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司马不救(1 / 1)

加入書籤

司马懿的先锋军终于抵达了子午谷口,经过长途跋涉,士兵们都显得有些疲惫不堪。

司马师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心中暗自咒骂这恼人的天气。

“父亲,我们是否要立刻发动进攻呢?”

司马师看着前方险峻的地形和据险而守的蜀军,向司马懿请示道。

尽管下着雨,道路泥泞难行,但司马师对魏军的实力充满信心。

只要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猛攻,最快一周,最慢十天,肯定能够攻破蜀军的据点。

司马懿抬头看了看天空,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

“现在我们的后勤压力也非常大,如果我们救出曹爽,却无法供应足够的粮草,那后果将会如何呢?”

司马师顿时明白了父亲的担忧。

如果不能保证粮草的供应,士兵们可能会面临饥饿的困境,这不仅会影响士气,还可能导致军心涣散。

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父亲肯定会被指责为导致士兵饿死的罪魁祸首。

“陛下虽然心里清楚其中的缘由,但他很有可能会借此机会将您撤职。”

司马师分析道,

“毕竟,这场与西蜀的大战一旦打赢,您对于朝廷来说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司马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儿子的看法。

他深知权力斗争的残酷,即使自己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也未必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所以,他必须谨慎行事,既要让西蜀受到重创,又不能将其彻底消灭。

司马懿站在营帐前,目光如炬地看着前方的蜀军据点,他的心中早已盘算好一个绝妙的计划。

“传我命令,让士兵们分成若干批,轮流对蜀军据点进行佯攻。”

司马懿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我们要采取车轮战的策略,不断地骚扰他们,消耗他们的精力和士气。”

他接着说道:

“十天之后,当蜀军疲惫不堪时,我们再发起真正的攻击。”

司马懿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这个计划充满了信心。

汉中南谷口,魏军正对蜀军发动一场试探性的进攻。

站在魏军阵前的张郃,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冷静地观察着整个战场。他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他仔细地审视着蜀军的布阵,试图从中找出一丝破绽。

就在这时,乐林匆匆跑来,向张郃报告道:

“将军,布阵的是马季常,他可是马氏五常之一啊!”

张郃闻言,心中微微一震。他对马氏五常早有耳闻,尤其是那“白眉最良”的马良,更是名噪一时。而现在,他面对的竟然是马氏五常中的一员,这让他不禁对这场战斗多了几分重视。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听说老五马谡更胜马良,幸好遇到的不是他。”

张郃感慨地说道。他心里很清楚,如果遇到的是马谡这样的对手,恐怕这场战斗会变得异常艰难。

他现在身居高位,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自然更加注重利弊得失。

张郃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继续观察着战场。

“将军,汉城目前还没有任何动静,依我之见,他们应该是打算坚守城池。”

乐林面色凝重地继续向张郃报告着最新的情况。

张郃听闻后,眉头微皱,原来,这位守将并非他人,正是蜀中名将黄权的儿子黄崇。

当年黄权在蜀汉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就算黄崇不如他爹,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绝对的硬骨头。

张郃心中暗自感叹,刘备果然是个有远见之人。

若是当年黄权投降后,刘备像对待闫宇那样,将其斩杀并任用一个无能之辈来镇守汉城,那么此刻的局势恐怕就会完全不同了。

汉城的守将是黄崇这样的名将,想要攻克这座城池,难度无疑会大大增加。

更让张郃感到棘手的是,汉中的粮草全部集中在汉乐两城,而汉城又恰好处于粮道的枢纽位置,因此这里的粮草储备是最为丰富的。只要能够攻下汉城,就等于切断了汉中的粮草供应线,那么整个汉中地区都将不攻自破,唾手可得。

“报!赤岸蜀军已经开始陆续撤回!”

斥候气喘吁吁地跑到张郃面前,单膝跪地,抱拳禀报。张郃听闻,心中稍安,他挥手让斥候退下,然后转头对身旁的将领们说道:

“传我命令,鸣金收兵!”

随着一阵急促的锣声响起,魏军如潮水般开始向后撤退。

张郃站在高处,远眺着蜀军的动向,心中暗自思忖:

“魏延那狗东西终于来了,看来得小心应对才行。马季常不过是个擅长防御的将领,他或许会尝试进攻一下,但应该不会有太大威胁。倒是魏延那家伙,指不定就会趁机反攻。而且他作为名将,冲锋陷阵的能力可是相当厉害,魏军可不像蜀军那样对我忠心耿耿,万一被他冲破防线,我恐怕就会像当年的孙权一样,遭遇惨败啊!”

汉军阵地。马季常看着竹简有些头疼,此刻虽然守住了南谷口,但是和汉城失去联系,就算魏延撤回来,粮草也支撑不了多久。“报!王平将军回援了!”令兵满脸喜色地高声禀报。

“太好了!”

马季常闻言,如释重负般地立刻站起身来,迫不及待地迈步走向营帐外,准备亲自去迎接王平将军。王平将军率领着他的军队迅速而有序地进入营地,他的指挥若定和熟练的军事调度令人赞叹不已。正规军迅速完成了换防,整个汉军的防线在这一刻变得坚如磐石。

“王将军,文长呢?”

马季常环顾四周,却没有看到魏延的身影,心中不禁有些担忧,同时也感到一阵头疼。

“文长去攻打陈仓了。”

刘敏无奈地回答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焦虑。

马季常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那可是个极其难啃的硬骨头啊!

而那莽撞的魏延竟然执意要去攻打陈仓,这可如何是好?刘敏显然也对魏延的决定感到有些头疼,毕竟陈仓的防御之坚固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王平却对魏延的计划表示赞同。

王平虽然不敢打包票说魏延一定能够攻下陈仓,但他认为目前的形势对汉军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曹爽的大军已经走了子午谷,长安此刻正处于空虚状态,此时攻打陈仓,成功的几率相对较大。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不攻打陈仓,那么大军全部撤回南谷口的话,粮草将会严重不足。只有攻下陈仓,从关中地区筹集粮草,才能保证接下来在汉中的战事顺利进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