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曹真暴怒(1 / 1)

加入書籤

司马懿巧妙地借助了东吴强大的水军力量,一举突破了安阳水寨那坚固的防线,率领着大军顺利抵达了黄金围。

司马懿缓缓地从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的战场上走下来,他面色凝重,目光如炬,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座固若金汤的黄金围。此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遥想当年,邓艾偷渡阴平小道,长驱直入蜀汉腹地,兵临成都城下。而软弱无能的后主刘禅竟然未做丝毫抵抗便选择了开门投降。然而就在这黄金围,英勇无畏的柳隐将军却凭借着区区一千名守军,与曹魏那多达三万之众的虎狼之师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

他们坚守城池,毫不退缩,硬是将敌军阻挡在了城外多日。一直到亲眼看见刘禅的那份耻辱的投降诏书之后,悲痛欲绝的柳隐方才痛哭流涕,最终无奈地打开城门投降。但由于长时间的苦战和内心的巨大伤痛,这位忠勇之士在不久后便与世长辞。

此时,一旁的司马师兴冲冲地跑过来向司马懿禀报:

“父亲大人,马钧最新研制成功的那种威力惊人的抛石车已经被运送上来啦!有了此等利器,我们攻破黄金围岂不是易如反掌?”

说罢,司马师满脸都是难以掩饰的兴奋之情。

然而,司马懿只是微微摇了摇头,冷静地说道:

“莫急,暂且先上一道折子向朝廷表功再说。”

听到这话,司马师不禁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要知道,以往的司马懿向来行事低调,从不轻易显露自己的功绩。为何此次在如此大好形势之下,反而要按兵不动呢?

只见司马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轻声解释道:

“若是不让曹真知晓我军已取得如此重大战果,又怎能刺激得他全力以赴呢?这黄金围虽看似可轻松攻下,但它毕竟卡在险要的关隘之上,倘若强行攻打,天晓得会死伤多少将士啊!所以,咱们还是稍安勿躁,等待最佳时机再行动也不迟。”

司马懿最大的优点,就是特别有耐心,历史上他都能穿女装熬死诸葛亮,此刻自然也能待价而沽,刺激曹真,让他在岐山全力以赴。

“镇南将军,东吴水军吵着要回去。”

牛金上前报告道,本来调韩琮来,想着这东吴降将能顺利劝降,但是没想到这些水军不买账。

作为东吴最精锐的水军,忠诚度自然也就高很多。

“这种事,要我教你怎么做吗?”

司马懿冷眼。

愿意留下的厚待,不愿意留下来的,自然是直接坑杀。

“末将明白。”

牛金好歹也是跟过曹仁的,当年曹仁在宛城可是屠城三万多人,区区一千人,又算什么?

话说那曹真率领着整整十万雄师,浩浩荡荡地向着武都进发。

郭淮与陈泰指挥士兵对武都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猛烈的攻击。但这座城池仿佛坚不可摧一般,任凭他们如何强攻猛打,愣是坚守了足足七日之久。而在这场激烈的攻防战中,曹军不仅未能攻克城池,反而损兵折将,兵员伤亡惨重。

曹真抵达武都,收到的都是作战不利的消息,顿时气急败坏,他下令将郭淮和陈泰吊起,并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他们。

实际上,曹魏军队的伤亡情况相较于其他战役来说,并不能算是特别巨大。此次战斗仅仅战死了两千多人而已,与王双出征时损失的五千兵马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再者说,尽管郭淮和陈泰攻城的战损比较为难看,但汉军在此期间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约有五百名将士阵亡。

相比之下,王双在与姜维交锋时,虽损失了多达五千人马,可歼灭的汉军数量仅有区区两百余人。

如此对比之下,郭淮和陈泰的表现已然算得上出色。

然而,战争的局势对于曹军而言依旧不容乐观。

开战以来诸事不顺,使得曹真的脾气变得愈发暴躁易怒。尤其是当他想到姜维这个名字时,心中更是怒火中烧。想当初,姜维本是郭淮的下属,若是没有郭淮从中作梗,姜维如今或许早已成为自己麾下一员猛将。

倘若真是那样的话,说不定此时此刻曹军早就能够一举击败西蜀,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了。可惜事与愿违,每每念及此处,曹真便会将一腔愤恨全都发泄到郭淮身上。

“大都督,如今您大军已到,可以采取分割战术,各个击破。”

陈泰提议道,此刻只要先把武都和下辩围住,然后消灭岐山道白水对岸的蜀军,断其粮道和联系,自然就可以个个击破。

曹真收起皮鞭,他这次带十万大军来,自然就是为了击破武都,岐山水道,下辩,河池这一道防线。只要这一道防线被破,曹魏的战术就盘活了,进可攻退可守。

“说说你的计划。”

曹真回到帅案,郁闷的喝起酒来。陈泰忍着剧痛,开始在沙盘上标注进军路线。其实正面战场怎么打,大家的结论其实都差不多。但是具体操作,就看谁的手法更细腻了。

手法粗暴,就容易损失更多,手法细腻,自然就能少损失不少兵马。目前三国用兵手法最细腻的就是诸葛亮,基本上不会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还不错。”

曹真赞许道,再加上陈泰年轻,曹真虽然脾气暴躁,但是骨子里还是爱才的。

“大都督!洛阳陈群,现正外求见您呐!”

令兵一路小跑着前来禀报,神色匆匆。

不多时,只见陈群手持一卷明黄色的圣旨,步履稳健地走进营帐之中。他来到曹真面前,躬身行礼后将圣旨递上。曹真面色凝重地接过圣旨,缓缓展开阅览起来。

当目光触及那几行关键文字之时,他的眉头不禁紧紧皱起,脸色也变得越发阴沉。原来,这道圣旨竟是曹睿所下,其中提及司马懿近日屡立战功、频频邀功之事。

曹真越往下看,心中的怒火便燃烧得愈发旺盛。

尤其是想到若此番司马懿能够率先攻破汉中,而自己这边却依旧毫无进展、一事无成,那么作为曹魏大司马的他又该如何自处呢?这张老脸还能往哪儿搁呀!

其实,曹真对司马懿心存敌意由来已久,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嫉妒之心作祟。尽管他嘴上从不肯承认自己不如司马懿,但内心深处却深知对方之才能确实不容小觑。正因如此,每当听到有关司马懿功绩的消息传来,曹真总会情绪失控,轻易就被激怒得满脸通红,犹如发烧一般滚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