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决战开始(1 / 1)

加入書籤

阴平小道之上,刘禅目光如炬,冷冷地瞄了一眼身旁的邓艾,那眼神之中竟微微散发出一丝令人胆寒的杀气。

要知道,历史长上,正是眼前这个家伙,神不知鬼不觉地偷渡阴平,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直插蜀汉的心脏,最终导致了蜀汉的覆灭。

邓艾感受到来自刘禅的寒意,不由得微微低下头去,心中暗自思忖道:

“陛下这是吃醋了不成?想来也是,近来因军务繁忙,我与那关银屏确实有着诸多工作上的交集。说实话,对于这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我内心深处着实十分欣赏。然而,我又怎会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呢?有些念头,那是想都不敢想。”

想到此处,邓艾赶忙开口问道:

“陛下,莫非您是对当前的布防有所不满吗?”

一旁的关银屏倒是没有察觉到气氛中的异样,她神色自若,朗声道:

“陛下,此布防乃是经过众将精心谋划所得,应无疏漏之处啊。”

毕竟在这铁血铮铮的军营之中,从来都不存在什么男女之别,只有军令如山、保家卫国的信念。刘禅听后,面沉似水地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嗯,布防确属不错。”

说到这里,他稍稍顿了一顿,有些苦笑,虽说这龙纛高竖于此,但实际上这座行宫并非专为朕所准备。朕更为在意的,乃是马蕴将军的感受。一旦战事开启,马蕴将军便需坐镇阴平桥头,调拨粮草军械等一应军需物资。其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故而,一切布防应该着重考虑马蕴体验。

“陛下,柳隐将军已经抵达殿前。”

黄皓恭敬地向刘禅禀报着。柳隐此人,在众多将领之中,算是后期崛起之秀。

然而,由于刘禅对其委以重任,使得他得以早早展露自身的才能。“宣柳隐!”刘禅此刻的他心中明白,自己的确急需一名老练沉稳、行事稳重的大将。

虽说陈到与向宠二人亦堪称良将,且更适合担当此任,但这两位将军素来喜欢干涉他这位皇帝的决策。尽管刘禅深知他们如此作为皆是出于对大汉江山的一片赤诚之心,但用起这二人来,总让他感觉有些束手束脚,难以施展拳脚。而柳隐则不同,他可是由刘禅亲手提拔起来的心腹爱将。

不仅对刘禅的命令言听计从,全力配合其各项工作部署,更是深谙为人臣子之道,对于何时应当劝谏、何时只需点到即止把握得恰到好处。正因如此,刘禅对柳隐格外倚重和信任。

不多时,只见柳隐稳步踏入大殿,躬身行礼:

“末将柳隐拜见陛下!”

柳隐出身巴山派系,乃是李严麾下之人。

想当年,诸葛亮当政之时,李严与诸葛亮政见不合,双方明争暗斗不断。在此情形之下,柳隐自然难以获得那位权倾朝野的诸葛丞相的青睐与提携。

但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刘禅亲政,柳隐终于迎来了一展抱负的绝佳机遇。刘禅快步上前,亲自伸手扶起了柳隐。他目光温和而真诚地看着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将领,缓缓说道:

“柳将军,这一年多来,你率领众将士日夜兼程,不畏艰难险阻,一心只为修好这条河道,实在是辛苦至极啊!”

柳隐闻言,赶忙躬身施礼,恭敬地回答道:

“陛下过奖了,为国效力乃是末将应尽之责,不敢言苦。”

然而,尽管嘴上如此说,但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感到一阵温暖。能够得到皇帝的亲口称赞和关心,对于任何一个臣子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事实上,刘禅之所以让柳隐和吴懿带领士卒们苦苦修筑粮道,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粮草运输的问题。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通过这种艰苦的劳作,锤炼这些士兵们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拥有这样的韧性,军队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经受住各种考验,适应长时间的行军作战。

此时的柳隐深知皇帝的良苦用心,也明白自己肩负着何等重要的使命。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辜负陛下的期望,继续带领手下的将士们努力完成各项任务,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公元231年,正值金秋时节,大地被一片金黄所覆盖,秋风瑟瑟,吹过山川原野。

大好河山,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此时,曹魏大将军曹真正率领着他的雄师劲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军事行动。

曹真精心部署,派遣了智勇双全的郭淮陈泰,统率三万精锐之师,气势汹汹地向着武都进发。

这支军队旌旗飘扬,盔甲闪耀,马蹄声如雷贯耳,仿佛一阵狂风骤雨即将席卷而来。驻守在武都城的将领乃是张薿,他麾下仅有三千名身经百战、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士。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张薿极具远见卓识,早在敌军来袭之前便未雨绸缪地开始修筑起坚固无比的防御工事。

这些防御工事不仅设计精妙、布局合理,而且还充分考虑到了地形和战略要点等因素。此外,武都城本身的城墙高大厚实,坚不可摧,这无疑为守军提供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凭借着提前修筑好的防御工事以及坚实的城防设施,张薿及其所率领的三千精锐将士们虽然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但他们心中却并无丝毫畏惧之意,反而信心满满,坚信自己能够抵挡住敌军的猛烈进攻。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方向,猛将王双、石苞以及州泰也率领着五万大军抵达了疆川口。

他们隔着宽阔的江面,与对岸的姜维所部形成了对峙之势。面对曹魏那如汹涌潮水般袭来的五万大军,姜维站在城楼上,眼神坚定地凝视着远方。他身后的士兵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脸上透露出紧张与决绝,但姜维心中却毫无惧意。

尽管他们这边仅仅只有一万多人马,但是可以依靠白水这道天然险阻来抵御敌军的进攻,但姜维坚信,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将士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抵挡住敌人的猛烈攻击。

江水滔滔,奔腾不息,双方士兵们的目光交汇在空中,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战场之上。随着曹魏和西蜀两支大军的逐渐靠近,这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