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我还以为你们聚在一起,是要给大唐添堵呢!(1 / 1)

加入書籤

听见李辉的担忧,柴令武神色不禁古怪起来。

他上下打量了李辉一眼,撇嘴道:“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要有麻烦,也是西突厥有麻烦才对。”

李辉愣了一下,下意识应道:“可咱们只有八百人......”

“那咋了,西突厥难道还能出动几十万大军来针对咱们八百人?”

柴令武理直气壮的反问了李辉一句,李辉被噎了一下,随即明智的选择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柴令武懒得和李辉解释,目光越过大河对岸的龟兹城,仿佛跨越千里,看到了草原上的景象。

据他所知,西突厥这几年的日子并不算好过。

尤其是出兵干涉大唐平灭吐谷浑失败之后,在西域的威望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削弱。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这八百唐军,未必就会吃亏。

思及此,柴令武也不再犹豫,对着李辉吩咐道:“传令,前往龟兹进行补给,然后跟上去,看看吐蕃人寻突厥人要做什么?”

柴令武既然已经做出决定,李辉便也不再多言。

大部队自渡口寻了一些船只,渡过了计式水。

龟兹城外,到处都是各国商人交易的集市,柴令武这不到三百人的队伍进入集市之中,并不算起眼。

到了龟兹,玄奘的与柴令武的同行之路,也到了终点。

柴令武随手给玄奘写了个手令之后,便不再管他,补充了足够的水源与粮食,便继续跟上了吐蕃人的行踪。

而玄奘,则是拿上手令继续向西,开始用双腿丈量西域。

“驾驾驾~”

柴令武带着大部队绕过龟兹之后,便加快了追赶的速度。

天地尽头,高大的天山,宛如一道天堑,将西域和西突厥隔成两个世界。

但再高的天堑,对于敢于攀登之人来说,也不过是一块不足为道的踏脚石。

追逐着吐蕃人的足迹,数百唐军,也进入了西突厥境内。

金牙山,乃是西突厥汗帐所在。

到了金牙山南麓之后,柴令武便不再靠近。

而是带着大部队藏在了金牙山以东二百里的山谷之中,等待着吐蕃人返程。

此处毕竟身处西突厥腹地,一但让西突厥之人发现了他的踪迹,他想全身而退,只怕是很难。

好在,吐蕃人也没让他等多久。

不过短短数日时间,数十骑吐蕃战马便再度南归。

同时,与吐蕃人一同南下者,还有一支三百人上下的突厥人小队。

双方合兵一处,翻越天山之后,便派出十数骑斥候,各自去往西域各国。

而大部队,则是直奔西域大国高昌。

柴令武远远的跟在两支队伍身后,躲躲藏藏月余,也来到高昌境内。

高昌国都,交河城。

由尉迟宝琪率领的队伍已经早早的抵达城外,伪装成商队潜伏许久。

柴令武甫一抵达高昌,便收到了尉迟宝琪的传讯。

两支队伍会合之后,第一时间交换了彼此得到的信息。

柴令武将各方信息汇总,最终笃定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吐蕃应是准备联合西突厥,给西域诸国施压。”

听到柴令武得出的结论,尉迟宝琪顿时皱起眉头,问道:“那咱们怎么办,直接杀进高昌?”

“不急,等程怀默到了再说,吐蕃人和突厥人将西域诸国的使节都召集到了高昌,反倒替咱们省了不少事儿。”

柴令武摇摇头,倒是没有那么急切。

吐蕃人和突厥人已经将西域诸国使节召集到一块儿,正方便了他杀鸡儆猴。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力量集齐。

“也行吧,反正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干。”

见柴令武胸有成竹,尉迟宝琪也不多言,反正有柴令武在,这些事情也轮不到他操心。

于是,两方人马就这么在城外潜伏下来。

而这一等,又是半个月时间过去。

终于,在柴令武都快等得不耐烦的时候,程怀默总算带着人手跟在焉耆使节身后赶到了高昌。

至此,西域诸国的使节,吐蕃人与西突厥的人手,还有唐军使节,皆悉数聚集于高昌境内。

三人于城外会面后,又是一番信息交换。

“我追踪的那一拨吐蕃人,已经被我当着焉耆国王的面干掉,如今焉耆已经彻底倒向了我大唐,焉耆使节答应,将在高昌王宫之内,为我大唐内应。”

程怀默迅速将焉耆已经彻底倒向大唐的消息报上。

柴令武与尉迟宝琪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见了喜悦之色。

“干得漂亮!”

