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雍泰,咱决定了(1 / 1)

加入書籤

听此,刘英淡淡一笑。

“上位,现今刘福通已开始三路北伐,大都的元军,也在全力应对刘福通他们。

因此,除非北方分出胜负,或是一方投降……若不然,刘福通与大都元军,都不会有精力顾及我等!”

“剩下便是张士诚、徐寿辉与方国珍,还有南方的元军!”

“但张士诚在高邮一战,损失惨重,如今只能跟在刘福通屁股后混!

给他张士诚几个胆子,他都不敢来招惹上位。”

“至于方国珍,就是一水寇,死守庆元、台州、温州这几地,并无进取之心。

但咱朱家军已攻入绍兴路,与方国珍的庆元路相邻,他们迟早要与咱朱将军交手!”

“西边的徐寿辉,依下官看法,徐寿辉早已被丞相倪文俊架空,甚至操纵。

两方若没彻底解决另一个,并不会全力攻打咱朱将军地盘,最多南征!”

“这般一来,就剩下南方元军!”

“但现今,上位如此势大,我朱家军不南征,南方元军已是烧高香,他们如何还敢攻打我等呢?”

刘英每说一句,朱元璋眼睛便亮上一分。

“如此,正是咱称王的好时机?”

“上位英明!”

刘英再次拱手行礼,“当然,下官也不敢糊弄上位,若上位称王,必会招惹这些势力的敌视。

但,下官觉得,上位如今的实力,已不惧这些人。”

“另,上位若称王,好处太多了!

当然,上位若称王,肩膀上担负的责任,更重!”

“上位明鉴,下官只分析利害关系,给上位谏言,但如此大事,还需上位决断!”

一旁,秦从龙与陈遇两人,也是满脸期待的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则是一脸肃然的沉思半晌,便说道:“雍泰给咱出了个难题……”

说着,朱元璋已经无心再看桌上的那些钱币图样,“雍泰,还有秦先生,此事让咱好好想想!”

“下官告退!”

刘英没有多说,直接拱手告退。

秦从龙与陈遇,还有一旁的李贞、刘敬两人,也都是两眼呆滞的告退。

出了帅府大门,听着远处传来的喧闹声,李贞与刘敬两人,这才回过神。

但仍是满脸惊疑,还满是不敢置信。

“军师,方才您真的劝大帅称王了?”

“是啊,军师,我等只是前来让大帅定夺一下钱币样式,怎么就跑到劝大帅称王上了呢?”

“两位莫要激动,方才我也只是福灵心至,这才谏言了一番。

至于结果如何,还需上位决断!”

刘英明白刘敬与李贞两人的激动,老朱若要称王,给他们这些官员带来的好处,真的是太多了。

一旁,秦从龙与陈遇两人,也并未离去。

听到刘英这句福灵心至,不由眼角直抽搐。

朱大帅称王,这般天大的事,居然只是福灵心至?

不过,这般天大的事,他们也都没敢继续议论下去。

一行人,都各怀心思的回到各自衙门之中。

无心处理政务。

哪怕是夜间,也都翻来覆去,想着帅府那事!

至于朱元璋,则更是一夜无眠。

整个人,将他家中闹饥荒,父母饿死……当了和尚,四方乞讨……再参加红巾军,再回乡募兵,刘英举家支持……一直到攻下应天,再攻下杭州……

朱元璋整整想了一夜。

唯有刘英,回到家中,吃完饭食,躺在床上美美睡去。

他是劝老朱提前称王了,但老朱的地盘与实力,也比另一个版本要提前扩大了三四倍啊!

尤其是,老朱拥有了张士诚的地盘、人口与财富!

这般实力,老朱想称王就可以称王,不想称王,也可以不称。

一切由老朱自个决断。

翌日。

一大早,刘英算是被老朱派人,从被窝里面叫起来。

一路上,朱文忠都瞪着眼睛,一个劲的瞧着刘英。

显然,朱文忠也知道了昨日之事。

但刘英可没心思,给朱文忠去解释。

正堂。

朱元璋已让下人备好饭食,还给刘英备好碗筷。

一边与刘英吃着,一边瞪着充血的眼睛,认真说着。

“雍泰,咱想了一夜,咱现在麾下有这般的文臣武将,这么多的弟兄,还有那么多的百姓,都在看着咱。”

“咱既要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法陈纲,均分田亩,救济斯民,就不能退缩,不能让一众将士百姓们失望!”

“咱决定了,就称王!”

“上位英明!”

刘英心中莫名松了一口气,随即便朝着朱元璋拱手行礼。

他这个小蝴蝶,又可以小小的改变了一下历史。

老朱只要升王,麾下一众府衙与武将,都可以名正言顺的升上一个等级。

甚至,所有的衙门,都可以当做一个国家来配置。

另,广招贤才,惩戒大户,也更名正言顺!

一旁的朱文忠,直接张大嘴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就称王了?

朱元璋大口吃了几口,便直接说道:“咱既占据了应天与杭州这些地方,当称吴王!”

刘英十分肯定的点着头,“上位为吴王,名正言顺!”

朱元璋又问:“如此,官制与典章这些制度,雍泰心中可是有了章程?”

“……”

刘英直接愣住。

见此,朱元璋也察觉到了不对。

“雍泰没有任何准备?那昨日雍泰还劝咱称王?”

刘英顿时一脸苦笑,“上位恕罪,下官只是通过钱文,福灵心至,这才劝谏上位称王!”

朱元璋脸色直接发黑,“雍泰是为了方便铸钱,才劝谏咱称王?”

刘英连忙解释道:“上位明鉴,所有铸钱之因,但在攻下杭州之时,下官便当劝上位称王!

只是,那时并未想到此事,才拖到今日!”

“咱已知晓了!”

朱元璋心中已经全部明白了。

“如此,管制与典章这些事,雍泰可要负责?”

“这……”

刘英有些迟疑。

朱元璋直接说道:“咱也不懂这些,若有人在这些事上动一些手脚,最容易出乱子!”

听此,刘英也连忙应下,定官制与典章这些,他也不敢心大,任由那些人胡定!

“上位,下官建议此事由秦先生与陈先生、范先生他们负责,下官参与审核!”

“可!”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有雍泰看着,咱便放心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