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李善长是否也知晓?(1 / 1)

加入書籤

“善!”

朱元璋脸色一喜,扭头看向秦从龙、陈遇几人。

“诸位先生觉得如何?”

秦从龙也是满脸喜色,“恭喜上位,军师之计,甚具远见。

考绩之制,古已有之,行之得当,可激浊扬清,使官员勤勉奋进。”

陈遇也接着道:“上位,下官也赞同此事。

不过,下官以为,考绩之制,不但要考地方治理之功,如农田开垦、赋税征收、民生安定。

亦要考量官员在教化百姓、举荐贤才等诸般事务上之作为!”

“嗯!”

朱元璋微微点头,“如此,便行考绩之制!”

“上位英明!”

朱元璋又问:“雍泰,考绩之制,你可有什么章程想法?”

刘英直接摇头,“上位明鉴,此制也是下官方才所想!

且,考绩之制,关乎上位麾下数百官吏政绩与腊赐之事!

定需诸位先生细细商议各种细则,使考绩之制公正,不可有任何偏私!

如此,才不会生弊端!”

“雍泰所言有理!”

朱元璋微微点头,“考绩之制,确实需诸位先生参考古例,再结合咱麾下一应情况,多目详察。”

不等秦从龙与陈遇等人说话,刘英又紧跟着说道:“上位所言极是,唐有四善与二十七最之标准;宋沿用,制定四善四最之标准……

如今,上位便可参考此些先例,以地方治安、民生改善、赋税足额、田亩均分……去制定!”

“另,也可按照按官员品阶、考绩之等来分腊赐。品阶高而考绩优者,可得厚赐;品阶低而考绩佳者,亦能有相应奖赏……”

“雍泰所言极是!”

朱元璋思索片刻,也是连连点头,“如此一来,不但可让咱看到地方官员功绩,也可知晓各州府之事!

另,还可监察防止官员贪墨舞弊之事……”

下方。

秦从龙与陈遇两人不由目瞪口呆。

方才,大帅不还没有什么想法?而那位军师,对此也没什么章程!

怎么俩人聊的全是考绩章程之事?

好在,聊了半晌,朱元璋与刘英两人终于将此事确定出个大概!

“……上位,若钱财还是不足,可从商税所得之中,抽出半成,或一成来作为腊赐!”

“抽商税?”

朱元璋脸上笑容就一滞,瞪眼看着对面的刘英,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他都答应了这么多的条件,甚至都还要将各府衙淘换下的旧东西卖了。

结果现在,还要盯着他的那点钱?

“雍泰,咱打下这么大地盘,还有那么多人要养活,恨不得将兜里的钱掰开两半花。

若是再拿出来作为腊赐……”

“上位,有些武将官吏向来喜欢打压商贾。拿出一些商税,他们或许对商税更为上心。

如此,商贾处境或许可改善,所收商税,便会更多!”

说着,刘英想起什么,便再次劝道:“上位,您要养活那么多大军,很多钱财都不离不开商贾啊!”

“上位,等杂造局与冶铁所再扩大一些,我还能再钻研出一些好东西,还能再多卖一些……”

“可!”

朱元璋直接同意,“那便从商税之中拿出半成作为腊赐!”

“上位英明!”

刘英拱手行礼。

朱元璋已经起身,朝着秦从龙与陈遇几人吩咐道:“考绩之制便劳烦几位先生了!”

“喏!”

“下官等人定竭尽全力!”

秦从龙与陈遇等人连忙应道。

大帅都愿从商税之中拿出半成作为腊赐,他们每年腊日,必能得到一大半钱财!

他们每年功绩,也可完整彰显于大帅面前!

如此大好事,怎能不尽心尽力?

等秦从龙与陈遇两人抬起头,朱元璋已拽着刘英,离开正堂,往出走去。

见状,秦从龙与陈遇两人,再也忍不住,看向一旁的范常!

“子权兄,军师与大帅,对衙门政务竟如此精通……”

范常则是抱之苦笑!

“两位可莫要学下面那些官吏,小瞧军师!”

“设镇衙,均田亩……此些政策,可都是军师所提!”

秦从龙一怔,急忙问道:“不是李知府?”

范常道:“自然不是!”

秦从龙与陈遇两人,再次满脸震惊!

……

另一旁。

朱元璋拽着刘英出来,一路来到书房内。

这下,朱元璋才一脸期待的问道:“雍泰,你可是又研究出什么好的物件了?”

刘英很是干脆的摇着头,“回上位,目前还没!”

朱元璋便是有些好奇,“那有了眉目?”

刘英想了想,认真道:“只是有了个想法!”

朱元璋:……

冷静了片刻,朱元璋还是一脸郁闷。

“如此,雍泰居然也开始学他们,从咱手里诓钱啦!”

“上位误会了!”

刘英一惊,急忙道:“上位,哪怕下官钻研不出好东西,也可用石泥赚钱!”

“石泥赚钱?”

朱元璋愣了一下,很快便明白了刘英的想法,脸色更是不好看。

幽幽道:“雍泰,你钻研石泥之时,可是答应咱,要用石泥来修补城墙!”

“结果到了如今,城墙不见修补,用石头铺建的道路、水渠、房屋,却是越来越多!”

“……”

刘英讪讪一笑,这怎么能怪他呢?

“上位,实在是修补城墙,需要很多石泥与工匠!”

“依照上位实力,现今何人还能攻到应天城下?”

“下官以为,不若先用石泥铺建道路,修建工坊。”

“如此,可煅烧更多石泥,冶炼出更多钢铁,打造更多武器盔甲,攻下更多城池,赚更多钱财……”

“如此,还真是让雍泰费心了!”

朱元璋神色稍缓,这话也没有任何讽刺之意!

他刚才脸色难看,是真的心疼那半成的商税钱财。

另外,也对那些人暗中贩卖府衙那些退换下的物件愤怒。

“不像某些人……”

说着,朱元璋便直接问道:“雍泰,那些事,扬州府知府李善长与和州府知府杨元杲他们,是否也知晓?”

“甚至,他们也都暗中有参与?”

刘英心中悚然一惊,急忙解释道:“上位,李知府他们整日要忙于那么多政务,应该不会注意到这些小事!”

朱元璋轻轻一笑,“雍泰,你莫要忘了,李善长他们,之前可都为元朝小吏!”

“那些暗中琐碎脏事,他们一个个最是门清了!”

刘英:“……”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