柴令武忍不住拍拍程怀默的肩膀,程怀默顿时咧着大嘴笑了起来。

尉迟宝琪问道:“柴二郎,现在咱们的人手已经到齐,内应也已经到位,接下来又该怎么做?”

“很简单,杀人去!”

柴令武的答案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六个字。

程怀默与尉迟宝琪对视一眼,心中不自觉迸发出一抹激动。

“李辉,你先去将我大唐国书递交至高昌国主麹文泰手里,我随后就至!”

柴令武唤来李辉,命他去递交国书。

目送李辉拿着国书走远,尉迟宝琪和程怀默顿时摩拳擦掌起来,已经忍不住要大干一场。

只不过,柴令武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带兵出发。

而是故意在原地停留了半个时辰,才命潜伏成商队的大部队换上大唐的甲胄,打上大唐的旗帜,朝着交河城进发。

就在柴令武开拔之时,李辉也不负众望,将大唐的国书递进了高昌王宫。

看见大唐国书的刹那,刚刚聚到一块儿,正准备享用盛宴的的诸国使节顿时傻眼了。

就连吐蕃人和突厥人,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一个小国的使节站起身来,错愕的看着吐蕃使节,问道:“上使不是说,大唐的天使至少还需要半个月才能抵达西域吗,怎的如今我等刚刚抵达高昌,大唐的天使便也亲至,上使莫不是在诓骗我等?”

“我也不清楚,照理说,大唐的使节,不可能那么快抵达西域才是。”

吐蕃使节摇摇头,眉头皱得可以夹死蚊子。

因为他也想不明白,唐军为何那么快便抵达了西域。

按照大相的计算,以唐军正常的赶路速度,怎么也要走上两个月,才能从高原走到西域,而现在才一个半月。

总不能是大相误判了唐军的行程吧,还是说他去西突厥,耽搁了太多时间?

主位上,麹文泰将吐蕃使节与突厥使节的表情尽收眼底,也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吐蕃使节抵达高昌这半个月,他的内心的确是有些动摇起来了。

毕竟大唐远在东方,而突厥和吐蕃,则是一南一北,将西域夹在中间,随时能对西域诸国造成威胁。

但此时此刻,看见两国代表的样子,他突然又对两国没了信心。

光是听见大唐的天使抵达的消息,便已是一副如临大敌的姿态。

等到大唐天兵西进,他们,当真能替西域挡下大唐的怒火?

沉吟一瞬,他对着诸国使节问道:“诸位,大唐天使已至城外,我高昌乃是撮尔小国,自是不敢将上国天使拒之门外,却不知诸位可要见上一见?”

“见!”

“不见!”

麹文泰的话刚刚问出口,人群中便立即传出两道不同的声音。

却是西域诸国的使节,与吐蕃和突厥使节出现了分歧。

一名小国使节站起来,先是打量了一眼吐蕃和突厥使节,见两人面上虽有凝重之色,却也没什么明显的不满。

这才斟酌着开口道:“我等今时尚为大唐之藩属,若是不知天使驾临则罢,而今既已知晓天使远来,却避之不见,难免有不敬之嫌。”

麹文泰轻轻点头,算是认可了那小国使节的观点。

随后,他将目光看向了吐蕃与突厥人的使节。

两国使节看懂了麹文泰的眼神,不由得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的眼中看见了凝重。

对于大唐,他们当然是忌惮的。

否则也不会有今日之事。

但现在唐人亲至,他们也不可能阻止这些小国去见唐使。

不然,就是真把这些小国推到大唐那边了。

思虑片刻,突厥使节沉吟道:“大唐天使此番驾临高昌,想来定是有什么谕令降下,我等便不凑这个热闹了。”

