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 责任重大(1 / 1)

加入書籤

“什么,唐书记在罗亚镇海边现场拍板围海造田?”

听到秦晋华的报告,蓝京久久沉吟,跟杨延时等人第一反应一样,充满了困惑与不解。

论证立项、财正预算那些程序方面的事先搁在旁边,唐武功选择上半年围城主要经济指标向好、新兴产业纷纷落地投产、围城港也鲜有地焕发生机之际,出人意料单方面强令围海造田,好像……

好像不合时宜吧?

工期漫长且耗资巨大,内地围海造田成功案例是暨南宛东,面积达上千公顷,前后投入超过百亿;倘若只搞几十公顷的小工程动辄也数十亿,对于各方传闻明年即将高升的唐武功犯得着吗?

关于罗亚镇海边数百公顷滩涂沼泽,曾有开发利用方案送到蓝京案头,他也跟农业条线专家深入探讨,觉得作为陆地与海洋之间过渡生态系统,看似荒芜,其实在生态服务、气候调节和人类生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食物网基础、天然碳汇和海岸防护以及沿岸水质净化等等。

蓝京否决了罗亚镇滩涂沼泽开发方案,批示道“保护湿地,注重远期价值”。

但蓝京没有简单地一否了之,后面还写了洋洋洒洒两段话:

不要打湿地的主意,目光放到海堤内一千多公顷碱性土地,除了轮种西瓜没别的思路?西瓜对土质危害大,即使边种植边改良也缺乏持久性!罗亚镇要有战略定力,沉下心来多种红树林,踏踏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

专家提供的数据显示海堤能抵御三十年一遇的海啸,如果五十年一遇海啸怎么办?不要说不可能,我在华桥区工作期间就遇到过,那样更凸显湿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上千公顷碱性土地的缓冲作用,有一半种植红树林就能减少70%海啸冲击,所以不要急于开发,围城土地没紧张到跟老天爷抢饭碗的程度。

蓝京的批示转给秦晋华后,秦晋华随即转到农业条线各部门,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蓝市长指示精神”,罗亚镇开发方案就此搁浅。

不管唐武功知不知道这件事,总之站在海堤上公开拍板围海造田计划,等于公然打脸蓝京。

唉,空降围城一年不到,市委书记与市长的蜜月期就结束了吗?

“唐书记看没看过我之前的批示?”

蓝京问道,“批示讲得很清楚,第一尽量别动宝贵的湿地资源;第二土地不够可以设法改良改造上千公顷碱性土地,而不是用来种西瓜。”

秦晋华连声叹气,显然也觉得非常棘手,道:

“我随后就复印罗亚镇围海造田报告和您的批示给了延时秘书长,他挑个时机送到唐书记案前,唐书记看了之后说没矛盾……”

“怎么没矛盾?”蓝京问道。

秦晋华无奈道:“唐书记的意思是围海造田本身新增的土地资源有限,重要的是通过围堰工程将海堤前沿,修筑起坚固结实的防线,这样上千公顷碱性土地不再作为缓冲地带,从而能够放心大胆地改良改造、开发利用。”

以己之矛戳己之盾,看样子唐武功下定决心要上围海造田项目,阻力再大也会顶着干!

真是咄咄怪事。

久久沉思后蓝京道:“既然唐书记有了指示,相应工作肯定要开展起来,你那边按程序一步步做,围海造田涉及到环保部、海洋局、海事局、渔业局四个管理部门,都得审查审批出具批复;正府内部流程也必不可少,环保等论证报告、可行性报告,还有专家座谈、项目评审,材料必须齐全让人挑不出瑕疵。”

秦晋华何尝不知蓝京的意图,摇摇头道:

“唐书记要求立即采取实质性动作,后来……又对延时秘书长说可以边实施边报批,省里对围海造田工作向来是支持的,唉,蓝市长,现在的问题是财正根本没钱,只要有钱随便打几根桩、抛些石方完全可以。”

蓝京笑笑,道:

“秦市长所说并不是问题,财正每年都有专项拨款用于海堤加固、修葺、改造,挤一挤、挪一挪不就行了?”

“噢——”

秦晋华一拍脑门,蓝京指点的办法不就是基层常用的“化整为零”招数么,看样子市长以前在区县工作期间也没少用,遂笑道,“是的是的,防波堤,反滤层,排水系统等等全部拆开来算,明年做大预算时再从项目里退还回去。”

蓝京轻轻喟叹,郑重其事道:

“请秦市长牵头做好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我虽在海边小城长大,那是黄海,这里是东海,海域状况千差万别,所以……基础性工作务必要扎实,确保万无一失,无论如何安全要放在首要位置,秦市长明白我的意思?”

