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使者入应天(1 / 1)
朱元璋也没拖延,在说了一遍刘英与农科吴志学等学子的功绩后,就直接开口宣读赏赐。
“军师刘雍泰,农科学子吴志学、张大良……种亩产四石七斗与四石八斗良稻……”
“此功甚大,特赐军师刘英富民伯之爵……世袭三代免田赋!”
“吴志学、张大良……赐七品劝农官,入营田司。
另赐神农耒耜形玉圭,赐金币一枚,银币十枚,良田五十亩,可世袭三代免赋!”
“殿下英明!”
哗啦一下。
整个大殿内,顿时喧闹纷纷。
军师封爵了!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伯爵,但也是爵位!
这便是开始,他们这些人,也都看到了希望!
哪怕是吴志学、张大良这些农科学子的七品劝农官,五十亩良田,世袭三代免赋,也让一众官员羡慕不已。
这些农科学子,只是听从军师的建议,种了几年地,就走了大运!
这些人的财物,很快就能追上,超脱他们!
“多谢殿下!”
朱元璋当众宣读赏赐,也不与他商议。
这样,刘英也不能拒绝,当然也不会拒绝。
于是,带着一众幸福的,有些眩晕的吴志学等人,连连感谢!
下午。
朱元璋又赐宴。
叮嘱一众官员,都要盯好夏收。
河南大旱之事,也已经传到应天。
一众官员,一个个都是一脸肃然的应着。
他们好不容易建起这么富庶的吴国,定不能允许出现任何失误。
几日后。
吴国范围内的夏收,已经完成一大半。
所有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这时。
倪文俊派出的使者王奉城,也到了应天。
接着,便是刘福通则是派出的使者刘六,携重金进入应天。
张士诚派出了张士信……就连青军元帅张明鉴,派的心腹张阿三,带着重金来到应天,想要求见朱元璋。
对于这些使者,朱元璋心中很是不待见。
但,自己有了两亩可亩产四石七斗的良稻,还有三亩可亩产三石五斗以上的良稻。
麾下各府,也是粮食大获丰收。
今年吴国的粮食,至少是去年的一倍以上。
麾下也随时能再征出十万大军!
不怕他们来强行索要……
朱元璋心中得意之余,便带着刘英与李善长等人,见见这些人。
“天完国使臣王奉城参见吴王殿下!”
“宋国使臣刘六参见吴王殿下!”
“诚王麾下使者张士信参见吴王殿下!”
“青军元帅麾下使者张阿三参见吴王殿下!”
静静看着这些人见完礼,朱元璋淡淡一笑。
“诸位远道而来,不知所谓何事?”
刘六拱手,大声称赞道:“听闻吴王殿下麾下种出可亩产四石七斗神稻,此种可解决百万百姓生计之祥瑞良稻,小明王与丞相特派下官前来道贺!”
接着,王奉城与张士信、张阿三等人,也都连连奉承着。
“小明王与徐皇等人,也是有心了。”
朱元璋大笑一声,话题一转,便肃声道。
“但徐皇麾下李普成与王普敬这两位将军,趁着咱大军攻打饶州与南康路之时,带领数万大军,偷袭占领龙兴路与江州路,隔着鄱阳湖与咱朱家军对峙!
随时率大军沿江而下,直攻咱应天,让咱心中甚是不安啊!”
王奉城心中顿时一惊,额头冒汗。
这事太大了,根本不是他能处理得了的。
有李普成与王普敬这两人,带兵偷袭,占据龙兴路与江州路。
这次,倪文俊麾下就没什么重要官员敢来吴国应天。
但派别人,倪文俊又不放心。
正好,他兄长王奉国在汉阳,学着朱元璋设屯田,大丰收,收获粮食三十万石,深得倪文俊信任。
他王奉城才能被派来,这事若处理不好,哪怕是他能返回汉阳,也会受到责罚。
想着,王奉城连忙起身,拱手行礼。
“吴王殿下明鉴,大家都为反元义军,我家陛下绝无与殿下冲突之意。
龙兴路与江州路本为蒙元占据,我家陛下早已对龙兴路与江州路虎视眈眈,并布置诸多探子。
殿下麾下大军攻打饶州与南康路之时,正是时机成熟之后时。
若不派兵攻打,我家陛下前期所做出种种准备,便都前功尽弃。
等元兵据城而守,更难以攻下!”
说着,王奉城又低声道:“另,殿下麾下大军攻势汹汹,我家陛下也有些担忧,殿下麾下大军,会直冲汉阳而去!”
“如此,倒还是咱误会徐皇了?”
朱元璋愣了一下,没想到王奉城这么怂。
“殿下明鉴,此事是因当时战事变化快速,李普成与王普敬两位将军来不及禀报陛下,我家陛下也未来得及与殿下书信商议,这才造成误会!
此次,我家陛下派下官前来,也有让下官解释此事之意!”
“嗯!”
朱元璋微微点头,便也没多说。
但,王奉城也是一个棒打蛇上的人。
“听闻殿下喜得祥瑞之粮,我家陛下心向往之,但国中政务繁多,走不脱身。
我家陛下派下官前来,欲求购一石祥瑞稻粮,以宣扬殿下功绩,壮我义军之威,还请殿下成全?”
这话一出,整个大殿内,骤然一静。
但不等朱元璋开口,一旁的刘六便急忙拱手行礼。
“吴王殿下,今年北方大旱,我家小明王与丞相,也想求购一石,以壮北方义军之心。
还请殿下念在与我家小明王同为红巾义军的份上,售卖给下官!”
对于这事,张士信与张阿三两人都没多言。
他们俩家没多少地盘,买回去,也不一定能种出来。
还不如,等一会,买上一些现成的粮食。
上方,朱元璋看了一眼张士信与张阿三两人,又看向刘六与王奉城。
“你们一家都想要一石良种?”
“殿下英明!”
刘六与王奉城连忙应道,满眼期待。
朱元璋微微点头,“此种良种,对我等来说,何其重要,尔等当清楚!”
“殿下放心,我家陛下可出重金!”
“殿下,我家小明王也可出重金!”
“重金?”
朱元璋淡笑道:“此种良种,关乎天下百姓生计,关乎一国之本,怎能与区区钱财相论?”
听此,王奉城不忧反喜,急忙拱手行礼,只要有卖的意向就好。
“还请殿下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