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多招人(1 / 1)

加入書籤

“咱自是要招一些精通治理国家的贤才!”

想着,朱元璋便是直接开口说道。

有了滁州的经验,对于用人方面,朱元璋也早已有了几分心得。

刘英微微点头,“如此,上位当已想好,出何种题目,招揽哪些人才了!”

“嗯!”

朱元璋道:“咱自是要开科选取精通种田、数算、吏治的官员!”

刘英提醒道:“如此,上位必然会遭到一些儒士的非议!”

朱元璋顿时哈哈大笑,丝毫不在意。

“雍泰,你这几日可是听过,已经有人在说,咱生性残暴,只会杀人,是朱屠夫!”

“额……”

刘英顿时一脸苦笑,“上位,都是一群背后议论的小儿尔!”

“咱可没工夫去理会他们!”

朱元璋冷冷一笑,“等咱带兵攻下他们所在的城池,倒要让他们看看,咱是不是朱屠夫!”

刘英有些无奈,那些读书人就是闲的没事干。

朱元璋的势力已经这么庞大,还没一点眼色。

不支持归不支持,还非要远远的造谣,起外号。

让老朱盯上,那便祝你们好运。

朱元璋想了想,继续说道:“咱此次,准备挑选出一百个……五十,不,咱要挑选出三十位德才兼备的贤才!”

“三十个?”

刘英直接愣住。

“上位,您以为,若是再精细治理应天,还缺少多少位官吏?”

“这……”

朱元璋眯着眼睛,想了半晌,沉声道:“至少还需十多位官员,上百名文吏!”

刘英开口问道:“上位,仅仅应天城便还有如此大的缺口,那扬州、滁州、和州呢?”

朱元璋眉头皱起,“雍泰,咱知道仅仅招揽三十位贤才是有些不足。

但咱攻下应天后,才有十多位贤才来投效。

哪怕咱想更多的贤才,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贤才来报名科举!”

听此,刘英忍不住轻轻笑了笑,有些无奈。

“上位,您所想固然没错,但您如何判断那些人是否真的是贤才?”

“另,您好像还要德才兼备之人!”

“这是自然!”

朱元璋一脸肯定,“不论无德,或是无才,只要缺一样,让他们当官治理百姓,那便是去祸害百姓啊!”

“啊……这!”

刘英顿时一脸苦笑。

“敢问上位,何为有德,又何为有才?”

朱元璋沉吟片刻,便说道:“先贤对‘德’有诸多定义。

但依照咱的理解,只要是良善之人,不恃强凌弱,恭谨治民,便为德!”

刘英便轻笑问道:“如此,上位又如何得知,何人有德,何人无德呢?”

“这……”

朱元璋顿时目瞪口呆,怔怔的看着刘英。

“雍泰之意,那些自称德才兼备之人,皆不可信?

大多都是那些大户儒士互相给其宣扬出来的?”

“上位所言没错,那些德才兼备,素有名望之大贤,定有人替其扬名!”

“但如此,并非那些人便全是一些沽名钓誉之徒!”

朱元璋有些疑惑,“哦?”

刘英道:“上位,秦先生、陈先生与范先生等人,也都为大贤,也有人替他们扬名!

他们也当为德才兼备!”

“这是自然!”

朱元璋点了点头,便明悟过来。

“雍泰是想告诉咱,这世间真正德才兼备之人很是稀少?”

“上位英明!”

刘英笑道,“上位,若是按照您的要求去科举选才,恐怕最多能选出几十个人。

而这些人中,认同上位治理天下理念之人,恐怕又得去掉一些人。

如此,剩下那几十人,也只能将辅臣、知府、巡察使、六科与按察使这些重要官职给填完。

至于剩下的知州、知县,或者各司官员文吏,又该如何?”

“甚至,等到明年,扬州与应天也已经完全消化,上位必然会往南,攻天平、常州等城。

骤时,又会缺少大量官吏。

这些,上位又该如何?”

朱元璋想也不想,直接道:“自是各府学的学子!”

刘英嘴角微翘,“上位,说句不好听的话,或许上位最担忧的官吏,就是这些学子呢!”

“嗯?”

朱元璋神色一凝。

刘英接着说道:“上位,这些学子能入学,至少有一半都为大户富家子弟!”

“这是自然!”

“他们自幼受长辈影响,定会有以家族为重的想法!”

“有理!”

“上位,至于剩下那些贫家子弟,他们有了学问,当了官,定会现让自己与家人生活更好。

至少,穿好的、吃好的、住好的、用好的!”

“也有理!”

“再者,这些贫家子弟求学途中,定会受到一些恩惠。

他们得了势,大多也会报恩!”

“这是自然!”

“但他能报恩的根基,只有他所任职的官位!”

“这……”

朱元璋的脸色直接阴沉了下来,明白了刘英要表达的意思。

“雍泰之意,咱学堂的学子,也没多少可任用之人?”

刘英微微叹息一声,“上位,人皆有私心,皆有亲朋好友羁绊!”

“若想做到真正的吏治清明,我没有任何好法子!”

“唉!”

朱元璋重重叹息一声,这些事,他何尝不知?

或许,从一个小小佃农之子出身的他,对于这些事,比刘英还要清楚。

想着,朱元璋看向刘英,满脸感慨,“在这些事情上,也只有雍泰会将最真实之事告知咱,不会糊弄咱了!”

“或许,哪怕是真正通过科举被选为官员者,这些人也有可能是舞弊进入的!”

“上位……”

“雍泰,不论如何,哪怕是彻底解决不了贪污腐败之吏事!

咱也要做到最清明的吏治,你可有何法子?”

刘英一脸坚定道:“回上位,我觉得上位应多招揽人才!”

“多招揽人才?”

朱元璋一怔,随即眼皮便微微抽搐。

“雍泰,若多招揽人才,岂不会成了宋朝那般,冗官,冗费!

如此,到了最后,这些官员的俸禄岂不是大大增加,这些费用,最后又摊到了百姓身上?”

刘英忍不住微微一笑,说的:“上位,其实就算不在科举之中,多录取一些人才。

那最后,各州县短缺下来的一些小官,或是书吏,也需要有人来做,照样要有俸禄!”

“但是,上位,若是您不科举挑选他们,也会有人来挑选任用他们!”

“嗯?”

朱元璋神色大变,迅速思索起来。

他不用那些人,他亲自挑选出来的一些德才兼备的贤才,也会去任用那些人。

而他挑选出的那些德才兼备的贤才,也都会有私心存在。

在任用那些人之时,便拥有了那些人的恩情!

如此。

他的权力,便消失了一大半!

这已经不是冗官冗费的问题,而是权力的问题。

越想,朱元璋脸色越难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