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傲娇李二凤,死要面子,但爱老婆!(1 / 1)

加入書籤

“滚滚滚,赶紧滚!”

李世民被柴令武气得脑仁疼,已经没心思去听柴令武的辩解了,不住地摆手驱赶。

现在他只想这混球赶紧消失在他眼前,不然,他怕他会忍不住直接动手。

太可恨了,简直太可恨了,这混账,怎么不死外边……

而柴令武听见李世民的驱赶,则是忍不住心下一喜。

他主动要找补,竟然还被拒绝!世上还有这好事儿?

那还说什么,当然是麻溜开溜啊。

于是,他瞌睡也不来了,态度也变好了。

“微臣告退!”

果断朝李世民拱手一礼后,转身屁颠屁颠儿的朝殿外走去。

开玩笑,这皇宫大殿,他是真不乐意待的好吧!

他安安心心在家当大爷,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难道不比留在皇宫里挨骂好上千百倍?

柴令武乐滋滋的想着,思绪已经飞到了今晚......

“混账东西,给朕站住!”

柴令武正纠结间,身后却是倏地传来一道不耐烦的声音。

听见这道声音,柴令武刚刚才升起来的好心情,瞬间又消散殆尽。

果然!

他就知道,他想那么轻松的离开,没有那么容易。

李世民这厮属赖皮蛇的,说话不算话,那都是常事了。

还好,还好他已经习惯了李世民阴晴不定的本性。

他认命般抬手搓搓脸颊,忍不住默默叹了口气。

随后收回已经迈出大殿的左脚,回头一脸无奈的看向李世民。

问道:“不知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李世民深呼吸好几口气,勉强压下心中乱七八糟的情绪,绷着脸道:“给朕滚回来!”

“哦!”

柴令武有气无力地哦了一声,再次恢复了那副半死不活的状态,慢吞吞的挪动回到李世民跟前。

望着柴令武不情愿的样子,李世民刚刚压下去的火气差点又没忍住冲破天灵盖。

他撇过头,努力不让自己的视线停留在柴令武身上。

也不再继续说废话,直入主题道:“朕让你去出使吐蕃和西域,不是让你去游山玩水的,现在,你好好将你在吐蕃和西域的所见所闻,一样一样和朕说清楚,敢有半点错漏,朕饶不了你。”

听见李世民的要求,柴令武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即黑下脸来。

不是,有毛病吧?

要听吐蕃和西域的事情,你倒是早说啊,至于绕这么大一个弯子,还非得骂他一顿?

跟特么精神分裂一样,这谁受得了啊?

柴令武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起来。

李世民见状,忍不住又是一阵火大,他用屁股都能想到,这混球心里肯定骂得很脏。

但考虑到再怒下去,柴令武没先感到愧疚,他可能先气死了。

他还是压着心思,催促道:“愣着干嘛,说啊!”

“啊?哦!”

柴令武回过神来,见李世民已经处在暴走的边缘,也不敢继续装傻充愣。

急忙上前几步,开始认真讲述他这一趟吐蕃和西域之行的所见所闻。

听着柴令武的讲述,李世民脸色总算好看了一些。

“先等一下!”

他叫停了柴令武,然后在柴令武疑惑的眼神中取过纸笔,将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

写完后,催促道:“继续!”

柴令武咂摸一下嘴唇,点点头,继续开始讲述。

两人一个负责说,一个负责记录,大殿之中的气氛,总算是恢复到了一个正常状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柴令武也从山川地貌讲到了吐蕃和西域诸国的政治结构,人口组成之类的细节。

两人皆入了神,不知不觉,殿外已然是一片漆黑。

直到柴令武话音落下,两人才陡然惊觉时间已到三更时分。

“天已经黑了啊?”

李世民回神,放下纸笔,活动了一下有些酸胀的手腕,声音中莫名带上了些唏嘘。

柴令武讲得口干舌燥,见李世民面前的桌案上放着一被凉了的银杏茶,也顾不上这是李世民喝过的了,端过来就是吨吨吨一顿牛饮。

“别......”

