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军器局搬去冶铁所(1 / 1)
“镔铁花纹钢工艺啊!”
说起这事,朱元璋也不由有些期待。
镔铁花纹钢工艺,属于元廷的绝秘工艺!
是元朝祖先成吉思汗,带着蒙古大军西征,从西域那边掠夺来大量的工匠,钻研出的工艺。
现在,元廷就在大都旁的保州城,设立保定军器人匠提举司,令那些刀剑工匠,专门打造天下最精利的镔铁花纹钢武器!
这些匠人打造出的镔铁花纹钢刀剑,不仅是世上最锋利的武器,可吹毛透风。
另花纹精美,只有元廷那些贵族才能拥有。
不过。
在活捉朵儿只、阿鲁灰与纳哈出这些蒙古贵胄后,朱元璋也缴获了几把镔铁花纹钢刀!
对于那几柄钢刀,朱元璋天天拿来当宝贝给藏着!
若是军器局那些工匠真能打造出镔铁花纹钢刀,如此他麾下大军实力……
朱元璋不由满脸兴奋,“雍泰,若真能如此,你当立大功!”
刘英不为所动,缓声道:“上位,此事还需军器局那些工匠们去钻研试验!”
“嗯?”
朱元璋神情再次一眯,“雍泰这是何意?”
刘英一脸疑惑,他什么也没说啊。
朱元璋已经满脸期待的看着了刘英,自顾道:“雍泰之意,军器局的工匠也可钻研出镔铁工艺?”
“这……”
刘英愣了一下,有些不确定道:“上位明鉴,镔铁工艺目前只有元廷工匠掌控此工艺。
军器局的工匠能否钻研出此工艺,下官并不确定!”
“原来如此!”
朱元璋脸上激动的神色,稍微褪去!
刘英继续道:“上位,下官恳请上位将军器局搬迁至冶铁所内!”
“可!”
朱元璋想都没想,直接点头同意,“此事,雍泰去处置便可!”
“多谢上位!”
刘英应了一声。
等朱元璋写下文书,刘英便直接拿着文书,前去军器局。
军器局目前有工匠五百多人。
其中。
大使张大,外加三百多工匠,都是跟着老朱,从定远、滁州,一路过来的工匠。
副使岳炎,还有剩下那两百名工匠,则是军器局原来的工匠。
不过。
同为匠人。
这一段时间,冶铁所与杂造局工匠的福利待遇,他们都听的清清楚楚。
也都羡慕的很。
听到刘英要让他们搬去冶铁所,还拿出朱大帅的文书,张大与岳炎等人,直接同意。
甚至还生怕刘英反悔,不让他们去!
只要他们去了冶铁所,与冶铁所工匠日夜吃住一块。
他们就不信,军师与朱大帅,会不将他们与冶铁所匠人一同对待?
刘英又说的:“尔等去了冶铁所,那边精钢多,熟铁更多,尔等得空之时,便将精钢与熟铁叠加一块,进行锻造!
谁若是可钻研出镔铁花纹钢工艺,上位必重赏!”
“镔铁花纹钢工艺?”
张大与岳炎一听,顿时连连应道。
“军师放心,小人等人定用心钻研!”
“嗯!”
刘英微微点头,“冶铁所工匠奖励制度,尔等去了也多看看。尔等若想那般,便自个先制定一个奖励数量,咱将其禀报上位!”
“多谢军师!”
张大与岳炎顿时大喜。
送走刘英后,便立即将此事告知下去。
当天。
张大与岳炎两人,便将下面的几个大师傅召集起来,商议搬迁之事。
先搬过去一半的人,剩下的人,将局内的木炭与那些铁块都用光之后,再搬过去!
至于哪些人先搬过去,他们也抓阄决定!
……
三日后。
军器局上下所有人,全部搬去冶铁所。
杂造局又多了一个大活。
扩建冶铁所,给军器局建造房屋!
对于这些,刘英已经没多少心思去理会。
五日后。
宜婚嫁!
这是陶安看好的日子!
朱元璋也觉得没问题,便将刘英找了过来,告诉了此事!
“这么快?”
听完,刘英不由一惊。
哪怕是前世,从相亲到订婚,再到结婚,也都得经过大半年。
但现在。
他不用掰着指头数,也能感觉到,从老朱第一次告诉他这事起,满打满算,最多一个月!
“是有些快!”
朱元璋微微点头,认真道:“但此乃特殊时期,雍泰你也老大不小,需尽快娶妻!”
“至于聘礼那些,妹子已给你准备齐全!”
“另,你的礼服,也都已经给你缝制出来!等你回去府上,试上一试便可!”
“多谢嫂子!”
刘英急忙感谢道,随即想起什么,又朝着朱元璋拱手行礼。
“也多谢上位!”
朱元璋嘴角微微抽搐,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刘英这小子,刚才就没打算谢他!
“行了,这几日你就别到处跑了。老实待在家中,等完婚后,再去忙!”
“是,上位!”
刘英老老实实应道。
现在,杂造局与冶铁所、军器局的活,他都已经安排下去。
他也没什么大事,正好可以心安理得的在府中歇上两日。
不过。
说是歇。
但要娶妻,府上也还是需要好好布置一番。
刘英也并没真正歇下来。
他不干活,但很多事,都要他点头。
试礼服、请柬、宴席……
一连串下来,刘英好像比整日去杂造局与冶铁所还要忙。
与此同时。
随着刘英请柬的发送,整个应天城,算是彻底热闹起来。
徐达与花云、常遇春这些武将,在惊诧了一阵后,便急忙命人去准备贺礼。
终于。
五日后。
至正十五年二月二十六!
朱家军军师刘英,身穿大红礼服,戴着大红花,腰间束着玉带,玉带上悬挂着各种吉祥的饰品,如玉佩、珠串……
老老实实,刘英感觉自己整个人走路,都沉了二十斤。
但这些,可都是为了马皇后亲自为他准备的礼服,这种待遇,可是目前独一份!
刘英只能小心翼翼穿着。
等刘英穿戴整齐,走出房屋,整个府院内已经挤满一群人。
为首便是朱元璋、朱文忠、蓝玉、徐达、花云、常遇春等武将,还有好久不见的李贞。
在外围。
则是秦从龙、陈遇、范常、刘基、孙炎一众文官。
这些文官挤不过徐达、花云这些莽夫,只能一脸无奈的站在最外侧,对着刘英拱手道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