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这才叫地道(1 / 1)
所以,在以前的四九城,能喝上芽茶的人,那绝对是有面子的。
兜里面有几个钱,架着鸟区茶馆喝高末的,也是中产阶级,有些钱的。甚至老板都要亲自上前来打千问安。
穷苦的人,就是蹲在街边,喝大碗茶,褡裢里面取出来几个窝头,就着吃了。
咋,还指望褡裢里面取出来几个褡裢火烧,或者就着六必居的酱菜吃啊。
所以,都说老北京人穷讲究穷讲究,从吃的这一碗茶上,就能够看出来究竟。
不过,北京人情味也是很浓的,虽然没有泉城浓厚,但也没那么的势利眼。行人之间有了什么事情,相互帮衬,富帮富,穷帮穷,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就是社会了。
一壶茶品完,吃了豌豆黄。苏风算是开始融入到了这老BJ的生活了。
只有深入了解了BJ的文化,平心静气的去品尝时,你才能品尝出来这老BJ真正的文化,真正的内涵。
这才叫地道。
倘若来到这四九城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其他的都是应付。而立以后一事无成离开之时,说到堂堂古都,也不过如此。那就不是它的错了,而是你的错了。
总之,一个人眼里有一个人的BJ,谁也无法轻易改变对于BJ的这些个印象。
中午的烩面还没消化完,在这四九城走了几趟才算勉强感受到一阵饥饿。
大的吃的是吃不了的,最多是吃了一些小吃。
苏风直接买了一个烧饼夹牛肉,来了一杯豆浆,凑合吃完了。
回来的路上,路过了小吃店,又走了进去,买了个果子盒,直接带回酒店吃。
不过,现在的很多门店都把果子盒给混了,以前是专门装一些果干果脯的,现在这家店,直接把寒食十三绝也给整上了。
所谓的“寒食十三绝”就是老北京人在寒食节前后吃的,不过,现在时刻都在售卖,也不分寒食节不寒食节了。里面的吃食有一部分还是比较常见的。
苏风回到酒店,收拾的差不多了,打开果子盒,一口一个果子。
老BJ寒食十三绝是老BJ清明时节的传统小吃,包括驴打滚、艾窝窝、糖耳朵、糖火烧、姜丝排叉、焦圈、馓子麻花、豌豆黄、螺丝转儿、奶油炸糕、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和萨其马。
驴打滚:用黄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而得名。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艾窝窝:历史悠久的北京风味小吃,主要食材是糯米粉(江米)、面粉做外皮,内包馅料有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药泥等营养丰富的天然食材,质地粘软,口味香甜,色泽雪白,常以红色山楂糕点缀,美观、喜庆。因其皮外糁薄粉,上作一凹,故名艾窝窝。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是BJ小吃中常见名品,口感香甜。
糖火烧:满族传统小吃,已有300多年历史,原为通州小吃,后传入BJ。制作时用缸作成炉子,将烧饼生坯直接贴在缸壁上烤熟。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焦圈:圈小如镯,炸得焦脆酥香,与豆汁儿、咸菜丝儿是老北京人喜爱的搭配。
螺丝转儿:一种面食,外皮是一根根极细的面丝,一碰即酥。其首创人是清末宫廷“御膳房”的点心师傅孙德山。
硬面饽饽:过去BJ小吃中夜间供应的一种面食,也是常见品种。因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生活水平提高,走街串巷卖小吃的减少,这种小吃也断了档。
说实话,这玩意搁以前那得是穷人吃的,就是前面说的就这大碗茶吃的那个。但是现在人们看到观音土都想尝几口,所以这玩意近些年又复活了。
芝麻酱烧饼:主料是中筋面粉等,配料是芝麻酱等,调料是盐、香油、白糖等,通过烘焙烤制而成。
奶油炸糕:BJ小吃中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馓子麻花:BJ清真小吃中的精品,也有叫它散子、环饼的,是麻花类的花式品种。据说环饼远在战国时期就有了,秦、汉以后,为“寒食节”的必吃食品。
姜丝排叉:又叫姜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它不但是BJ传统小吃,也是BJ茶菜的一个品种,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南来顺”的姜丝排叉1997年被评为“BJ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至于萨其马还有豌豆黄,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
现代的社会,很多人都觉得老高点太甜太腻,转而吃各种添加黄油乳酪的蛋糕,从糖转向油,热量却是更高了,肥胖率也开始扶摇直上了。
回到酒店,收拾的差不多了,眼睛一闭,直接进入到了天宫当中。
机器管家二十号正在打理农场,里面种植的各类青菜瓜果相继开始茁壮成长。
其中最为显眼的是豆角和茄子都已经成熟了。
在现实生活中,这俩货也是茁壮成长,肆虐着山东的每一家的餐桌。
在天宫当中,这俩货也是不负众望,直接长成型了。
尤其是豆角,摘完以后,还会再长,比韭菜都韭菜。
苏风设定了一下天宫农场的程序,在饥饿值足够的情况下,这两种植物不用继续保存,直接摘下来就行了。
虽然非常常见,但是在苏风看来,这两种蔬菜却是能和甏肉干饭形成了绝妙的搭配。
豆角直接洗干净阴干,这个需要晒干,过段时间才有用。
茄子洗干净以后直接竖着切成四半,连着蒂。切完以后放入盐水里面浸泡五分钟。
之后拿出来蒸熟后,晾凉。
这些工作苏风挨个做的,之后就花点饥饿值交给机器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