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赏赐套装钱币(1 / 1)

加入書籤

“雍泰为序号二所有金币、银币,一应铜钱!”

“多谢上位!”

刘英道谢。

一个吏员,直接双手捧着一个紫色檀木盒,木盒盖子最中央,则是一块透明的琉璃。

可透过琉璃,清晰看到木盒内,被分为十个小格。

每个小格内,都有青色绸布铺垫。

绸布上,躺着两枚金币、两枚银币,还有六枚铜钱。

每一枚钱币,都圆融方正,做工精良。

再由这种盒子一包装,看起来极其高端昂贵。

刘英都有些后悔,将那序号一的套装钱币,让给了老朱。

而周围,接着被朱元璋一一赏赐钱币套装的花云、胡大海、毛骐、李善长等官员武将,看着自己手中的这一套钱币,直接两眼冒光,更是恨不得将眼睛都塞进盒子之中。

尤其是方国珍,也被朱元璋给赏赐了序号五十的钱币套装。

方国珍直接将一套钱币,当着张士信、刘六等人的面,打开。

挨个翻开,炫耀着。

突然,方国珍盯着钱币后面的画像,满脸惊诧的问道:“咦?这钱币上所雕刻之人,可是吴王殿下?”

朱元璋微微点头,“自然是咱!”

方国珍顿时便夸赞道:“吴王果然英明神武,此种钱币一出,天下人必纷纷使用殿下所铸钱币!”

“如此便好!”

朱元璋轻轻笑了笑,便继续介绍道:“咱所铸这些钱币,当一铜钱重一钱,当二铜钱重二钱,当铜三钱……小银币,一枚重六钱,值一千铜钱。

大银币,一枚重七两,值十小银币。

金币,一枚重六钱,值一千银币,大金币,一枚……””

“小银币,一枚六钱?兑换一千铜钱?金币……”

“这……”

听到这些,除了李善长与刘英这些知道内情的外。

就连花云与毛骐等人,也都一脸懵逼。

更不论刘六与张士信等人了,朱元璋这哪是铸钱,这简直是借着铸钱来抢钱。

但还别说,这所铸的铜钱与金币、银币,不论是成色,还是图案、钱文,都精致。

甚至,也有一种高贵的感觉。

钱币高贵,听起来有些不妥与怪异,但确实是如此!

“殿下英明!”

沉寂片刻后,方国珍顿时率先称赞道,“殿下所铸这些钱币,不论是成色,还是各种雕刻图案,钱文,都比之前所有钱币,精巧高贵了不知多少倍!”

“不知殿下铸出多少金币与银币、铜钱,臣这些年攒了些家底,愿用那些家底,换一些金币、银币,铜钱更是需要多换一些!”

方国珍这般支持,老朱直接满脸喜色。

“哈哈哈,越国公放心,咱此次铸造的铜钱便有三四十万贯,至于金币与银币,都已经有了两三万贯,足够你换!”

“多谢上位!”

方国珍也是满脸喜色,急忙问道:“启禀殿下,不知那剩下的五十套刻有序号的钱币,臣可否兑换一些?”

“你还想要?”

朱元璋愣了一下,直接摆着手,“咱允你再兑上两套!”

“多谢殿下!”

方国珍直接大喜。

听此。

李善长与花云、毛骐等人,也顿时都反应了过来。

“上位,臣等也愿用家中所有钱财,兑换两套序号钱币!”

“你们也都想要?”

朱元璋再次一愣,便看向刘英。

刘英急忙摇头。

“尔等每人有一份,便足矣,剩下五十套钱币,咱还要兑给剩余有功之人!”

“是,上位!”

李善长与毛骐等人虽有些失望,但并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不过,一旁的刘六与张士信等人,却是有些意动。

“吴王殿下,不知我等可否兑换一套?”

“尔等也想兑换?”

朱元璋轻轻一笑,便直接说道:“此种序号钱币,要溢价十倍才能兑换,尔等可愿意?”

“十倍?”

张士信与刘六几人,都是满脸惊诧。

“正是!”

朱元璋点头,“哪怕是越国公想要兑换,也得拿出十倍价格!”

“多谢殿下告知,但如此之多钱财,我等并不能私自做主,还请殿下恕罪!”

“无妨!”

朱元璋直接摆了摆手,这种事,他根本就没指望这几个外人。

随后。

朱元璋再宣告一些官员调整,最主要的便是,李善长成了辅臣之一。

然后,原来六科,升为六部。

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五城兵马司、礼贤馆等一系列官衙。

只不过,这些官衙初设,到处缺人手。

对于这些,朱元璋只能下令,招贤!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

现在,仍是以如何对待方国珍占据的庆元与台州、处州三路。

商议了半天,方国珍直接拱手道:“启禀殿下,臣愿恳请殿下,派出贤臣猛将,在臣麾下城中,进行均田,教导兵将!”

“……”

刘英一惊,急忙朝着方国珍看去。

却是看到,方国珍居然一脸真诚!

这人是真傻,还是假傻?

刘英有些懵了,前两天,朱元璋称王之时,方国珍审时度势,给他自个谋了那么多好处。

结果到了现在,却是直接要把他自个,往死里的坑?

不对,也不是坑!

突然,刘英一怔,方国珍恶名在外,他若是真心投靠老朱,就得尽快让老朱信任他!

若不然,等老朱打下天下,第一个清扫的就是他们这些半路投降的义军首领!

刘英若有所思。

上方,朱元璋则是一脸欣慰,“雍泰,你觉得派谁去庆元与台州、处州这些地方,进行均田,较为合适?”

刘英拱手行礼,“启禀殿下,臣对现在可抽调的能臣并不是很了解。

臣觉得,可让吏部与李先生、秦先生他们考察选定。

再多派一些能吏……”

“至于武将,需从之前考核通过的名册上选拔。而这些武将是否适合前去庆元与台州、处州等地,花指挥与徐指挥他们较为熟悉。”

“嗯!”

朱元璋目光一闪,“咱一会便下谕,让他们选出二十名官吏,三十名武将!”

“殿下英明!”

刘英拱手称赞道。

一旁,方国珍也咧着嘴,连连道贺。

随着方国珍退去,朱元璋脸上笑容,便缓缓消失,紧紧盯着刘英。

“雍泰刚才之意,可是要咱将这些任用官员武将之权,交给李善长与徐达他们这些人?”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