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开战之前(1 / 1)
眼前这座宽三米多的曹魏军寨沙土模型,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其规模之宏大、布局之精妙,无不让人感受到曹魏在军事方面所投入的巨大心血和雄厚实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曹魏在军事领域着实下足了本钱。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底层的将士们都能够通过这种精心制作的沙盘演练来不断提升他们的指挥技术。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这样先进的训练方式可是极为罕见的。
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邓艾,便是凭借着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从一个普通士兵逐渐成长为一代名将。他正是通过对沙盘等军事工具的熟练运用,以及无数次实战经验的积累,最终自学成才,成为了曹魏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然而,尽管这些举措皆是由魏武帝曹操亲自制定并推行,但随着九品中正制度开始盛行起来。这一制度使得社会阶层固化严重,出身低微的人才即使经过刻苦的学习和训练有所成就,却依旧难以获得应有的重视和提拔机会。
如此一来,许多有才华的将领或许只能空怀壮志,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实在是令人惋惜不已。参军收集情报,陈泰便开始认真细致地在沙盘上作业。他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地将一面面旗帜插入相应的位置,神情专注而凝重。对于那些出征后未能归来的部队,尤其是被西蜀军队歼灭的队伍,他会郑重其事地插上一枚黑色的叉号。
站在一旁的曹真和郭淮,目光紧盯着地图上那密密麻麻的旗帜,脸色阴沉,心情显然不佳。实际归来的人数远远少于他们原先的预期,这让两人倍感压力沉重。
“大都督,您看,如今武都、下辩以及河池三地已然连成一片,互为犄角之势,其防御可谓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啊!依此情形来看,恐怕此次刘禅只能采取被动防御之策了。然而这样一来,于我军而言却是极为不利呀。”
郭淮忧心忡忡地提醒道。曹真闻言,眉头紧锁,心中亦是烦乱不堪。他深知,若是想要强攻西蜀,势必要调动汉中一带的兵力。
可如此一来,就极有可能给司马懿以可乘之机,趁机占得便宜。
而负责驻守这片区域的将领分别是张薿、张翼、陈式以及高翔四人。虽说这四位并非当今天下赫赫有名的战将,但他们却有一个显著特点——出了名的听从指挥、严守军令。论及进攻能力,或许他们稍显不足;但倘若只是单纯的防守作战,那绝对能让人感到无比棘手。因为无论面对怎样的计谋诱惑,这四人皆能坚守防线,不为所动。
“踏中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曹真沉默许久之后,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此时此刻,双方大军正处于决战的关键时刻,摆在他面前的有着三个截然不同的选择。
这其中的第一个选项,便是率领大军直接向着阳平关进发,如此一来,其首要目标无疑就是夺取汉中这块战略要地。然而,这个方案虽然看似直接有效,但实施起来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至于第二个选择,则是将目光投向踏中一带。通过对这里发动一场猛烈的攻势,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一旦能够成功击退西蜀的军队,那么原本蠢蠢欲动的西凉地区的那些少数民族势力,自然而然就会心生畏惧而选择归附。
最后一个策略,乃是深入青海地区,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力求一举彻底拿下羌无地区。只是对于曹真来说,他对这片土地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且不说青海地区本身十分贫瘠,资源匮乏,光是那令人闻之色变的高原反应,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再者说,从战略角度来看,此地除了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之外,实际价值着实有限得很。因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曹真果断放弃了这个直捣黄龙的想法。
郭淮头皮一阵发麻。只因那镇守此地的乃是姜维!
姜维本为魏国降将,可如今却在此地声名大噪、威风凛凛。如此一来,姜维越是勇猛厉害,他郭淮这位上司便越发显得尴尬无比。
一旁的王双更是怒不可遏,心中的怒火犹如汹涌澎湃的波涛一般翻腾不息。原来啊,不仅他那可怜的儿子惨死在了姜维手中,就连他自己也曾两度与姜维交锋,结果每次都被杀得狼狈不堪,丢盔弃甲不说,甚至还落得个屁滚尿流的下场。要说这王双的武艺其实并不逊于姜维,但不知为何,每每一交手,他总是只有挨打的份儿,当真是气死人不偿命!
就在这时,孙礼快步走上前来,面色凝重地向众人汇报起姜维的兵力部署情况。
据孙礼所言,此时姜维正率领着一万精锐主力稳稳驻守在踏中,其左右两侧则分别有一千兵马驻守在白水河边。如此排兵布阵,三者之间相互呼应,形成掎角之势。
若是贸然进攻,姜维一方既可凭借地势之便半渡而击之,又能迅速支援彼此,实乃极为棘手的布局。
“刘禅此刻身在何处?”
曹真面色凝重,原本正专注于探讨战略问题,但此时却突然将话题一转,开始纯粹从政治角度思考起来。毕竟,刘禅身为西蜀之主,如果能够成功将其擒获,这场战争的胜负便几乎没有了悬念。
“依我看,应当就在阴平一带。”
陈泰手持着指挥棍,稳稳地指向地图上标注着阴平的位置。眼下大战一触即发,将代表天子权威的龙纛向后移动乃是最为基本的军事部署手段。
“哼!刘禅小儿,居然如此贪生怕死。”
曹真不屑地讥讽道,然而他似乎忘记了自己此时此刻身处襄武之地,与那远在阴平的刘禅相比,实在是五十步笑百步,这番嘲笑未免显得有些双重标准。
“依我之见,刘禅极有可能就在那阴平桥头!”
郭淮目光炯炯地说道,他深知这一判断至关重要,如果准确无误,那么此次行动便有了明确的方向。阴平桥头它正处于白水与阴水交汇之所,身后倚靠着白水关这座坚不可摧的要塞。
而白水关又与金牛道紧密相连,这条道路乃是西蜀最为关键的粮道。一旦能够成功夺取此地并截断西蜀的粮草供应线,那么这场大决战中大魏必将取得压倒性的胜利。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谈何容易?白水关地势险峻、工事坚固,易守难攻。更为棘手的是,负责镇守此处的将领乃是西蜀上将句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