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5章 模式之争(1 / 1)

加入書籤

四月二十日下午,围城港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议题只有三个字:

定盘子。

围城港由于特殊的军企合一机制,历来在资产、资金等管理方面非常严格,寻常企业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的清产核资,围城港只花了不到一个月,账目也很清爽,没有通常国企惯有的乱七八糟的破事儿。

对此施若桐的解释是,一把手经济方面清爽,整个单位的账目就清爽。

接下来需要大半年甚至一年多时间履行的“三部曲”,围城港在金融专家薛立权的领导下又只花了四十天左右便全部结束,即:

一、界定企业产权。国有资产负有多重财产权利,结构复杂,容易成为纠纷乃至日后翻旧账的源头,因此要依法划分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明确各类产权主体权利、范围及管理权限的法律行为,具体地说就是哪些资产归属国家,哪些资产归属于个别主体。

二、资产评估。由资产评估机构遵循法定标准和程序,科学的对港口资产现值进行评定和估算,并以报告形式予以确认,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等,须经申请立项、资产清查、评定估算和验证确认等几个步骤。

三、财务审计。聘请具有法定资格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港口前三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进行审计,最终出具的报告具有法律效应,这一步实际上已在清产核资期间同步进行,无非拿界定产权后的资产评估结果重新套算了一遍。

虽说有些打擦边球的意思,的确节省了起码三分之一时间和精力。

总盘子定下来并经京都、军部、省·委省正府各层各级审查审批同意后,围城港正式进入改制程序,也就是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的主题。

第一次全体会议确立改制方向、原则、组织架构;第二次全体会议则要奠定改制的基调,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等到第三次全体会议就是坐下来商定董事会、经营层构成和组建具体事项,之后随着第一次股东大会正式召开,改制领导小组就结束其使命而解散。

第一项议题是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谢小玉提出的,围城港股权设置采用哪种模式?

此前资产评估和财务审计认定省国资委(包含军部无偿划拨部分)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是76%,据此面临三个选项:

混合改制,如赤浥港那样通过增发新股和转让老股双管齐下,引入大批民营资本入驻,主动将国有股比例降到50%以下,形成多元股权结构。

引入战略投资者,如国内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均主动与国际大资本合作,省属国企则选择行业龙头企业或财务投资者以优化治理结构。

分拆业务,如将物流业务从港口分拆出去单独组建自负盈亏的企业,这样便能主动降低国有资产在总资产当中的权重。

哪种选项更好,从各地各行业国企改制进程来看都有利有弊,目前来说并没有标准答案。

身边例子便是赤浥港混合改制,董事会充斥着各路资本斗得刀光剑影,变得法子侵吞、转运优质资产,掏空港口家底,经营层为了完成董事会下达的效益目标片面追求短期效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没有长远的、前瞻的、综合性规划蓝图。

引入战略投资者也有问题,如某国有商业银行与华尔街著名基金合作,上市后股票涨了两倍后获利出手,套牢内地众多投资者,至今都令人耿耿于怀,而且战略投资者一旦动了鹊巢鸠占的主意,结果将是灾难性。

分拆业务在北方部分港口有过先例,带来的是钟纪委介入,查处出一连串大案要案,因为分拆出去的都是优质资产,估价本身应该高于平均值,经营方面更是躺赢,所以呢……所以哪些人能够吃下那些分拆业务?答案尽在不言中。

况且分拆的往往都代表国企核心竞争力,支柱脊梁一抽还玩什么市场化?