听见两人的回答,麹文泰倒也不意外。

毕竟,两国使节此来,正是为了挑拨西域诸国与大唐对立。

现在唐人来了,他们心虚也是正常的。

他点点头,沉声道:“既如此,还请二位上使至偏殿稍坐,待小王将大唐天使引入城中安置,再行招待之事。”

两人闻言,心中颇有些不甘。

但事已至此,两人却也只能听从麹文泰的安排,跟着几名宫人绕过屏风入了偏殿等候。

送走两国使节,麹文泰目光再次移向一众使节,沉声道:“既然诸位皆欲与本王出城亲迎上国使节,这便出发吧。”

言罢,也不管诸国使节跟不跟得上,便自顾自的起身出了王宫。

诸国使节面面相觑一阵,不禁下意识看向了偏殿入口。

实话实说,他们对吐蕃和西突厥,也还是很忌惮的。

正如麹文泰所想的那样,大唐虽强,却远在东土。

而吐蕃与西突厥,则是随时悬在西域诸国头上的一把利剑。

以至于这些年来,他们不得不两面摇摆,一边奉大唐为主,一边又遣使讨好吐蕃与西突厥。

如今大唐的使节一来,他们便弃两国而选大唐。

万一被两国记恨上,只怕将来又要被两国割肉。

想到那种可能,一众使节都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但这就是小国的生存之道,他们也只能两相其害取其轻。

“走吧走吧,莫让天使久等了!”

有人起身跟上了麴文泰,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起身跟上。

当麴文泰带着诸国使节迎出交河城时,柴令武所率的八百轻骑也浩浩荡荡的抵达了交河城下。

看见那军容整齐,弥漫着肃杀之气的八百唐军,一众使节都忍不住纷纷变了脸色。

他们怕的不是这八百轻骑,他们怕的,是这样的轻骑,大唐还有几十万。

相比之下,吐蕃和突厥的大军虽然也很强悍,但在唐军面前,就有些不够看了。

麴文泰的目光在八百唐军身上扫过,最终准确的定格在了被众人簇拥在大纛之下的柴令武身上。

他急忙小跑着朝柴令武迎去,远远的拱手道:“未知新兴县公引兵亲指,小王有失远迎,还请上国公卿恕罪则个。”

见麴文泰一口交出了自己的爵位,柴令武不免有些惊讶:“国主认识某家?”

麴文泰赶忙解释:“当年在大唐之时,曾远远的见过公爷一面,公爷英姿,小王至今不敢忘怀。”

听见这话,柴令武的表情不由得变得古怪起来。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些小国给李世民上尊号的时候,他貌似在坐牢来者。

不过,他也懒得纠结麴文泰到底是见过他还是调查过大唐所有的大人物。

反正在他眼里,西域这些小卡拉米,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小角色。

对上吐蕃使节,他还愿意给几分好脸色,毕竟吐蕃不弱。

但西域这些小卡拉米嘛……那就无所谓了。

他扫过麴文泰身后一群使节,明知故问道:“高昌,挺热闹哈,这么多人都在呢?”

听出柴令武的言外之意,麴文泰赶忙陪笑道:“适逢其会,适逢其会罢了。”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是准备商议怎么给大唐添堵呢。”

柴令武皮笑肉不笑的一句话,顿时引得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麴文泰更是忍不住暗中将吐蕃和突厥使者妈了个狗血淋头。

今天这事,明明是他们搞出来的。

关键时候,他们到好,直接当起了缩头乌龟,怒火都让他们来承受。

但现在,他肯定是不可能供出吐蕃和突厥的,不然就是真的两面不讨好了。

他只得硬着头皮道:“公爷言重了,我等西域诸国对大唐忠心耿耿,岂能做出那等背主之事?”

言罢,赶忙转移话题道:“公爷,城外风沙大,非是谈话之地,还请公爷与诸位上国天兵先与小王入城稍作歇息,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