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苏婉贞初登台(1 / 1)

加入書籤

1913年春,晋城县衙议事厅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

长条桌两侧坐满了人:面有忧色的李县长、几位同样焦头烂额的县佐、穿着绸缎长衫或马褂的乡绅地主代表,以及几位在晋城颇有分量的商会会首。

空气里弥漫着茶水的微涩和压抑的焦虑,窗棂透进来的光柱里,灰尘都仿佛因燥热而凝滞不动。

苏伯钧作为分管农桑水利的县佐,坐在李县长下首。

他面前摊开的,正是那份他呕心沥血修订的《劝垦章程》草案。

此刻,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打破了厅内的沉闷:

“诸位,灾情如火,容不得半点拖延。先前呈报的《劝垦章程》,旨在鼓励开荒自救,然杯水车薪,难解大旱之困。今日,苏某在此,对此章程做一补充,更提出一项迫在眉睫的救急之策!”

众人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劝垦章程》补充者,在于‘以水定垦’!”苏伯钧展开一张简陋的草图,指向上面几处标记的山谷,“光靠零星寻找泉眼,如同大海捞针,救得了一村,救不了一县!根子,在于储水!我意,由政府勘定几处关键河谷,择其适宜者,修筑陂塘水库!旱时开闸放水,保灌溉,救禾苗;涝时蓄洪削峰,保田宅,安民心!此乃长治久安之基!”

话音未落,下面便响起嗡嗡的议论声。王掌柜捻着胡须,忧心忡忡:“苏县佐,修水库?这…这工程浩大,所费钱粮何止巨万?如今这光景,县库空虚,百姓困顿,钱从何来?力从何出啊?”

“问得好!”苏伯钧等的就是这句,他目光扫过商会代表和几位大地主,“钱粮之事,正需集众人之力,开辟新路!其一,招商入股!水库修成,沿河良田受益最大者是谁?正是诸位乡贤!政府可明文告示:凡出资入股者,按股享有未来水库放水之优先权、定额水权!更可约定,库区周边因蓄水新淤出的上好田亩,优先折价售予主要出资人!此谓‘以水权、田权引股本’,将诸位的切身利益,与这救命的水库牢牢绑在一起!”

他顿了顿,看向几位粮商布商:“其二,水权专营!政府出地——选定适宜筑坝之处的官荒地皮,招商承建!谁出钱、出粮、组织匠人流民,将合乎规制的水库建起来,政府便将此水库未来二十至三十年的灌溉用水收费专营权,独家授予他!旱年有水便是金,这独家收水费的权力,便是源源不断的稳妥进项!”

这个“卖水”的点子让在座的商人们眼睛一亮,互相交换着眼神,显然在盘算其中的利有多大。

“其三,”苏伯钧声音提高,“便是发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政府可印制‘晋城水利建设债券’,面额分大小,小至普通殷实之家亦可购买。债券言明:此债专用于修建某某水库,以水库建成后象征性收取的水费及库区新增田亩赋税作为偿还担保!持债三至五年,官府连本带息偿还!利息高于钱庄存款,更有官府信誉和家乡福祉为保!让全城乃至周边有余力者,其闲钱有安放之处,更能为桑梓积德造福!”

他环视全场,语气斩钉截铁:“水库之利,非一日之功,乃百年大计。然灾情刻不容缓,流民日增,恐生乱象!眼下更有一项工程,既可解燃眉之急,以工代赈,安置流民,又可生财,为水库等长远之计积累资本——那便是:修筑晋城至长治之新路!”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桌面的地图上:“现有官道,坑洼难行,商旅苦之久矣!若能修成一条平整宽阔的收费公路,沿途设卡,按车马货物收取通行费用。此路一通,商货其流,民生便利,所收费用,养路之余,足可反哺投资人!此乃见效快、利长远之举!”

李县长听得频频点头:“苏县佐思虑周详!修路以工代赈,确是良策。然启动之资…”

“物资、工具、招募流民工食,皆需银钱。”苏伯钧接口道,目光投向商会众人,“县里可即刻张榜公告:晋长新路修筑工程,招商承办!凡晋城商会成员,有意承揽物资供应、工具租赁、分段工程者,三日内至县衙工房报名,商谈细则。五日后公开议标,价优、力厚、信誉佳者得!中标条件,公示于众!”

商会代表们立刻交头接耳起来,修路虽苦,但其中的商机他们自然嗅得到。

苏伯钧最后抛出一个关键问题:“然则,无论是水库之长远债,还是修路启动之需,资金到位皆需时日,而灾情、工程不等人。为保证工程如期,不受认购迟滞影响,我提议——”他看向在座几位钱庄掌柜,“由一家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钱庄,负责代销此次水利债券及未来可能的修路专项债劵。条件便是:若债券发行期内未能售罄,差额部分,由该钱庄先行垫付,或自行认购承担风险!此责重大,风险亦不小,不知哪位东家,愿为晋城百姓,担此重任?”

此言一出,刚才还跃跃欲试的商会代表们,尤其是几位钱庄掌柜,顿时噤若寒蝉。

王掌柜更是把头埋低,仿佛在研究自己茶碗上的花纹。

垫付?认购?旱灾之年,谁知道这债能不能发出去?万一砸手里,可是要伤筋动骨的!

议事厅里一片寂静,只余窗外刺耳的蝉鸣。

就在这时,一个清亮而沉稳的女声打破了沉默:

“晋兴银行,愿担此任。”

众人惊愕地循声望去。

只见坐在旁听席靠后位置的苏婉贞缓缓站起。

她一身素净的月白衫,黑裙垂顺,发髻上的银凤钗在透过窗棂的光线下闪过一道微芒。

柳叶眉下,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家父苏鸿儒,常教诲我苏家子弟,生于斯长于斯,当为桑梓尽责。值此大旱,黎民倒悬,我晋兴银行愿倾力襄助政府,代销债券,并依苏县佐所言,承担包销之责。若债券认购不足,晋兴银行愿先行垫付缺口,确保救灾工程款项,如期、足额到位!”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李县长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如释重负又难以置信的复杂神色,猛地击掌:“好!苏老先生高义!苏夫人巾帼不让须眉!有晋兴银行鼎力相助,我晋城抗灾兴工,大有可为矣!”他立刻转向主簿,“快!将晋兴银行承销债券之事,连同招商筑路之公告,一并明发出去!抗灾救民,刻不容缓!”

苏伯钧沉声道:“既如此,事不宜迟!修路招商、以工代赈之事,请李县长与诸位同僚,即刻督办!苏某亦当全力督促水库选址勘测,债券细则拟定!”他目光扫过全场,“诸位,天灾无情,人贵同心!望我等戮力同心,共度时艰!”

会议在一种混合着震撼、疑虑和一丝新希望的气氛中结束。

苏婉贞在众人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微微颔首,从容地随着人流步出县衙。

晋兴银行从此刻登上历史的舞台!

而她,苏婉贞之名将不会比大哥、三哥差(二哥你没名气,忽略不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