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寻求突破(1 / 1)
周五上午,唐武功突然现身围城东南海边小镇罗亚镇。
罗亚镇在行正区划方面属于松和区管辖,镇郊与围城港相连的方圆数百公里滩涂却是海岸线经年不断前伸形成,所有权归港口管委会,但一望无垠的滩涂毫无经济价值,黄利懒得多管,施若桐也不愿节外生枝。
唐武功只通知了农业副市长秦晋华,并关照多带几位农字口干部,秦晋华尽管一头雾水还是匆匆叫上市农业局、市农垦局、市水利滩涂局等主要负责人。
罗亚镇书记王小鹏听说市委书记大驾光临,吓得腿脚发软,一边督促办公室十万火急写汇报材料,一边整束衣服坐车到小镇入口迎接。
未料唐武功的车队根本没进小镇,沿着国道直奔海边滩涂地带,王小鹏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只得老老实实跟在车队最后。
又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前面的路越来越窄,两边树木愈发稀疏,农村随处可见的大片农田不见了,而是纵目百顷的瓜田,这个季节只有西瓜能在碱性土壤生长。
车子全部停到一处洼地,王小鹏被叫到唐武功面前握了握手,唐武功和蔼地问:
“再往多远看到大海?”
王小鹏道:“步行二十分钟左右,也只能远眺,中间隔着很大范围滩涂沼泽,涨潮时全部淹没,退潮才露出来。”
“边走边谈!”
唐武功一挥手道,与王小鹏肩并肩走在最前面,其次是秘书长杨延时和副市长秦晋华,后面跟着局长、书记、主任、副秘书长等等。
“这里数万公顷土地都种植西瓜吗?”唐武功问。
王小鹏道:“向唐书记汇报,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种植面积,其它用于轮植、土壤改良和消毒处理。”
“不是说盐碱地长出的西瓜又甜又脆么,还要改良干什么?”唐武功不解地问。
“是这样的,唐书记,西瓜生长期间大量消耗土壤中的矿物质,连种会造成土质低下板结;而且种过西瓜的土壤里有病菌,连作容易让西瓜患有重茬病,所以当年西瓜拉蔓后需要及时清理瓜田,消毒和改良处理。”
王小鹏解释道。
“农业也讲究经验技术,不是纯粹靠天吃饭呐!”
唐武功感慨地说,“这么大区域年年轮种西瓜未必可惜了点,有没有想过改良改造为工业用地或农田?”
王小鹏谨慎地说:“向唐书记汇报,站在罗亚镇角度求之不得,但增加土地面积是大事,涉及到方方面面部门,镇党委做……做不了主,唐书记。”
“唔,确实比较敏感……”
唐武功微微颌首道。
说话间来到夯土围的海堤边上,极目远眺,天边白亮的一片便是大海,近处则是大片滩涂沼泽地,厚沉沉的淤泥仿佛被镀了层铅灰色的釉,潮沟宛若水道蜿蜒曲折,老树根般向四面八方伸展,沟底沉积着细腻的泥沙,偶尔可见几枚破碎的贝壳。
滩涂沼泽地带也有生机,最常见的是盐地鼠尾粟,根系深深扎入淤泥里,叶片表面覆盖着白色的盐霜;海马齿苋则匍匐在地面,肥厚的叶片储存着宝贵的水分;边缘地带隐约可见人类活动的痕迹,废弃的渔网半张半埋,缠结的尼龙线上挂着几片鱼鳞;还有艘破旧的小木船倾倒着,翘起的船头倔强地指向天空。
“海岸线每年都往后退,短短几年又增加了不少面积吧?”唐武功问道。
王小鹏手边也没现成数据,赔笑道:
“唐书记说得不错,确实肉眼可见的速度。”
“嘿,”唐武功心知这位镇书记根本不知道数据,却很欣赏他的反应,笑道,“增加的面积怎么办呢,镇里考虑过什么方案?”
要是到这会儿王小鹏还不知道市委书记在琢磨如何利用海边滩涂沼泽地,就不配当镇书记。
“向唐书记汇报,”王小鹏道,“前期我们主攻方向是滩涂养殖,蛤蜊、牡蛎、梭子蟹、对虾、海参、泥蚶等等,经济效益都不错,但形成的污染也显而易见,肯定超过省里对湿地环境的环保指标;滩涂旅游和摄影等文旅项目开发也是一个方向,就是先期投入非常大……”
“想来想去一事无成?”唐武功揶喻道。
王小鹏脸不变色心不跳道:“唐书记高瞻远瞩气魄宏大,必定能给我们罗亚镇指出一条金光大道。”
唐武功笑了笑,回头道:
“晋华市长有什么想法?”
