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这桌菜三千块(1 / 1)

加入書籤

这一桌融合广府、潮汕、客家风味精髓的粤式宴席,每一道菜都承载着岭南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从山珍海味的奢华到市井小食的烟火气,苏风宴客的这桌佳肴堪称粤菜风物志的缩影:

首先上来的是盆菜。作为宴席的“镇桌之宝”,这道盆菜以直径近半米的砂锅盛装,食材层层叠叠如宝塔。

底层是吸饱酱汁的萝卜与腐竹,中层铺满南乳焖猪腩、油亮烧鸭与手打鲮鱼球,顶层则陈列着鲍鱼、花胶、海参等贵价干货,鲍汁如琥珀般包裹每一层食材。

大家以公筷翻找时,深埋底层的猪皮与萝卜早已浸润了上层精华,入口软糯鲜甜,诠释了“汁液交融”的哲学。

这道菜算得上是最贵的,八百多。不过量也是挺大的,也算是比较值了。

清蒸东星斑,选用海南海域的野生东星斑,鱼身赤红斑纹如霞光。厨师仅在鱼腹塞入姜片,以白葡萄酒轻腌后清蒸七分钟,最后泼滚油激发葱丝香气。

鱼肉呈蒜瓣状,夹起时透着粉红光泽,蘸着豉油入口,鲜甜中带着海洋的矿物质感,鱼皮胶质在齿间弹跳。盘中点缀的青柠片与雕花胡萝卜,更显粤菜对“原味”的极致追求。

白切鸡是街头巷尾都有的,这家店做的倒也正宗。选用湛江走地三黄鸡,经“三浸三提”的古法处理:沸水浸15分钟后过冰河,使鸡皮形成晶莹的啫喱冻。

斩件后骨中带血髓,肉质纤维分明却毫不干柴,蘸料是沙姜末与葱白炸制的香油,辛香激发出鸡油的甘美。鸡皮如琉璃般透亮,轻咬即破,堪称“鸡有鸡味”的教科书级演绎。

蜜汁叉烧选取梅头肉肥瘦相间部位,以李锦记叉烧酱、玫瑰露酒腌制整夜。烤制时反复刷麦芽糖水,形成焦糖脆壳。切片上桌时油脂如蜜滴垂落,外层的蜜糖焦香与内里的肉汁形成反差,搭配酸梅酱解腻,暗合广式烧腊“甜中藏咸,油而不腻”的奥义。

菠萝咕噜肉传统与新派碰撞之作:猪里脊裹双层脆浆炸至金黄,与盐水泡过的菠萝块、彩椒同炒。

不过,苏风认真尝了下,这道菜采用的是新式的做法。糖醋汁以番茄酱打底,调入柠檬汁与山楂片熬制,酸度明亮不呛喉。肉块外层的酥壳在酱汁中保持坚挺,咬开时滚烫肉汁裹挟果香,青红椒的脆爽平衡了油腻感。

楚秋生尝了尝,说道:“这道菜可惜了,要是采用老式做法,肯定是能够添彩的。”

萝卜牛腩煲也是广东的一道街头美食。牛坑腩与牛筋文火慢炖三小时,南乳与柱侯酱赋予深褐色泽。白萝卜切滚刀块,吸尽牛骨浓汤的精华,炖至半透明状。

砂锅上桌时仍咕嘟冒泡,程趁金不怕热,直接一筷子放入口中,直接五官骤变,但随后感受到了口腔里面的奇妙变化。牛腩筋膜已化开,萝卜入口即融,蘸腐乳辣椒酱更显野性风味。最妙是垫底的炸支竹,既锁住汤汁又保留嚼劲。

客家酿豆腐则是典型的客家菜了。上桌以后,楚秋生指着这道菜给大家介绍:“客家菜讲究一个‘酿’字,万物都可用来酿,什么豆腐、辣椒只要是你们能想到的,都能够拿过来。”

这道客家菜遵循的就是“粗菜精做”传统:盐卤豆腐挖洞填入土猪肉糜与虾干末,煎至两面金黄后砂锅焖煮。

豆腐表皮微焦内里滑如凝脂,肉馅渗出油脂渗入豆腐孔隙。点睛之笔是浇淋的黄豆酱汁,咸鲜中带焦糖香气,与垫底的芥蓝苗形成荤素交响。

潮汕蚝烙选用珠三角肥美鲜蚝,混入薯粉浆与鸭蛋液,铁铛猛火煎至边缘酥脆。上桌时撒芫荽与鱼露,蚝肉半熟如凝脂,薯粉层形成蜂窝状脆壳。搭配的辣椒酱以普宁豆酱为基底,咸鲜微辣烘托出海洋气息,咬破蚝肚时爆浆的奶香令人叫绝。

这道菜其他地方也是有的,但往往做不太正宗,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用料不讲究。普宁豆酱换上其他地方的豆酱,那味道就不是这个味道了。

麒麟鲈鱼,取鲈鱼背肉斜刀片成蝴蝶片,夹入金华火腿与冬菇薄片,摆盘如麒麟鳞甲。蒸制时火腿咸香渗入鱼肉,淋上的鲍汁以老鸡、干贝熬制八小时,稠如糖浆却鲜而不齁。底层垫的冬瓜片吸尽精华,鱼肉雪白与火腿胭红相映,尽显粤菜宴席的工笔之美。

当然,最后压轴登场的是这碗“可食用的历史”的艇仔粥了:粥底以瑶柱、大地鱼干熬制,米粒开花如絮。撒入的鱼片、鱿鱼须、猪肚丝被滚粥瞬间烫熟,浮皮与炸花生提供层次感,最后撒油条碎与蛋丝。舀一勺入口,绵滑中脆响不绝,既是疍家渔歌的现代回响,也是广府早茶的灵魂注脚。

这一席从盆菜的丰盛到艇仔粥的温润,暗合粤菜“由奢入俭”的宴饮节奏。每道菜背后的典故——如客家酿豆腐暗喻迁徙智慧,蚝烙承载潮汕渔民记忆——更让这场饭局成为流动的文化盛宴。

五个壮小伙子,虽然是十道菜,但也是吃了个干净。连鱼刺排出来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至于酒水,好菜当头,喝什么酒,那岂不是占肚子么。

苏风众人吃了个畅快,但苏风心里有个估计,这顿饭,怎么着也得人均五百多。

这就是粤菜的特点,只要是想要吃讲究的菜,那没点金钱还是吃不下去的。

最后的结账的时候,果然,两千二百多块钱。

这里面最贵的,也就是盆菜还有鲈鱼了,其他的虽然不便宜,但因为食材比较普通,倒是也没有那么离谱了。

这顿饭,大家吃的也算是畅快,苏风倒是不在意这些金钱了。

出来的路上,楚秋生倒是激动起来,对大家说道:“今天是苏风请客,咱们就该听苏风的。但咱们大伙说好了,下次就是归我请客,谁也别跟我争抢,不然的话,别说我楚某人不拿你们当兄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