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姚广孝与医学堂(1 / 1)
赏钱下发。
一众兵将,自是满脸欢喜。
每一个普通兵卒手中,两三千钱,甚至更多!
而这些城池,那些商贾与一些女子,早已做好准备!
钱财一到手,一些兵将,直接被一些女子招揽,带入一些房间内!
不过,更多的兵将,则是直接组队,前去各种铺肆。
药市、花市、珠子市、布市、书房诸市,茶肆、酒肆、酒店、面食店、荤素从食店……
至于大军多会返回应天,他们不在乎。
真要等着大军返回那会再卖,他们要收拾营内各种物件,根本来不及购买东西!
一众大户与豪商们,也都是满脸喜色,进行大促销。
如此。
一直持续了五日。
这期间,达识帖睦迩被姚广孝从一个名叫蒋正斋药室请来的郎中给看好。
刘英在那些兵将疯狂购物的情况下,还有些好奇地去看了一下,蒋正斋药室的情况。
结果,便是让刘英大吃一惊。
这个蒋正斋药室,居然很正规!
已经有了一套培养大批医药工匠,培养药材,制定制药工艺的规范。
“若上位治下,每一座城池,或是乡镇,都有蒋正斋药室这般药室,我汉家百姓,还何愁生病不能医?”
“斯道,你家族世代行医,你对药室是否也有些了解?若咱朱家军学蒋正斋药室这般,在应天大建医学堂,培养大批医药工,培英医者,可否成功?”
“医学堂?”
姚广孝一惊,满脸惊诧,自古医学都为家传,从未有过医学堂出现。
不过,他本身便不是循规蹈矩之人,对于这个想法,不由大感兴趣!
“军师有此种仁心,是天下百姓之福。只是,若建医学堂,还需请蒋正斋药室的蒋家医者指点,也需广邀各地名医,共同教学!”
“正是此理!”
刘英缓缓点着头,突然出声道:“不知斯道可愿去办此事?”
“小人?”
姚广孝眼睛微瞪。
“正是!”
刘英微微点头,“上位麾下,并无太多良医,更无懂医道贤人!”
“咱欲在应天建一座大的医学堂,请诸多良医教导愿学医少年。
与蒋正斋药室这般,培养医药工,培养药材,制药剂!”
“你若操办此事,咱可向上位举荐你为应天医学堂祭酒!”
“日后,应天医学堂步入正途,你若愿去走的别的官途,咱也必会向上位举荐你!”
“这……”
姚广孝整个人直接懵了,他少年之时,为了仕途,跳出医者。
结果,现在从和尚还俗,入了朱家军,现在又要进去医药之途!
犹豫片刻,姚广孝便一脸郑重的朝着刘英拱手行了一礼。
“既然军师有此大志,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刘英大喜,“甚好!”
姚广孝犹豫了下,便忍不住小声提醒道:“军师,若建医学堂,必然会花很多钱财。
不仅是建学堂,还有药材、良医、医药工……”
“无妨!”
刘英大手一挥,“建医药学堂之事,咱自个便可定下。
至于广邀良医,购买药材,这些之事,上位也会同意!”
“凡是前去应天的医者,大军在攻下这些地方城池的古籍医书,都会抄录一份,放入医学堂,供所有医者观看!”
“另,凡是良医,皆可为医学堂医者,可教导学徒。”
“那些医药学徒只要考核通过,可给百姓治病,便可领上一份俸禄,一直到他们出了医学堂,自个建药室为止!”
“至于蒋正斋药室的几位良医,便由你去邀请!”
“是,军师!”
姚广孝顿时信心满满。
他当了和尚后,也不老实,四处游历。
再加上家传缘故,对于杭州、嘉兴、平江这些地方的良医,都还是有些了解的。
如刘、张、李、朱四位大家的传人,尤其是现在居住在婺州义乌的丹溪先生,还弟子众多,杏林影响更甚。
很多良医都怀惠民之心,甚至都是从儒转医!
这些人为了学医,都不惜离乡上千里,捐金拜师,求学艰难!
现在,若在应天建一医学堂,存放上千本医学典籍。
定可吸引天下名医前来,如此诸多名医之间可互相探讨医学,闲时还能教导学徒,也可大规模治病救人……
医学堂何愁不兴?
想想,姚广孝便信心满满。
他定可招募来十数位名医!
回去衙门后,刘英顺口将这事禀报了朱元璋一声。
对此,朱元璋也没反对。
他们不能组建太医院,但可建一个医学堂,为以后的太医院做准备!
至于钱财……朱元璋表示财大气粗!
又过了几日。
整个杭州路的政务都处理的差不多,朱元璋便有了回去应天的想法。
正巧。
刘英也早就想回去应天。
但,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何人可镇守杭州?”
“徐达!”
想都没想到,刘英直接说道。
“天德啊。”
朱元璋微微点头,他也有这个想法,“那水师何人留下?”
刘英道:“廖永安!”
他对康茂才,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听此,朱元璋也是微微点头。
“可!”
“昌化、富阳等县,只需安排一些指挥使镇守便可!”
“上位英明!”
“如此一来,便有很多兵将,都难以回去!”
“此乃必然之事,除非那些降兵值得我等信赖!”
“谈何容易?”
朱元璋无奈叹息一声,便说道:“雍泰,咱等回去之时的,也要下令,让各城守军都读书识字,背诵军规军纪,背诵分田之策!”
“上位英明!”
刘英奉承一句,便想到另一个事。
“上位,下官好像收到一些传闻,咱麾下那些兵将,好像很受杭州路那些女子的喜爱!”
“嗯?”
朱元璋眼睛一眯,“有人想要用女子来收买咱朱家军兵将?”
“上位误会了!”
刘英急忙解释道,“并非收买,而是上位给那些兵将的赏赐丰厚,而且这些兵将也都识一些字,还屡得战功,在很多人眼中,是难得一见的良人!”
朱元璋不由愣了下,随即便呵呵笑了起来。
“咱没想到,往日备受百姓嫌弃的大头兵们,居然也成了香饽饽了!”
刘英奉承道:“此事,全赖上位之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