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咱当了吴王,反而什么也不能干?(1 / 1)

加入書籤

果然不愧是老朱,在这些事上,真是敏感!

刘英心中暗自叹息一声,便说道:“还请殿下恕臣直言,不知您可对应天所有官吏,或是书院一众学子,都很是了解?”

朱元璋眉心一跳,缓声道:“咱自是不了解!”

刘英又问:“殿下,若是这般,让您推选文官与兵将,您两日内,可能选出合适的文官与武将?”

朱元璋眉头下意识皱起,“咱自是不能,但方国珍刚归附,若派去的官员与武将,仗着是应天出去的,在庆元与台州这些地方,耀武扬威,肆意妄为,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刘英不由有些无奈,“殿下,恕臣斗胆,您挑选的官员与武将,一定是那种贤良之臣?”

“这……”

朱元璋一愣,下意识摇头。

“人心难测,咱也不能保证咱选出的官员武将,全都贤良,但咱绝不会有任何私心!”

刘英忍不住说道:“殿下,臣猜测,若是您亲自挑选的官员与武将,不论这些人私德如何。

甚至是李先生与秦先生他们也都知晓,这些官员与武将,品行不端,他们也不会明着指出来!”

“嗯?”

朱元璋脸色一冷,“他们岂不是渎职?”

刘英仍是一脸淡然道:“殿下,这些都是您选出的官员武将,他们如何敢横加指点?若这些官员武将,乃是殿下特意挑选出来,他们若指出来,岂不是会误了殿下之事?”

朱元璋大怒,“雍泰,咱岂会是这种人?”

“殿下自不是,但上行下效,很多官员臣子,在殿下决定了某事之时,不论好坏,他们大多都会遵循殿下之意!”

说着,刘英无奈一笑,朝着朱元璋拱手行礼,“说句殿下不喜听的话,若是殿下亲自选出的官员武将,不管日后惹出什么麻烦,都是殿下之责,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另,殿下亲自选出的官员与武将,方国珍也不敢多过问,甚至还要礼待有加。

他们更容易打着殿下旗号,去肆无忌惮的嚣张跋扈……”

“最后出了事,方国珍反而会觉得是殿下暗中下令!”

“放屁!”

朱元璋顿时一急,“咱能是这般小气之人?”

“殿下自然不是!”

刘英也是急忙摇头,朱元璋还真不是,要不然凭他现在的实力,直接出兵,不用一个月,就能将方国珍占的地盘,给攻下。

骤时,方国珍这些年积攒的家底,也都可以直接名正言顺的拿过来。

可别小瞧方国珍的家底,方国珍可是早在七年前,就造反抗元。

这几年,方国珍雄霸大海,不知积攒了多少家底!

这会,老朱也终于平静下来,但仍是一脸凝重。

“雍泰所言,也有几分道理,但总不能日后,但凡需要任命一些官员与武将,咱都不能插手?”

刘英一笑,“殿下,不知殿下要安排哪些官员与武将?”

“这……”

朱元璋顿时又愣住了。

他一时还真想不到,他要任命哪些官员与武将!

刘英又道:“殿下也想不出来吧?除了现在这些一直就跟着殿下的官员与武将,哪怕是镇县官吏,千户以下武将,殿下估计也不熟!”

“这些官吏武将的考核升迁与赏赐,都有专门官员负责,也有早些定下的标准,根本不用殿下去亲自考核。”

朱元璋张了张嘴,忍不住又问道:“雍泰,那你说说,咱既然已经当了吴王,咱需要去管什么政务?”

“殿下需要处理的政务,其实并不复杂!”

刘英思索片刻,便道:“比如,带兵打仗时,一种事,殿下需过问。

当然,这些事殿下最是熟悉,臣便不用班门弄斧!”

“又如,镇守四周城池的大将人选,此事也需要殿下来负责。

大军大比武需赏赐,也需殿下出面,表明殿下重视此事,可让全军上下都重视此事!”

“至于大军日常训练,或那些兵将升迁,殿下只需在最后关头,看上几眼,心中有底便可!”

“至于治理各府各县,还有各种政务,也有李先生与秦先生,或是六部等官员负责。”

“剩下便是监督,微臣觉得,殿下最应注重之事,便是监督!

监督百官,不可任人唯亲,不可乱用职权!

监督武将,不可肆意妄为,不可嚣张跋扈!

监督御史,监督刑部与大理寺,不可制造冤假错……”

“不过,哪怕是监督,微臣也觉得,殿下应默默监督,不可过多过问!”

朱元璋微微点头,“此事,咱自是知晓!”

但很快,意识到什么,猛的看向刘英。

“按照雍泰这般所言,咱岂不是什么都不用管,就连监督,也不能随意过问?”

“殿下英明!”

“这是为什么?”

朱元璋直接急了,“难不成,咱当了吴王,能干的事,不仅比以前要少,还要避嫌?”

“正是!”

刘英再次点头,“殿下英明,这一切都可称作避嫌!”

朱元璋紧紧盯着刘英,“雍泰,你给咱仔细说说!”

“喏!”

刘英道:“殿下,微臣方才也说了,上行下效。自古,很多臣子为了讨好主君,便喜揣摩主君心思,只要主君喜欢做什么,下方官员必然会想尽一切法子,迎合主君。”

“比如,先要选拔一位知县,有三位官吏都满足要求,但有一官吏德才兼备,最是合适,只是此官吏不善迎合,不善结交官吏。

还有一官吏,虽有一些才能,但喜结交上官,还喜宣扬自个贤名。”

“正好,殿下便听闻此人贤名,在此事上稍微提了此人一嘴。

下方一众官员,便会以为殿下中意此人,哪怕明知还有贤才比此人还要贤明,但也会选用此人,因为殿下喜欢此人!”

朱元璋黑着脸,没有说话。

刘英继续道:“比如,案件也是如此,但凡殿下过问,哪怕是有人有冤屈,但下方官吏以为殿下认定那人罪有应得,也会尽力找到那人的罪证,让那人获罪!”

“若真有这些官吏,他们便都是佞臣,皆该杀!”

朱元璋再也忍不住,恨声道。

“殿下,但这些官员平日办案,处理政务,都勤勤勉勉,秉公办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