倘若唐武功如愿提拔常务副省长,统战部长位置也不能外流,准备留给涌泉市委书记陈宇,以陈宇的年纪在仕途上已经没指望,就想以省·委常委身份退二线。

所以说论布局和谋略,整个朝明鲜有超过何朝迅的。

回酒店休息前,何朝迅说明天早上七点半吃早饭,上午赶回金河。

秘书诧异地扶扶眼镜问,何书记不……不去拜访桑大理么?

在秘书看来一号、二号都是何朝迅的得意门生,这次难得来趟京都按理应该都串串门。

何朝迅瞪了他一眼,严厉地说,糊涂!说完便甩手进了房间,留下一脸莫名其妙的秘书。

从京都乘坐高铁回途时,何朝迅看着窗外快速掠过的风景,脑海里盘点昨晚与傅冰谈话的一幕幕画面,总体感觉自己每句话、每个动作都很得体,傅冰情绪也一直不错,吃完晚饭一块儿在院里散步时还拿他儿媳开了两次玩笑。

等等……

何朝迅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个自己无意中忽略而傅冰也始终没有提及的问题:

忘了考虑省·委书记江海的立场!

江海是傅冰在东吴工作期间培养提拔的干部,一度跟随其到碧海担任办公室主任,那段时期傅冰很多关于顺应国际经济和打造碧海金融港的文章基本出自江海之手。

一个很微妙的因素是,江海是沿海系当中少有的与桑向民没有交集的干部。

让江海执掌朝明,既弥补履历当中的缺憾,沿海系出身领导的标配必须具备东吴、临海、朝明、碧海的历练;又想对沿海系大本营进行全面彻底的整顿,傅冰和桑向民都意识到朝明固步自封和内耗内卷严重、很多优秀基层干部得不到展现才华机会等弊端,希望江海能够一定程度优化和改善当前局面。

如此重量级的且与傅冰关系如此亲密的一把手领导,何朝迅怎么偏偏在自己棋局里忽略了呢?

或者说,明年省·委常委会三个空额的问题江海更应该有所考虑,想必也提前跟傅冰沟通过,昨晚为何一个字都没说呢?

何朝迅越想越不安,向来古波不惊的心绪有点乱了起来,后悔自己大概轻慢了那位新来的省·委书记——

空降朝明快一年时间,省·委班子一个没动,各地级市主要领导基本保持原状,前后只调整了两位:

一是围城市长,一是汀城市长,幕后都与任老有关,可以说省·委书记江海没表现出丝毫存在感。

平时省·委各种会议、活动、行程也是,江海很随和地听从安排,讲话稿也不怎么改更不随意发挥,一字不漏从头读到尾,如此等等,时间久了难免让何朝迅等老机关悄然生出轻慢之感。

现在细想起来,会不会是引蛇出洞?江海要真是这么平庸无能的角色,怎会被傅冰青睐并加以重用?

傅冰是什么水平,见过多少干部,就算一时疏忽看走了眼也只会在县长、市长层面,断无可能把不堪大用的放到省长、省·委书记位子!

又突然想起一件事,本来属于日常工作中的无足轻重的小事,可这会儿前后联系起来令得何朝迅有点惶惶然。

迟茵非法集资案引起轩然大波,大债权人提前得知消息将财产洗劫一空,围城市县两级判决不公且低价拍卖查封资产,省里先是装聋作耳无动于衷,直至江海空降朝明亲自作了批示才不得不将案子上收由省正法委、省纪委联合查处。

在此过程中省纪委书记叶强与省长季龙井就“要经济还是要法制”、“严惩是否给民营经济泼冷水”等议题进行猛烈交锋,叶强的原则是纪委要么不介入,介入就必须查处干部,而且很显然案子里面存在严重*、权力寻租行为;季龙井认为迟茵打着创业的幌子非常有欺骗性,不单蒙蔽了广大投资者,也欺骗了一连串领导干部,只能作为个案低调处理,尽量避免牵连太多而伤害投资者创业热情,也让基层干部滋生少做事就少犯错的心理。

应该说两位省领导的想法都不错,作为正法委书记何朝迅则表现得相对暧昧,内心反对叶强搞株连、扩大化,又不想附和老对头季龙井,免得那厮更加得势。

在混沌复杂的局面之下,江海分别找季龙井、叶强进行一番长谈,之后达成“查处四名厅级”的共识,而将主要追责任务压到围城。

对于“仅仅四名厅级”,何朝迅持欢迎态度,但有两点不悦,一是这么重要的决定居然没跟自己私下商量;二是双规的四名厅级当中有两位是自己提携的。

所以那次小范围会议何朝迅全程板着脸,也没出席晚宴,原来心里生闷气却又很无奈,毕竟省·委书记和省长碰头就可以拍板重要事项,况且查处干部属于省纪委职责范围,把自己撇到一边情有可原。

但是,江海怎能这样不尊重自己呢?就连傅冰、桑向民都得当面尊称“何老师”啊。

然则很遗憾,江海对何朝迅却没那么深厚的感情,他仕途起步、成长于东吴,腾飞于碧海、临海,第一次空降朝明便是省·委书记,别说何朝迅,就连任老其实也……也一般般吧。

往深处想未免不是傅冰策略之高明,安排一位与朝明沿海系毫无瓜葛的沿海系领导来主正,完美得挑不出瑕疵。

何朝迅自忖关于省·委常委三个空额的设计环环入扣,那只是一厢情愿的方案,傅冰听进去了不代表都同意;况且江海才真正拥有台面上一票否决权,任何设计、方案、谋划,即便傅冰和桑向民一致认可,可出不了朝明省·委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

看样子最大的拦路虎还不是季龙井。

思虑及此何朝迅不由得长长叹了口气,盘算自己为唐武功进省·委常委消耗掉太多资源,也树敌太多,这种坚持是否值得?

可何朝迅真正很看好唐武功,内心执著地觉得他进常委会后能继承自己衣钵,将自任老伊始的朝明沿海系旗帜代代传承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