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定元!(1 / 1)

加入書籤

说完,朱元璋想起什么,又看向一旁的朱文忠。

“保儿,官制与典章这些制度都还未准备好,此事先不宜声张出去!”

“是!”

朱文忠急忙应道。

朱元璋又吩咐道:“去,看看秦先生与陈先生、范先生他们来了没有?

另,再派人将李先生、陶先生请来!”

“喏!”

朱文忠不敢耽搁,快步朝着外面跑去。

很快。

秦从龙与陈遇、范常三人,先后进入正堂。

看着上方的朱元璋与刘英两人,三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不过,见完礼,发现朱元璋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也就安安静静坐在下方。

又过了一会。

李善长与陶安两人,也来到大帅府。

两人并不知出了什么事,但看到正堂内这么多人,尤其是一脸正色的刘英,都不由心中一紧!

好在,朱元璋并没让他们过多煎熬。

等人到齐,朱元璋直接开口说道:“咱准备称王,不知诸位是何看法?”

“称王?”

这话,再次犹如惊雷一般,在李善长与陶安两人耳旁炸响。

下意识,两人就看向刘英,还有一旁的秦从龙三人。

但,这三人都是神色平稳,直接拱手附和。

“大帅英明!”

“大帅雄才大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现已恢复吴地,称王自是顺理成章之事!”

见此,陶安与李善长两人,眼皮微抽,哪还不知道,这几人早就知道了。

于是,也便跟着拱手称赞!

心中,也是一片大喜。

朱家军已经打下这么一大片地盘,坐拥四十万强兵,朱元璋这个大帅早该称王了!

若朱元璋现在不提,再过一段时间,他们也会提出来。

只是,这到底是谁的主意?

上方,朱元璋轻轻一笑。

“既然诸位无人反对,那咱便称吴王,建吴国。”

“建一国,便需再次制定官制与典章之制!此些事情,不知诸位可否给咱拿出一个章程来?”

这事,对于他们这些饱学之士来说,毫无难度。

也是莫大荣耀!

秦从龙与陈遇、李善长等人,顿时满脸喜色的拱手应着。

“回大帅,下官等人定尽快制出官制与典章!”

“善!”

朱元璋微微点头,“等这些事准备好,咱再昭告天下!”

“大帅英明!”

到了这会,朱元璋还是这般沉稳,秦从龙与李善长等人,便再次放心了。

回到公房,几人坐在一块,刚一商定,便直接愁了起来。

朱元璋还是大帅之时,可以只设辅臣,而不设丞相。

但是,现在要建国。

若不设丞相,那岂不是与以往朝制不符?

但若设丞相,那秦从龙与陈遇这些辅臣,又该如何自处?

总不能他们直接当丞相?

那么,李善长与杨元杲这些知府,定是一万个不同意。

但,他们若不晋升丞相或中书省各官……

第一个问题,就将秦从龙与陈遇等人难住了。

而在另一旁。

刘英则是笑呵呵的拿过画有钱币的纸张,再次开始询问起朱元璋。

“上位若称吴王,不知可想出年号?”

“年号?”

朱元璋一怔,这事他还真没想过。

思索片刻,朱元璋便道:“定元如何?”

刘英微微点头,“平定元朝,自无不可!”

“如此,那下官便以定元为钱文!”

“可!”

朱元璋也同意,但钱币后的画的那个武将,便让老朱有些眉头微皱。

“雍泰,自古钱币,皆有丰收富贵之意!但在此钱币上,雕上这么一位武将……”

“上位,下官其实想要将上位样貌画上,但奈何画术太差,只能画个武将……上位放心,下官可以寻应天技艺最好的画师与雕匠,将上位样貌刻在钱币上!”

“如此,这才可对匹配上位定元的年号!”

“咱来定元?”

听此,朱元璋不由目光一闪,明白了刘英的想法。

“可!便依照雍泰之意来!”

“上位,当一钱重一钱,当二钱重二钱,当三钱……银币,一枚重六钱,值一千钱。金币,一枚重六钱,值一千银币……”

“可!”

“喏!”

确定完钱币的样式模样后,刘英拱手退下。

来到杂造局,直接寻上刘敬。

交代清楚后,刘敬一脸惊喜。

“还请军师放心,下官杂造局便有画师与雕匠,定可将大帅的圣容,一模一样的雕刻在钱币上!”

“甚好!”

刘英放心了。

“速去召来,咱带他前去大帅府!”

“有劳军师!”

片刻后。

刘敬带着两个画师,两个雕匠,都跟着刘英前去大帅府。

见此,刘英也明白,刘敬是想要多做打算,也就没多计较。

但等他进入大帅府。

便看到,秦从龙与李善长等人,都围住朱元璋,满脸愁苦。

见到刘英进来,朱元璋与李善长、秦从龙等人,顿时脸色一喜。

“雍泰,你来了就好,咱正想派人寻你呢!”

“敢问上位,不知是何事烦忧?”

“雍泰,是辅臣与丞相一事……”

听完,刘英也是一懵。

随即,便有些惊诧的看了一眼李善长,都到这会了,李善长这厮,居然还想争丞相。

真是一心想要求死啊!

不过,他也认为需要设丞相!

“上位明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至蒙元,丞相权利更是极大,动辄便使朝堂动荡,天下大乱。”

“是故,大帅攻下应天,下官只谏言上位,改路为府,便不打算设行省!”

“另,又设六科,按察使司、巡察御史、税课司等官!”

“最后,见上位政务繁多,无暇以顾,增设秦先生等诸位辅臣!”

“既然秦先生等诸辅臣可代替丞相一职,又何必再多设中书省与丞相之官?”

“不若直接设六部,五军都督府,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国内一众事务,彼此颉颃,不以相压!

若有不可商定之事,由上位或辅臣商定之!”

“不设丞相?”

“中书省也不设?”

“这……”

秦从龙与陈遇等人,直接懵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