秦晋华也深深叹了口气:

“明白,明白,我知道责任重大。”

他离开后,蓝京独自站在东墙大地图前反复掂量,然后拨了个电话,又发了条短信。

电话打给薛立权,简洁地说我下午三点左右到港口看看金融城建设情况,你问下施若桐主任有没有空。

薛立权会意老领导就想跟施若桐见面,不过跑到管委会大楼太碍眼,故而以视察金融城为借口,遂说我来安排,请蓝市长放心。

短信发给省纪委书记叶强,询问周末有没有空小聚,若有可能再约上秦铁雁。

叶强隔了四十分钟才回道:好。

中午临下班前市纪委书记郁洪东夹着笔记本进来,笑道:

“快到饭点打搅蓝市长,不会挨批评吧?”

蓝京笑道:“正愁午饭没着落,请客的来了,随便哪家饭店都行,我反正有空。”

郁洪东也知道蓝京不喜应酬,纯粹开玩笑而已,一口气报了七八家饭店然后坐下言归正传:

“蓝市长年前交办的任务,我们不敢怠慢一直紧锣密鼓暗中调查,现在总算不辱使命基本完成,就是关于荷阳县王舍村征地纠纷问题……”

那件事给时任荷阳县县长卞俊灏形象大为减分,也让蓝京对其能否培养重用心存疑窦,后来卞俊灏抢在市委人事调整前向蓝京汇报调查结果(经汤富安授意),抓捕包括县国土局副局长在内九名干部,涉案金额一千二百多万,却只字不提自己被刻意隐瞒以及明显被栽赃的委屈,蓝京深为赞叹卞俊灏的肚量和城府。

为了给卞俊灏解套,同时蓝京也想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建议提交给市纪委接手。

有市长和市委组织部长共同背书,郁洪东明知是个烫手山芋还是同意了,埋头一查就是半年。

“王舍村征地案虽然由几个科级干部把责任顶了下来,实质另有蹊跷!”

郁洪东道,“位于国道边、高速口的征地事件都闹到省里,县长居然从头到尾不知情,本身就透着怪异;蓝市长第一次到荷阳视察,偏偏被村民堵在国道上,又是很不寻常的事;再往前追溯,荷阳方面就村民举报专门向郑兴市长做过汇报,要求不予追究,等等,市纪委依据这些线索往深处进行排查,同时加大对被控制干部的审讯,最终有个人浮出水面——荷阳县正法委书记陈勇!”

蓝京微微颌首,暗想老子早猜到这家伙有问题,腊月二十九下午听取荷阳班子汇报,陈勇明明对王舍村征地案了如指掌却一言不发,也是此人避开市正法委直接找郑兴要求不予追究。

郁洪东续道:

“陈勇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压制掩盖案子真相,为涉案干部提供保护伞,据说前后共收取贿赂两百多万;另一方面操纵舆论导向,将王舍村征地案与卞俊灏关联起来,企图中伤败坏其声誉,鉴于上述情况,我考虑要对陈勇采取双规措施,蓝市长觉得呢?”

听口吻还没找过唐武功,而是先跟蓝京商量,次序似乎弄反了,为什么呢?

郁洪东大违常理的背后必有玄机。

蓝京不动声色道:“单收贿两百多万就够双规,洪东书记犹豫不决在哪里?”

郁洪东压低声音道:

“因为陈勇背后关系到两个市领导,一是黄利书记,似乎与打压卞俊灏有关,可能县委书记郭稼也有一定程度参与;二是包祥生,透露蓝市长腊月二十九去荷阳行程……目前没法猜测动机内因,一旦双规陈勇,必定把他俩招供出来,届时案子没法收场。”

“噢——”

蓝京点了点头,深知郁洪东所说的“动机内因”指包祥生既与唐武功关系密切,又跟本土系暗通款曲,搞不清到底按哪边意思阻止卞俊灏进步。

思忖良久道,“卞俊灏本人对案子持什么态度?”

“我试探过两次,”郁洪东道,“他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目前专注于搞好黄云的工作,很厉害吧?应了那句‘两岸猿声啼不绝轻舟已过万重山’。”

“目前市纪委内部多少人知道陈勇涉案?”蓝京问。

“除专案组外只有我一个,保密性方面绝对没问题。”

郁洪东自信地说。

蓝京笑笑,道:“我不清楚有时双规干部前外界怎么听到风声的,市纪委肯定不是真空地带,世上难免有不透风的墙。”

这句话在郁洪东面前说,简直太奇怪了,蓝京是在质疑、挑衅市纪委书记权威吗?

郁洪东心里掂了两掂,收敛笑容道:

“蓝市长批评得有道理……有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