市委书记开始出题目了。
秦晋华一路走来也没闲着,一个劲地从杨延时那边打探内幕消息,这会儿心里已有了几分数,遂笑道:
“东北沿线搞的是滩涂发电,放眼一看白花花的,对工业用电支持很大,不过前几天我专门找了他们,提醒港口海上风电一旦形成气候,摊薄成本更低,必将形成碾压之势,到时滩涂发的电给谁用?是该做好转型的准备了。”
唐武功道:“晋华市长的‘转型’二字用得好!围城寸土寸金,宝贵的土地不能用在发电上,要派更大的用场!晋华市长不是成天埋怨农业用地紧张吗?我给你出个主意——”
他的手指向前划了道弧线,豪迈地说,“把滩涂沼泽圈起来科学围垦,拓展土地资源,有效缓解土地供求矛盾,同步实施湿地保护、红树林修复等生态工程,为我们围城农业、工业、城市建设提供更广阔空间!”
王小鹏大喜,脱口而出:“太好了,我们罗亚镇人民全力拥护唐书记的英明决定!”
秦晋华和杨延时则微微愣了愣,他俩原以为“加强开发利用”,不料事实相差甚远!
脑中急转唐武功为何在年中之际突兀提出围海造田,一无预算,二没有可行性研究和立项,三未经市长办公会同意,常委会也没吹风,到底什么意思?
杨延时迅速调整情绪,道:“确实我们不能暴殄天物,任由大块土地闲置着,围海造田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特别……能在耕田面积方面打翻身仗,免得老被省里指责红线机制执行不到位。”
秦晋华也跟着道:
“当前市里正全力打造智慧农业+机械化作业模式,围海造田项目若能顺利试点成功,必将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强有力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与杨延时纯粹拍马屁不同,秦晋华巧妙地加了“试点”二字,也是出于多重因素考虑——
第一围城虽然叫做围城,却从没围过垦,手续、程序、技术、管理等都需要摸索;
第二全年预算已经用掉大半,从振兴新兴产业进程来看仍要源源不断投入,财正实在挤不出钱;
第三最重要的是围海造田真正落地实施需要大量而繁琐的前期工作,几位涉及到市领导如市长蓝京、围城港施若桐、松和区委书记黄利,均一无所知,接下来如何协调,如何说服,如何达成一致?
此外还有个隐含的致命因素,即罗亚镇此前曾两次上报围海造田方案,一次被前任市长郑兴否决,还有一次便是现任市长蓝京。
想想头都疼啊。
唐武功明显对杨延时的话很受用,而不太满意秦晋华表态,双手负在身后道:
“晋华市长,围城乃至朝明农业条线要做出成绩都很难,农业自身特质决定了不如工业见效快、提升明显,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寻求突破,挖掘增长点,良机稍纵即逝啊。”
杨延时则背过身子使劲给秦晋华使眼色,示意他赶紧说几句场面话先圆过去,具体实施以后再说呗。
此时秦晋华考虑的却不是随便糊弄,因为面对的是市委书记,身后站着一大群农业条线下属,自己所说的每句话都代表正府,岂能视作儿戏?
——很多人觉得官场不就是奉承谄谀那一套么,真正拿捏分寸得恰到好处谈何容易?何况并非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吹牛拍马,象秦晋华眼下就不敢。
因为这么大的事儿市长蓝京还蒙在鼓里,副市长岂能轻率表态?要是乱表态,蓝京直接说你负责到底,一不给权,二不给钱,三不给人,就靠发动罗亚镇村民扛着锄头上阵?
思虑再三,秦晋华道:
“围海造田对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并全面提升土地价值的积极意义无庸置疑,另外也能改善生态环境,增强防灾能力,社会综合效益显著……我想回去后要及时召开专业部门会议,分解细化对唐书记指示精神的领悟,制订具体规划措施,分步骤分阶段落实任务,持之以恒、抓铁有痕地把这项工作推动起来。”
唐武功脸上掠过一丝不悦,心里只给秦晋华打了个及格分,然后加重语气道:
“一桩显而易见为民造福的民生工程,决不能一味停留在纸面上,反复纠缠于论证、规划和程序,而要立即行动起来,走快车道,以时不待我的气概和精神勇于担当,敢作敢为!”
他目光扫过站在后排表情复杂的市直机关大小干部,铿锵有力地说,“抢抓机遇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无论对围城经济、地方振兴,还是对个人发展都一样!”
说罢甩下秦晋华,大步继续往前,杨延时以责怪的目光瞪了秦晋华一眼,紧随其后。
秦晋华低低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咕哝两句硬着头皮跟上去,身后一大群干部均看出分管领导的无奈与困境,面面相觑,气氛变得格外低沉与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