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曹魏发起猛攻(1 / 1)
曹魏一方开始采取一种稳健而扎实的战略战术。
实际上,当拥有绝对兵力优势时,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遥想当年,韩信与项羽交战之时,便是巧妙地运用自身兵力上的巨大优势,最终成功击败了那个曾经威震天下、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
此时此刻刘禅正神情专注地凝视着眼前的那座巨大沙盘。
只见他眉头微皱,似乎正在苦苦思索应对之策。魏昌匆匆赶来,向刘禅禀报最新的战报情况。而站在一旁的霍弋则迅速地根据所得到的情报,在沙盘山上做出相应的标记。
眼下,魏军充分发挥出其兵力方面的绝对优势,有条不紊地将整个战场进行切割划分。
他们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精准而果断地将汉军分隔开来,使其被困于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阵地以及城池之中。如此一来,这些被分割开的汉军部队之间便无法再像以往那样相互呼应、协同作战。待到时机成熟之际,魏军便可逐个击破这些孤立无援的汉军,从而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曹真认真起来,那可真是不容小觑啊!”
刘禅不禁发出这般感慨。要知道,曹魏的曹八骑,个个都是具备着相当高的军事素养和才能之人,但他们却又各自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弱点与缺陷。
然而,曹真在此之中,绝对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了。
此时此刻,他一旦全身心地投入战斗,其表现可谓是令人眼前一亮,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指挥作战,皆显得有条不紊,有模有样。即便是一向以智勇双全著称的姜维,面对如此认真的曹真,竟然也逐渐陷入了被动防守的局面。
就在这时,一旁的山涛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
“陛下,当下曹魏气势如虹,来势汹汹,我军目前确实处于不利之境啊。尤其在舆论方面,我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呐!”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正如同兵法里所说的“势”一般。眼下大汉军队遭受挫折,国内的局势很可能因此变得动荡不安,各种叛乱或许会趁机而起;而在对外关系上,那些原本与我国结盟的势力,也极有可能因见我方势弱而背弃盟约,甚至对我们发起突然袭击。
当年,孙权之所以胆敢暗中偷袭荆州,不正是看准了当时曹魏实力强盛,而大汉刚刚崛起尚显稚嫩吗?孙权这种典型的欺软怕硬之徒,自然不敢去招惹强大的曹魏,于是便将矛头指向了相对较弱的大汉一方。
刘禅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对所闻之事的认同。他深知山涛此人虽于兵法一道略有不足,但在掌控全局方面却有着相当出色的能力。就在此时,魏昌上前一步,恭敬地向刘禅禀报:
“启奏陛下,五万少数民族之军,如今已在徐邈将军的率领之下成功占领甘松。”
听到这个消息,刘禅不禁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着。至此,他总算明白了姜维为何近来一直采取默默防御的策略。要知道,姜维向来征战沙场,屡战屡胜,意气风发,可此番却一反常态,表现得如此沉寂。
原来是因为敌军之中来了徐邈这样一员猛将。甘松之地位于踏中的右上方,此时此刻,姜维所处的局势就如同面对着一把张开的钳子一般,被敌方形成了钳形攻势。
这种形势极为险峻,稍有不慎便会陷入绝境。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在面对如此艰难的钳形攻势时,依然凭借有利地势坚守住防线的将领,无一不是声名赫赫、威震天下的名将。
回首整个冷兵器时代,唯有那智慧超群、用兵如神的诸葛亮,曾在卤城之战中有过这般惊世骇俗之举。当时,诸葛亮仅率七万大军,直面十五万魏军汹涌而来的钳形攻势。
但他临危不乱,巧妙布局,最终不仅成功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更是一举斩获敌军甲首三千有余,大获全胜。也正因这场战役的辉煌胜利,使得诸葛亮得以跻身武庙十哲之列,成为后世敬仰的军事大家。
要知道,根据当时曹魏大军那惊人的带甲率来仔细推算,卤城之战中蜀汉军队可谓是取得了一场极其辉煌的胜利。据保守估计,这场战役至少让三万魏军的精锐主力命丧黄泉。
那么,为何司马懿会逼迫张郃去追击已经撤退的诸葛亮呢?其中缘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一番。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很可能与那场惨烈的战斗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息息相关。
如此重大的伤亡数字摆在眼前,对于任何将领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重。张郃作为统兵大将,自然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如果不能采取有效行动挽回局面,恐怕罪责难逃。因此,尽管明知追击诸葛亮充满风险,但他却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领军出征,希望能够通过战功来弥补之前的过失。
由此可见,张郃并非愚笨之人,相反,他在战场上久经磨砺,有着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谋略智慧。只可惜,在卤城之战这样复杂的局势下,他最终还是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无情地逼向绝路。
再说司马懿这边,很多人认为他容不下张郃这位猛将,故意设计陷害使其陷入绝境。然而事实也许并非如此简单。司马懿固然位高权重、心机深沉,但要说他单纯为了排除异己就痛下杀手,似乎有些过于片面。
实际上,在这场战争失利之后,整个曹魏阵营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指责。身为大都督的司马懿如果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替罪羊来承担责任,他自己同样难以逃脱干系。
于是乎,张郃便不幸成为了那个背负罪名的“倒霉蛋”。更为讽刺的是,在此后的岁月里,司马懿那所谓的“畏蜀如虎”之名竟然渐渐演变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护身符。每当有人质疑他在军事决策上的失误时,他总能以对蜀军的忌惮为由为自己开脱。而可怜的张郃,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背负着不应有的骂名,令人不禁为之叹息。
“陛下,要不要派兵增援姜维。”
邓艾上前,都少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情绪。
“天水麒麟,越是逆境,越能客服困难。”
刘禅摇摇头,之所以选姜维守踏中,就是看重他的韧性,历史上的姜维就特别擅长打抗压局,甚至水晶爆了,他都还要操作。所以哪怕是面对钳形攻势,姜维也一样不会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