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归程(1 / 1)
“行了,行了,雍泰又来敷衍咱!”
朱元璋无奈的摆了摆手,便神色一正。
“雍泰觉得,可让这些兵将们迎娶杭州百姓之女?”
“上位英明!”
刘英拱了拱手,便说道:“当然,他们原本在应天、和州、滁州等地,有家室者,不可再娶亲。”
“而且,有家室的兵将,他们也会想回去家乡!”
“至于那些没有家室,或父母也不在者,他们若愿娶杭州、嘉兴等地女子,下官觉得可以一试!”
朱元璋若有所思道:“雍泰此举,是想让这些娶了媳妇的兵将,都留在杭州、嘉兴等地,由他们镇守这里?”
“上位英明!”
“若是如此,他们是否会被杭州、嘉兴等地的百姓与大户收买,从而联合起来偏袒那些大户与百姓?”
“这……”
刘英想了想,便道:“上位,若这些兵将娶了当地女子,上位便需给他们分田!”
“这是自然!”
“若他们有了田,这些兵将一定会先偏袒他们自个!至于与他们有亲戚关系的大户或百姓,他们自然也会偏袒一些!”
说着,刘英忍不住轻轻笑了笑,“上位,但这些兵将们,大多都只是守军,他们并非那些官吏,他们没有多少权利!”
“而他们之权,也多来自上位。他们若想为他们子女谋一些福利,他们定会忠心上位!”
“甚至,有他们在,说不得还能为上位拉拢一些大户与百姓们!”
听此,朱元璋的眼睛直接亮了起来,“正是如此!”
“只是,不知有多少兵将愿留在杭州、嘉兴等地?”
“此事,下官便不知了!”
刘英直接摇头,他只是想当一个狗头军师,只负责想一些想法与建议。
至于最后如何实施,便由朱元璋,还有刘基他们去操心吧。
不过,刘基好像也有狗头军师的潜力,能办实事的人,还是汪广洋、李善长他们实在。
另外,阿鲁灰与龚伯遂这些人,好像也劳改的差不多,正在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牛马!
“此事,咱给徐达、花云与邓愈他们下令,让他们去询问兵将!”
“上位英明!”
刘英笑呵呵奉承一句,也没再多说什么。
但徐达与邓愈、花云这些武将,听完朱元璋的话,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江南女子温婉灵秀,他们也喜爱。
但朱元璋下令,不准抛弃糟糠之妻,而这些兵将,包括花云在内,也都不是那种负心汉,只能无奈叹息一声。
但,没有娶妻,或家中父母双亡的一些兵将,还有之前,在和州、高邮与应天,投降的那些元军,一个个也都心思异动。
驻守在杭州与嘉兴等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桩美事!
几日后。
每一城,都有数百个兵将愿意留下!
朱元璋不由有些感慨,“看来,他们都留恋杭州嘉兴啊!”
刘英微微拱手行礼,“上位,人都喜欢繁华之地,此乃正常现象!”
说着,刘英又道:“上位,若那些兵将留在杭州嘉兴之地,他们在应天、和州、滁州等地的田亩,便需交出来!”
“或者,他们卖给乡人,或卖给官府,再重新由官府分给有功之人!”
“此事,咱倒没想过!”
朱元璋眉头微皱,“咱会将此事告知下去,不过他们若不回去,他们大多会将田地卖给官府!”
“若是如此,那便再好不过!”
随即,两人便再次细聊了半晌,朱元璋才再次给各城守将传信。
包括那些兵将若不回去,他们在老家的田亩回收价格,房屋价格,或一些别的财物处理之事。
对于这些兵将,老朱与刘英的态度,都很谨慎。
行事,力求公平公正与自愿。
若不然,让这些兵将心生怨气,不仅不能驻守好杭州等地,甚至还会坏事。
如此。
又过了半个月。
杭州与湖州、嘉兴等地的政事,这才完事。
徐达与廖永安驻守杭州与萧山,剩下的邓愈与花云等武将,各自驻守别的城池。
而朱元璋,则是带着刘英,乘船顺着运河,还带着一众兵将,顺着运河,浩浩荡荡,朝着应天而去。
船上所有兵将,都是大包小包。
船舱内,也是装满各种钱粮珠宝。
这些人倒不像是打了胜仗回家,反而像是抢劫了那些富庶的大户,得胜回去。
“这些浑厮,居然买这么多的物件?杭州的物件,都比应天的要好嘛?”
舰船上,朱元璋看着身旁的那些亲卫们,一个个也都大包小包,不由有些气恼的吐槽着。
刘英则是嘴角微微抽搐,脑中不由闪过一个古怪的念头。
这些兵将买回去的东西,估计能让整个应天城内,那些铺肆的销量,下降两成!
而且,还能避免缴纳商税。
这也算是这些兵将的一项福利。
七日后。
船队进入长江。
但却是遇到两艘水师船只,上面绑着二十多个个子稍矮,皮肤紫黑的人!
对这二十多人,水师兵将像是对待牲口一样,将其绑在船上。
见状。
朱元璋眉头大皱。
“这些都是什么人?为何要这般当畜生一般捆绑着?”
“末将这就去询问!”
一个亲卫连忙下去询问,片刻后便返回。
有些怪异的朝着朱元璋禀报:“回上位,水师百户禀明,船上所绑之人,皆为倭寇!”
“而这些倭寇……”
那亲卫下意识看向一旁的刘英。
刘英接过话题,“上位,若是倭寇,那便当是运去应天去当矿奴!”
“矿奴?”
朱元璋看向刘英,一脸疑惑。
“此事,是雍泰所为?”
“正是!”
刘英解释道,“下官率兵攻下松江府,有殷杨两家之人……”
“原来如此!”
听完,朱元璋也是满脸解恨的神情。
“雍泰做的好,对于这些倭寇,便当如此行事!”
“这些倭寇胆敢连番劫掠我中原百姓,就该有为奴的想法!”
说着,朱元璋还有些担忧道:“雍泰,传闻倭寇凶残无比,可要给这些倭寇烙上倭印,带上脚镣?”
刘英回道:“上位英明,当给他们烙上倭印!至于脚镣,有矿洞周围兵卒看守,这些倭寇不敢逃跑!”
“如此,那便依雍泰之言行事!”
“多谢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