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沏壶高的(1 / 1)
如果是江城,即便是有风,那也是灼热的了。
“集合,咱们去酒店办理入住。”
王汝梅直接下达了指令。
苏风抬头看去,铜字组成的“臻善楼”三个字上面留下了岁月斑驳的痕迹。
看来也是几十年没有变更了。
酒店是两两相结合,肖启东自然和苏风在一个屋了。
掏出来身份证办理入住后,到达了房间,苏风上去以后,直接往上面一躺。
肖启东也赔笑着进来了,不过,多少笑得有些不自然。
苏风倒是直接说道:“想回家就直说呗,去就是了,正好我一个人一个屋,多爽。”
“哎呦,还是苏风大哥了解我。”
能不了解么,一个BJ的孩子,好不容易来到了家乡,能不回家看看么。
这一行人很多都是家在BJ的学员,直接回去住上半个月,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肖启东还是拍了拍胸脯:“我也不能现在就走,怎么着也得领着你逛一逛这周边的地区···”
“大哥,饶了我吧,让我一个人清静清净。”
“那多不好意思···”
“改天吧,今天累了,我先眯一会儿。”
肖启东还是回家了。
其实这样也算是好的,至少在苏风看来,自己可以安静的,想干什么,就干些什么。
王汝梅在实践群里面发群体消息,说想要回家的学生,可以回家,但一定要提供好父母的联系方式,还有签订好责任书。
其他的学员可以自由活动,明天晚上在后堂大厅集合。不过学员牌还没有发到手里,暂时还是不要去前面的臻善楼里去看热闹,在后面的酒店里面就好。
平心而论,这边酒店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比在齐鲁学宫的宿舍要好得多,虽然都是酒店,但明显这边更胜一筹。
晚餐,大家可以自己解决,也可以去吃后面酒店的自助餐。
不过,大家都是厨艺高傲的人,谁也懒得吃自助餐了,干脆结伴而行,去外面的步行街玩去了。
苏风想了想,也不去吃自助餐了,整理了一下衣服,直接就出去了。
门口的不远的地方,就是一条步行街,名叫簋街。
簋街历史非常悠久,本来地理位置还是挺不错的,一头连着城中央,但另一头是通往城外的坟场。据说这条街干什么生意都不好,但是只有到了晚上,生意反而兴隆了,人越来越多。
长期以往,有的人就说了,这就是城外的坟场里有孤魂野鬼来这里消费的。一传十,十传百,就被称为“鬼街”了。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边反而成了步行街。但城市规划的时候,管理人员犯了难,总不能真称呼“鬼街”吧,对着字典查了一下,干脆就叫“簋街”吧,为了名正言顺,还在街头放了一个金属做的簋。
现在,簋街就是北京城最为有名的步行街之一了,路两旁卖的东西,可谓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苏风走在了簋街上,看着路两旁的各种各样的商铺,仿佛想起来了老舍的《茶馆》,那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散布在一百多年前的这条街上,不断地吆喝“烂肉面,来壶高末。”
“客官,一个人么,要不要沏壶高的?”
苏风正走着,就看到一个旧时店小二打扮的店员,正在一个茶楼外面吆喝。
可以啊,进去喝点。
主要原因,是店小二这句吆喝很重要。
高的,又叫高碎,高末。
这玩意不是茶叶铺卖剩下的茶,而是筛剩下的茶。
几百年前,茶叶铺到货以后,开始筛茶。
因为从南方运过来的茶,最近的也是河南信阳的毛尖,所以路途上,不论是水运还是陆运,都会产生碎末。
到了京城,这些茶叶铺就开始挨个筛选,筛出来的大的,全须全尾品相好的芽头,是要用上等瓷瓶装起来,贴上喜庆的红纸,送到各个王爷府的。(清末时候,王爷府五十多个,将近六十个)
王府就会收货打赏。
不收,也行,下次人茶商就不去了。
老BJ水苦,茶是人的命根子。若是新茶都不要,全城人就会知道了,王爷有情况,吃不起新茶了。这是一个风向标,新茶在BJ讲究的是面。
这种情况,清朝鼎盛时期是没有的,但是随着二十世纪初,王爷饿死的都有,这种情况,也就屡见不鲜了。
皇宫不用,人家专门有贡品。
头等的芽茶给了王爷,那么次一等的,就被商家直接用茶叶罐子封好,放在柜台上,当做当年新茶的招牌来招揽顾客了。
这就是一家茶叶铺的新品了,主要是卖给大户人家当官的,还有最顶端的那些餐厅的。
剩下的可就是茶叶末了,这些用油纸袋封好以后,专门卖给茶馆。
这就是所谓的“高末”或者说“高碎”了。
不过,这是新茶,不是粗茶,虽然是碎的,但味道并不差,毕竟是和王爷府用的都是同一批货。
那有的观众老爷就会问了,你这都分配均匀了,老百姓喝什么茶呢?
前面讲的都是新茶,是给顶尖的那批人喝的,平头老百姓,喝的就是过了新茶的采茶季的老茶了。
这些老茶叶片长老了,茶叶杆也粗壮了起来,口感就会差上好几个档次。但好在便宜啊,拿过来泡茶壶,煮个茶叶蛋,那不是妥妥的么。
老百姓家里平时准备过日子的茶叶,还有就是老BJ当年的大碗茶,就是这些老茶杆子老茶叶子熬煮的了。
现在网上很多人,都在问烂肉面好不好吃,高末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说到根本,还是咱们现在的生活变好了,明面上没有什么阶级之分了。
所以,老BJ看客人说上茶,说到底,就是给客人提供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
上了茶,客人一看,盖碗里面货色不行,也就知道,这家就到这了。
就像是十多年前,做生意的人,再怎么欠钱,也要整一辆宝马奔驰之类的车,这就是所谓的面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