李世民刚想要伸手阻止,但已经晚了。

柴令武放下茶杯,有些诧异地看向李世民,问道:“咋了,不能喝?”

迎着柴令武愕然的目光,李世民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随即摇摇头,语气古怪道:“倒也不是不能喝,只是.......这是太医专门给朕配的,用来温养身体的茶。”

“哦,温养身体就温养身体呗。”

柴令武哦了一声,倒也没有放在心上,话锋一转,问道:“陛下没别的事儿了吧,没事儿臣就走了。”

李世民眼神越发古怪,刚准备点头。

但想了想,又摇头道:“倒是还有件小事。”

柴令武追问道:“啥事?”

听见柴令武的追问,李世民的表情顿时有些一言难尽起来,整个人都有些欲言又止。

看着他扭扭捏捏的样子,柴令武心头一阵无语。

忍不住催促道:“有啥事儿您说呗,我是您外甥,又不是外人!”

“唔~”

李世民唔了一声,忽然压低声音道:“你回到长安之后,还没去看过你舅母和承乾吧?”

“嗯!”

“嗯?”

柴令武下意识点头。

反应过来之后,表情也变得一言难尽起来。

他咂摸一下嘴,斜眼打量着李世民,问道:“陛下想让臣去看看娘娘和太子殿下?”

李世民有些囧,尤其是被柴令武那古怪的眼神注视着,更是恨不得将头埋到地里去。

想他堂堂天可汗,一代大帝,何时有过这样的窘状。

想老婆孩子了,还得靠一个小辈去迂回,说出去都被人笑话。

但没奈何。

他身为帝王,不可能主动先低头,他也拉不下这个脸,现如今还真只有寻一个合适的传话筒。

而柴令武,既是小辈,又和李承乾是挚友,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就算心里再窘迫,他也只能点头承认:“你舅母和承乾已经搬出皇宫两个月了,就算是去散心,也该散够了,更别说他们一个是一国皇后,一个是一国太子,老是待外边,也不成体统不是,你有时间的话,不妨去谏言一番。”

“谏言?”

柴令武眨巴眨巴眼睛,眼珠子瞪得老大。

但随即,嘴角就勾起一抹坏坏的笑容。

果然,李二凤还是那个李二凤,既傲娇,又心胸宽广,既死要面子,又爱老婆。

整挺好,起码比他那个后世不肖子孙李隆基强。

换成一日杀三子的李隆基,只怕李承乾早没了。

思及此,他果断点头:“行,臣改日有时间了,去中山王府瞅瞅。”

听得柴令武应下,李世民顿时长舒口气,表情也再次变得正经起来。

“行!”

他轻轻颔首,摆手道:“你可以走了。”

柴令武也不拖延,朝李世民拱手一礼,转身出了皇宫大殿。

春夜,月朗星稀。

柔和的月光与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让柴令武有些混沌的脑子都清醒了几分。

“公爷,奴婢送您出宫!”

王德不知何时出现在柴令武身旁,引着他朝宫门而去。

柴令武点点头,没有说话,脑海中不住地盘算着李承乾的事情。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李世民想要扶持李泰,作为李承乾的磨刀石的心思,已经算是彻底失败了。

以李世民的性格而言,他很大概率会吸取这个教训,不会再轻易的动废太子的心思。

毕竟,李承乾已经证明了他有能力再发动一次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嘴上不说,但心里,对李承乾应当是认可的。

再者,李泰也没有如历史上那般,与李承乾斗个你死我活。

反而因为长孙的关系,紧紧的团结在李承乾身边。

换句话说,李承乾登基的最大阻碍,如今已经变成了他最大的助力,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等着接班就行。

