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捷报入京!大明沸腾了!(1 / 1)
西域的烽火尚未熄灭,大明京师已被新年的红绸层层包裹。
朱雀大街上,冰糖葫芦的吆喝声、绸缎庄的机杼声与孩童的嬉笑交织成曲,宫墙内外张灯结彩,连护城河的冰面都被灯笼映得通红。
然而就在这歌舞升平之际,一声撕裂喧嚣的高呼自南端传来:“西域大捷!西域大捷!”
快马如离弦之箭,骑手后背的朱漆小旗猎猎作响。
马蹄踏碎冰碴,在青石板上溅起火星,所过之处行人纷纷驻足。
当“攻破安乐城”、“生擒速檀阿力”的消息如燎原之火般传开,整条朱雀大街瞬间沸腾。
酒肆里的食客踢翻桌椅冲出门,货郎抛下担子振臂高呼,连深闺中的妇人也掀开绣帘,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大明威武!”不知是谁率先喊出这声呐喊,如同点燃了火药桶。
欢呼声自城南蔓延至城北,一波高过一波,裹挟着商铺的铜铃、小贩的铜锣,化作震天动地的声浪。
驻守皇宫的羽林卫紧握长枪,望着远处涌动的人潮,终于按捺不住胸中热血,齐声高呼:“大明威武!”
乾清宫内,早朝的奏对声被突如其来的呐喊打断。
朱标手中的奏章微微发颤,鎏金龙椅下的金砖仿佛都在震动。
他猛地起身,冕旒撞击出清脆声响:“出了何事?莫非是……”
话未说完,便见宫门大开,一名浑身尘土的信使高举黄绫奏疏,边跑边喊:“陛下,西域大捷!我军克哈密、破安乐,生擒敌酋!”
太监李谙疾步上前接过奏疏,扫过几眼后,眼中迸发狂喜:“陛下!贺喜陛下!李祺将军亲率大军,自北路长驱直入,以雷霆之势荡平吐鲁番!”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惊起梁间栖息的白鸽。
朱标展开奏疏,目光如炬扫过密密麻麻的捷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几乎要将黄绫掐出褶皱。
自唐朝安史之乱那场惊天浩劫后,河西走廊的驼铃渐息,安西都护府的旌旗委地,中原王朝的势力便如退潮般撤离西域。
吐蕃的铁蹄、回鹘的弯刀、蒙古的铁骑先后踏碎这片土地,千余年间,无数帝王将相曾遥望玉门关外,却始终未能真正将西域纳入版图。
如今,这份捷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在诉说着奇迹:哈密卫城头重悬汉家旗帜,吐鲁番的城墙在大明火器下轰然崩塌,速檀阿力被铁链锁着押解回朝。
朱标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壮丽画卷:明军的火铳方阵如钢铁长城般推进,承天大炮的轰鸣响彻戈壁,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丝绸古道。
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回归——自贞观年间侯君集平定高昌,开元盛世封常清威震葱岭后,中原王朝的威仪,终于在他朱标手中重现西域!
奏折里记载着明军如何以百门承天大炮轰塌城墙,如何用三段击战术将敌军化作血肉齑粉,如何在一日之内踏平这座号称“西陲铁壁”的城池。
“好!好!好!”朱标连道三个“好”字,龙袍下的双手微微颤抖。
殿下群臣先是惊愕,继而纷纷拜倒:“恭贺陛下!此乃不世之功!”
他们心中何尝不激动?
自朝廷宣布开拓西域,朝堂上下暗流涌动。
勋贵们暗中将庄田赋税换成真金白银,在苏州、松江等地广设纺织作坊;文官集团则鼓动江南富商入股,以宗族名义购置织机千余台。
这些押在棉花羊毛上的赌注,不仅是对财富的渴望,更是一场关乎朝堂话语权的豪赌——若西域商路畅通,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将涌入中原,织就的绸缎能远销南洋;可一旦战事失利,投入的巨资便如泥牛入海,无数家族将在商海沉浮中轰然倒塌。
此刻听闻西域大捷,众臣紧握笏板的手微微颤抖。
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
河西走廊的驼队即将满载着西域羊毛、棉花归来,纺织机台将日夜轰鸣,绸缎庄的账本上银两会如流水般增长。
那些曾在深夜辗转难眠的担忧,那些为筹措资金而绞尽脑汁的算计,都将化作数不清的利润。
有人暗暗估算,仅羊毛一项,便能让投资翻上十倍,而这还只是商路重启带来的冰山一角。
更重要的是,掌控了西域商路,就等于握住了帝国经济命脉,在朝堂博弈中占据绝对上风。
然而喜悦稍纵即逝。
朱标继续读下去,神色逐渐凝重。
奏疏末尾,李祺详细剖析西域局势:吐鲁番不过是东察合台汗国西境的边陲堡垒,其陷落犹如点燃火药桶的火星。
真正的风暴正于葱岭以西酝酿——东察合台汗国精锐尽出,汗帐内忽歹达的弯刀已斩落九颗牛首祭旗,铁骑如黑云压境,战马嘶鸣惊飞帕米尔高原的苍鹰。
更令人心惊的是,忽歹达凭借“圣战”之名,将分散的十八部凝成铁索:从喀什噶尔的刀客到和田的驼队首领,从哈萨克的弓骑兵到乌兹别克的火器营,十万大军裹挟着复仇的狂潮,扬言要将明军彻底埋葬!
“陛下无需忧虑!”礼部尚书陈迪出列,声音铿锵有力:“我军横扫哈密、荡平吐鲁番,不过月余。将士们士气如虹,火器犀利无匹,便是铁木真复生,也叫他有来无回!”
朱标的神色逐渐转为坚毅。
相信大明战兵!
更要相信李文和!
他想起李祺奏折中的豪言:“今我大明铁军,西可饮马咸海,北可踏破金山!”
是啊,平安将军在青海连战连捷,徐辉祖、蓝玉、傅忠等名将正厉兵秣马,如此强军在手,何惧区区西域?
宫外,欢呼声如惊涛拍岸,自朱雀大街向九门扩散。
孩童爬上糖葫芦摊的木架振臂高呼,老匠人抛却手中的刻刀热泪盈眶,连平日里端庄的绣娘都推开雕花窗棂,将绣帕化作挥舞的旗帜。
烟花在夜空炸开,将“大明威武”的呐喊映得五彩斑斓,在夜空炸成金色牡丹,转瞬又化作流星坠落,将青砖黛瓦染成流动的霞色。
这一刻,乾清宫的烛火与宫外的烟火交相辉映,将“大明威武”的呐喊,永远铭刻在承天盛世的历史长卷之中。
而在千里之外的西域戈壁,一场决定丝路归属、文明走向的终极对决,正悄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