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曹爽发飙(1 / 1)

加入書籤

清晨,经过一夜的雨水洗礼,空气显得格外清新,仿佛能洗涤人们的心灵。

然而,司马懿昨晚却有些失眠,尽管如此,他还是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开始活动胫骨。

不得不说,司马懿对养生之道颇有研究,他深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在政治舞台上长久立足。

也正因如此,他才能熬过曹魏三代,成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正当司马懿活动胫骨时,一名斥候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将一份军报递给了他。

司马懿打开军报一看,瞬间瞳孔放大,满脸惊愕。

“父亲,发生什么事了?”

司马师刚刚准备好早餐,看到父亲的脸色变得如此难看,连忙上前询问。

司马懿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说道:

“不好,曹爽竟然走子午谷了。”

司马师闻言,也是一脸震惊,他知道子午谷地势险峻,道路崎岖,大军行进其中,必然会遭遇重重困难。二十万大军走子午谷,这损失恐怕绝对不亚于赤壁之战啊!

“这怎么可能呢?”

司马师喃喃自语道,显然对这个消息难以置信。

司马懿眉头紧锁,他深知事态的严重性。子午谷道路难行,再加上此刻下雨,无疑雪上加霜。

“即刻起兵,兵发子午谷!”

司马懿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时间紧迫,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可是因为下雨,汉水水位上涨,路就更加不好走了。

雨水已经连下了三天三夜,子午谷中泥泞不堪,魏军的旗帜湿漉漉地垂在旗杆上,像一条条死蛇。曹爽站在临时搭建的军帐前,望着灰蒙蒙的天空,脸色比天色还要阴沉。

“大将军,粮草...还没到。“

参军许允小心翼翼地靠近,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了什么可怕的怪物。

曹爽猛地转身,湿漉漉的长袍拉动泥水,格外狼狈:

“什么叫没到?前日不是说今日必到吗?“

他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尖锐,引得附近几名士兵偷偷侧目。许允的喉结上下滚动:

“斥候来报,褒斜道被山洪冲毁,运粮队困在半路...“

“废物!一群废物!“

曹爽一脚踢翻了脚边的铜盆,盆中的雨水溅起,打湿了他的锦靴。他来回踱步,靴子在泥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很快又被雨水填满。

军帐内,几名将领沉默地站着,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中护军夏侯玄轻咳一声:“将军,不如先削减口粮,再派轻骑绕道接应...“

“削减口粮?“

曹爽冷笑,

“士兵们已经两天没吃饱了,再削减,是要他们哗变吗?“

他的目光扫过帐内众人,突然停在一个人身上——贾充正低头看着地图,似乎对这场争论毫无兴趣。曹爽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贾参军,你倒是镇定啊。“

贾充抬起头,细长的眼睛里看不出情绪:

“将军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

曹爽几步走到贾充面前,居高临下地瞪着他,

“你作为督粮官,就是这么运粮食的。现在大军困在此地,粮道断绝,你难道不该给个解释?“

帐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剑拔弩张的气氛。

贾充缓缓站起身,虽然比曹爽矮了半个头,气势却不落下风:

“将军此言差矣。下官多次提醒后勤压力大,建议大军不要贸然行军,是大将军您一意孤行。“

曹爽的脸涨得通红:“你胡说八道!“

他猛地拔出佩剑,剑尖直指贾充咽喉,

“贾充!你是不是与司马懿暗中勾结,故意陷我大军于险境?“

帐内一片哗然。夏侯玄急忙上前:

“大将军息怒!贾家世代忠良,怎么可能和司马懿勾结?...“

“对对,绝对不可能。”

诸葛诞脸色尴尬,他突然觉得曹爽很可爱,毕竟他是司马懿的儿女亲家,这家伙不怀疑他,倒是先怀疑贾充。

“滚开!“

曹爽一把推开夏侯玄,剑尖又向前递了半寸,几乎碰到贾充的皮肤,

“今日我就要替大魏除掉你这个叛徒!“

贾充却出人意料地笑了,那笑容让曹爽的剑微微颤抖。

“大将军好大的威风。“

贾充的声音突然提高,

“二十万大军困在山谷,不思解决之道,却在这里拿剑指着同僚。别说下官没有勾结司马懿,就算真勾结,司马懿叛国了不成?'“

曹爽的手抖得更厉害了:

“你!“

“志大才疏,好大喜功!“

贾充一字一顿地说,声音在军帐中回荡,

“不听劝谏执意走子午谷;不顾后勤轻敌冒进。如今粮道断绝,不思己过,反要杀人泄愤!“

“我杀了你!“

曹爽暴怒,剑锋猛地刺出。

千钧一发之际,夏侯玄从侧面撞来,曹爽的剑锋擦着贾充的脖子划过,留下一道血痕。贾充踉跄后退几步,手捂着脖子,鲜血从指缝渗出,却依然冷笑:

“杀了我,粮草就能到了?杀了我,暴雨就会停吗?曹将军果然英明!“

“都住手!“

夏侯玄挡在两人中间,

“大敌当前,岂能自相残杀?贾护军言语冒犯,但罪不至死。将军三思!“

曹爽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的杀意未消。帐外传来嘈杂声,原来是贾充的亲兵听到动静赶来,手按刀柄站在帐门口。僵持片刻,曹爽终于狠狠地将剑插回鞘中:

“滚!都给我滚出去!“

他指着贾充,

“今日看在夏侯将军面上饶你一命,再敢放肆,定斩不饶!“

贾充整了整衣冠,向曹爽行了一礼,动作恭敬却透着讽刺:

“谢大将军不杀之恩。“

说完,转身大步走出军帐,脖子上的血滴在衣领上,像一朵朵小小的梅花。雨还在下,似乎永远不会停。贾充回到自己的营帐,亲兵立刻围上来为他包扎伤口。贾充摸了摸包扎好的伤口,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真是令人痛心啊!家父一生对大魏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然而得到的竟然是这样的回报,实在是可悲可叹!”

贾充心中涌起一股悲愤之情,不禁想起了鲍勋。想当初,鲍勋也是大魏的忠臣良将,可曹丕却毫不留情地将其斩杀。贾充暗自感叹,这曹家不愧是阉人之后,其心狠手辣、冷血无情的程度,实在是令人发指。此时此刻,贾充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西蜀那些人会对蜀汉政权死心塌地、至死不渝。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君主与曹丕截然不同,有着一颗仁慈宽厚的心,才使得那些人甘愿为之效命吧。

“曹子丹的儿子倒是个佳儿,只可惜……”

贾充轻声呢喃着自己刚才说过的话,嘴角却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抹冷笑,“可惜他只是个草包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