至于李世民还会不会拿其他儿子来搞什么幺蛾子,大概率也是不会的。

毕竟李世民对长孙的感情不是假的。

大唐的皇位,只可能传到他和长孙的儿子身上,这已经是经过历史验证的事情。

若李世民真有扶持其他儿子的想法,在原来的历史上,他就不可能放弃能力更强的李恪,转而选择表面上性格孱弱实则腹黑的李治。

说到底,还是因为长孙的关系。

至于那些说什么李恪身上有隋炀帝血脉,才是他最终落选的真正原因,基本上都是扯淡。

大唐是父系社会,不是母系社会。

也别说什么臣子不认可之类的屁话,贞观后期,经历过隋末乱世的老臣,早都已经死得差不多了。

在新生代官员看来,隋朝和历史上其他朝代,也没什么不同,早都已经是过去式。

若李世民真要择贤不择亲,以李世民对朝政的掌控,那些臣子还能阻止得了?

柴令武在脑海之中迅速将李承乾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疏理了一遍。

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那便是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直到现在,才算是真正的稳如泰山,不可撼动了。

因为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即便是李世民真的想要废太子,他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接任太子之位了。

庶出的皇子不可能,光是他们没有长孙的血脉这一条,就已经给他们判了死刑。

李泰和李治更不可能,只要长孙活着一日,李泰和李治,便只可能成为李承乾的助力,而不是对手。

思及此,柴令武也是不禁长长出了口气。

也不枉他从来到大唐之后,便一门心思为李承乾打算。

虽说这其中也藏了他不少私心,但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些许杂念,也就无所吊谓了。

长舒口气,柴令武收回心思,认真跟在王德身后,朝宫门外走去。

只是走着走着,柴令武莫名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似乎有些不对劲起来。

小腹里,好像有一团火在烧,脸色也逐渐开始发烫。

四肢百骸更是像是突然被充进去一股气一样。

“怎么回事?”

柴令武浑身燥热,眼珠子顿时瞪得老大。

不是,别搞啊!

柴令武努力想要压下去这股躁动,但很快,他就发现不管他怎么努力,都无法控制。

“该死!”

万幸他智商还算正常,很快就将罪魁祸首锁定到了临走时喝的那杯茶上面。

难怪李世民当时会是那种表情,难怪他还要强调一下那是太医开给他的温养身体的茶。

这效果,也忒他妈强了。

“公爷,怎么了?”

王德察觉到了柴令武的不对劲,回过头不解的问了一声。

柴令武弓着身子,咬牙道:“没事,快送我出宫!”

王德一个太监,自然是理解不了柴令武现在的状态的,见状,也只好加快了脚步。

二人来到宫门前,守门的禁卫用竹筐将柴令武送下宫门。

宫门外,柴令武的亲卫还在等候。

“公爷!”

李辉迎上前来,刚准备行礼,柴令武却是根本没心思搭理他,翻身上马就朝着县公府狂奔。

欲火几乎要烧穿了他的胸膛,让他几近失去理智。

“该死的李世民,到底在茶水里加了什么,就不怕......?”

柴令武忍不住在心里狂骂出声,他实在很难理解,为何李世民堂堂一国帝王,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温养身体?

但柴令武不知道的是,他其实还真是冤枉了李世民。

众所周知,李世民年轻时候南征北战,每战争先,尤其喜亲自领兵冲阵。

战阵之上,光是战马都死了六匹,也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昭陵六骏。

战马尚且如此,何况骑在马上的人?

毋庸置疑,李世民的伤势只会更重!

年轻的时候,尚且能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硬撑。

可随着年纪的增长,那些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暗伤和暗疾,便逐渐开始反扑了。

尤其是如今的李世民已过不惑之年,气血已经开始衰败,那些暗疾只会反扑得更厉害。

历史上,李世民晚年的时候吃丹药,其实就是因为寻常的药物已经控制不住体内的暗伤,才不得不选择将死马当成活马医。

因此,同样的药,气血两亏的李世民喝下去,就是温养身体的补药。

但柴令武这样正值年轻力壮且没什么暗疾的人喝下去,就成了绝世猛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