谢小玉移交讨论的议题不落痕迹地抹去了分拆业务可能性,选项集中在混合改制或引入战略投资者两种形式。

“以上方案请领导们审议。”谢小玉结束了汇报发言。

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坐在中间的四位领导,本来应该五位但兼任组长的谢芷言已调离朝明,这块工作暂时没人接手,故而第一副组长唐武功临时主持会议,此外还有市长蓝京、围城港主任施若桐、副省长夏亚春。

尽管外围还坐了省正府乔秘书长、省直相关部门一把手以及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辖三个专业委员密密麻麻几十号人,真正有话语权的就中间这四位。

唐武功沉吟片刻,沉稳地说: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难呐!国企改制棘手之处在于没有现成模板可抄,每家改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情况不同嘛,围城港同样如此。分拆业务撇开不谈,相信施主任既不可能同意,也舍不得,眼下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抛弃任何一位同志、任何一类产业,必须同舟共济,剩下两种模式到底哪个方向,我想我还是有发言权的,因为前期全程参与了赤浥港改制,亲身经历港口从国企到混营企业的转化,深有感慨!”

全场静悄悄地。

施若桐发了条短信给蓝京:他绕来绕去到底想说什么?

蓝京回道:耐心听。

施若桐又道:如果他抱着私心杂念,我要当场翻脸的。

蓝京装作注意倾听的样子,隔了会儿回道:那你准备翻脸吧。

施若桐愣了愣,有些疑惑地瞟瞟蓝京;蓝京则不经意地摸摸耳朵,意思是认真听讲!

唐武功接着说:

“国企改制没有最好,而是最适配,因为改制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存在一刀切的标准化流程,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模式,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正策背景,都决定了需要采取差异化、适配性的股权设置方案!”

说到这里他炯炯有神环顾全场,“有人觉得我们的邻居(暗指赤浥港)搞混合改制某种程度失败了,那要看初衷想要获得什么,事实情况是通过改制港口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资金紧张问题,一直积压在手里的基建规划在短短三年内全部到位,这就是收获嘛!通过混改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裁减撤销臃肿庞大的行正机关,港口减员增效、轻装上阵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这也是收获嘛,对不对?”

施若桐越听越不是滋味,正准备出言反驳却被蓝京使个眼色制止。

唐武功也察觉到参会人员均已猜到自己的言下之意,索性亮明观点道:

“综上所述,我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吸取人家经验教训的基础进行混合改制,把握性更大!不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分散股权设置,适合当前围城港现实状况和发展前景!”

话音刚落施若桐便已按捺不住拍马而上,道:

“向领导小组上报议案前,港口管委会内部已经进行过充分讨论,考虑到邻近港口改制后客观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更倾向引入战略投资者方案,只持股不干预港口建设和业务经营,嗯,最佳目标是实力雄厚、资源广阔、具有良好合作意向的央企或国企,与省国企联合起来绝对控股,形成围城港长期发展的坚定基石……”

唐武功冷笑:

“哪家央企国企愿意做这样的善事?恐怕绝对控股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安插人员,继而成为旗下重要关联企业!当然了,如果施主任找到这样的大善人,也不是不可以讨论,前提发自真心,请问有吗?有吗?”

施若桐微微一滞,说实话没有,她与谢小玉、薛立权小范围讨论时是打算以城投名义组建联合公司,一部分员工持股(国资无偿划拨部分),一部分诸如风电等企业入股,即打着城投的幌子曲线控股,实质是将港口管理权牢牢控制在手里,避免遭遇赤浥港被资本挟制的下场。

本来还担心这个套路会被蓝京识破,没想到唐武功首先就不信。

“还没作这方面努力,怎知道没有?扶持本土产业、做大做强民族企业本身就是央企国企的份内职责……”

她还没说完,副省长夏亚春突然开口打断道:

“从全省规级以上工业企业改制来看,引入战略投资者只占三分之一不到,效果呢则一言难尽,既有唐书记所说的战略意图不一致,矛盾丛生;也有时间久了沦为其附庸的例子,因此……我对围城港的情况不太了解,从概率来讲还是赞成唐书记的想法!”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须知数月前夏亚春被推举出来与唐武功竞争省·委统战部长,彼此有了心结,这次通知到围城参会态度也很勉强,因为领导小组四位副组长按党内排名夏亚春反而落到最后,说白了大老远来没有拍板权,反而要看围城党委领导脸色,谁愿意啊?

没料到他居然在唐武功和施若桐争执时公然支持唐武功,这到底唱的哪出戏?

霎时连唐武功都有点莫名其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