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赏赐,封伯(1 / 1)
“殿下,微臣有两个法子!”
刘英微微拱了拱手,缓声说道。
“哦?”
“微臣可将那三亩稻种卖给殿下,至于如何分配,由殿下做主!”
朱元璋的脸色便是一黑。
刘英又道:“殿下,另一方法,便是微臣城外有一千亩良田,这五亩杂交水稻,都可用作稻种。
如此,微臣谁都不给售卖稻种!”
一旁,毛骐脸色也是一黑。
好嘛,他原以为这位军师带他来,可以想法子给他售卖上一些稻种。
结果,是让殿下拒绝他来了!
“就按第二个法子来!”
果然,朱元璋想都没想,直接选择用第二个法子。
“雍泰,徐达与汤和这些武将,咱都了解。他们是会种田,但都没有你种的好。
将那么好的良种卖给他们,绝对是糟蹋了!”
毛骐:……
那给他,岂不是更糟践了?
朱元璋也没打算放过毛骐。
“雍泰,你问问,国祥他一年,能有去他的田中看过几次?
每年耕种收割,他能不能挽起衣袖,下田去干上一会?”
“嘿嘿,殿下英明,对于种田一事,微臣确实没有下面那些佃户干的好!”
毛骐急忙谄笑道。
“雍泰,与其给他们糟践了,不若都由你种。等到秋收后,一千亩良稻,他们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是,殿下!”
刘英拱手应道。
至于毛骐,也急忙同意。
左右,不过是等上几个月而已。
犯不着,引得殿下不快。
这事解决了,刘英也没着急回府,天知道还有谁,会专门派人,在他府外盯着他呢。
便再次轻笑着,说起那些商贾。
“殿下,微臣也没想到,亩产四石七斗的良稻,能引起大家伙这么重视!”
“哦?雍泰说说,发生了何事?”
朱元璋十分好奇的问道。
“殿下,在毛指挥去微臣府上前,还有一群商贾,他们也都想购买那些稻种,出手更是阔绰,一石良稻,就可出三枚金币呢……
微臣感觉,若微臣敢往出售卖,他们还能出的更高……”
“三枚金币啊!”
听此,朱元璋脸色一沉,“好一群无孔不入的奸商!”
“殿下不必生气。”
刘英轻笑道,“殿下,其实,在最初的杂交水稻试验之事上,他们也都帮了很大的忙。”
“刚开始试验杂交水稻之时,微臣还是通过他们,从湖广、江西、云南这些地方,买来多种良稻。
慢慢的进行杂交试验,这才种出现在的这般良稻。”
“原来如此!”
听罢,朱元璋微微点头,但还是嘱咐道:“雍泰,你田中那三亩良稻,也要派人看护起来。”
“殿下放心,微臣让谷大,带着二十多个老卒,前去收割那三亩稻谷。
现在,估计那三亩稻谷,也已经晾晒在微臣府上了!”
“如此甚好!”
……
等到刘英离去,朱元璋便派人传出一道话。
“军师城外五亩试验田的杂交水稻,谁都不可惦记,免得糟践了良稻。
那五亩稻种,全部由军师自行耕种,等秋收后,才可售卖给大家伙!”
这话一出,整个应天城,顿时消停了下来。
但应天城消停下来后,吴国的一众府县,甚至在汉阳、亳州、徐州这些地方。
徐寿辉、倪文俊、刘福通,甚至张士诚等人,却是陷入震惊之中。
“四石七斗?四石八斗?”
“此事确真?”
“千真万确,吴国那些商贾,都确认了……我等在吴国的探子,也都打探清楚了,是……”
“区区几个农科学子,竟然能种出这般神稻?”
“剩余三亩那般杂交水稻,也能亩产三石五斗,甚至是三石七斗?”
“啧,这位吴国军师真是一位圣贤之才。只是,如此神稻,竟然给起了这般一个粗鄙的名字……”
“此种神稻,能否买来一石?哪怕给个十枚金币,也可以!”
“听说有商贾花三枚金币,都没成功……那位吴王已经下令,任何人都不准去购买那位军师手中良稻,全部由那位军师耕种,秋收后才可售卖……”
“……”
“来人,将刘六喊来!”
“是……”
“今年,那位吴王麾下,想必又是大丰收吧?”
“回诚王,听说河南遭了旱灾,但那位吴王麾下,却是没有一地遭灾的!”
“如此,我等还得再去向那位吴王买上一批粮食啊!”
“来人,将张士信喊来!”
“丞相,现那吴王朱元璋有了这种神稻,而我大军又在龙兴路与江州路,与朱家军对阵,恐会出现什么变数……”
“来人,去将王奉国召来!”
“喏!”
……
接着,一群使者,又携带重礼,朝着应天而来。
而在应天。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交上来的赏赐,两眼微眯。
“赐军师刘英富民伯之爵,赐神农耒耜形玉圭,赐金币十枚,赐良田百亩,世袭三代免田赋!”
“吴志学、张大良、李大柱、席子墨、赵之文等农科学子,赐七品劝农官,入营田司。
赐神农耒耜形玉圭,赐金币一枚,银币十枚,良田五十亩,可世袭三代免赋!”
赏赐不可谓不丰厚,尤其刘英这个富民伯爵位,更是让朱元璋没想到过。
“殿下,此赏赐乃是礼部一众官员,据唐玄宗、宋真宗时先例,所制定。
若殿下还想有别的赏赐,微臣也可让礼部进行调整!”
“就按此章程来,不过军师之爵位,当改为富国伯!”
朱元璋直接点头,也都不用去向刘英确认。
“富国伯?”
李善长心头一震,但还是连连点头。
若论军师刘英此前的一众功绩,确实值这个爵位!
“明日,召集文武百官,咱要行赏!”
“喏!”
……
于是。
正在工部处理政务的刘英,就接到从东阁传来的指令。
要行赏了?
翌日。
刘英在一众官员的恭贺下,进入吴王府大殿。
这座大殿,说是大殿,其实也就是由一个宽敞的正堂,改造成的。
一次挤进来这么多官员,原本宽敞的大殿,顿时显得十分拥挤。
但没人在乎这个。
所有人,都一脸期待的看着上方的朱元璋。
他们也都好奇,这位殿下会如何赏赐军师刘英与那些农科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