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再接再厉(1 / 1)

加入書籤

这边吃的差不多了,那边也问的差不多了。

反正赵姐耳听八方,就听到了一句最多的话:“这家烧饼真不错诶,那声音好听,还好吃,绝了。”

难道,那两个孩子,真的那么厉害?

食客们一波波的吃完就走,上来的上来,宛若潮汐一般,但口味和相关的视频确实是留下了。

臻善楼的旁边是一面留言墙,食客们留下的便签纸糊了半面墙:

“烧饼,比南锣鼓巷的网红店强十倍!“

“求烧饼开通顺丰冷链!“

“建议烧饼注册非遗!“

这几句,都是刚刚写出来的,直接就成了品牌效应了。

下午三点多,已经过了饭点,但臻善楼外已排开长队。

戴金链的大哥攥着保温箱嚷嚷:“五十个烧饼现烙!“

臻善楼是个大饭店,每一间厨房都是标准的,有空调。

但还是挡不住闷热带来的睡意。

抽空睡了十来分钟,苏风揉着惺忪睡眼开炉,却见肖启东蹲在煤堆旁数短视频播放量:“咱们火了,就这才过了三个小时。有的点击量都超过五十万了,西四包子铺来挖角了...“

之所以点击量这么高,是因为很多人都是来BJ旅游的,路上就开始查看攻略,直接就刷到了。

“听天由命吧,总不能把咱俩给累死吧。”

李师傅这个时候已经不做面了,专门把臻善楼里面剩下的几个炭火高炉给做好,然后都开始烙烧饼了。

“小风啊,我这烧饼的口味,怎么还是达不到跟你的口味完全一致呢。”李师傅现在也发愁。

虽然发愁但完全不嫉妒苏风作为新来的学员,怎么能够一下子就能做的好吃了这个问题,李师傅是真想学习一下的。

毕竟是自己亲眼见得,能够把这个做的很好吃的人,就在面前。

“李师傅,你这口味差不多了,就是还得再练练,再接再厉吧。”

苏风若有若无的说了这么一句。倒是把旁边的肖启东给吓了一跳。

作为面试高手,李师傅生活在山西,从小就是对面食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

苏风并不担心自己这样做会怎么样。毕竟李师傅学到手,对她自己还是很有好处的。

难就难在自己的这个手法,也是跟着父亲笔记当中记载的去学,时间多了,也就自然而然都会了。

李师傅经验肯定是非常多的,但这些经验都是建立在了重复且制式的经验,方向不一致,再学苏风的手法,自然就相当于重头学起来了。

面食的历史和经验,都是相当复杂的。

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陶罐里捣碎野麦,和成粗粝的面糊。那些摊在烧热石板上的面块,便是面食最原始的雏形。

商周时期的青铜鼎里,开始翻滚着“饼饵”。《周礼》记载的“糗饵粉粢”,是将米麦磨粉蒸熟的糕饼,虽与今日烧饼相去甚远,却已显露出面食制作的基本轮廓。

那时的面食,是祭祀大典上的供品,带着庄重的仪式感,寻常百姓难得一见。直到春秋战国,石磨的发明让谷物磨粉变得容易,面食才渐渐走下神坛。

汉代是面食发展的重要节点。张骞从西域带回的胡麻、胡桃,连同烤饼的技艺,一同传入中原。

长安城的街巷里,出现了用鏊子烙制的“胡饼”。这种撒着芝麻、夹着羊肉的烤饼,外皮酥脆,内馅鲜香,很快风靡全国。

东汉人刘熙在《释名》中写道:“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可见当时胡饼的制作工艺已颇为讲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食制作更加精细。《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白饼法”“烧饼法”“髓饼法”。其中“髓饼法”以牛髓、蜂蜜和面,烤出的饼“脆如凌雪”,堪称古代的高级点心。

此时的面食不仅是果腹之物,更成了彰显厨艺的载体。贵族宴席上,面点师能用面团捏出花鸟鱼虫,蒸出的馒头甚至能“开口笑”,令人称奇。

隋唐盛世,面食迎来黄金时代。长安的东市、西市,胡饼铺子鳞次栉比。

白居易曾写诗“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描绘了胡饼的诱人模样。

达官贵人的餐桌上,“素蒸音声部”令人叹为观止——这是用面塑成的七十二件乐舞俑,蒸熟后栩栩如生,既是美食,又是艺术品。普通百姓也能在街头买到蒸饼、煎饼,面食真正融入了市井生活。

两宋时期,面食成为北方主食。汴京的夜市上,“梅花包子”“灌浆馒头”香气四溢。

南宋迁都临安后,南北饮食交融,面食花样愈发繁多。《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古籍中,记载了数百种面食,从阳春面到臊子面,从炊饼到糖饼,满足着不同阶层的味蕾。

此时的烧饼也有了新变化,武大郎叫卖的“炊饼”,实则是蒸制的馒头,而烤烧饼则加入了更多馅料,如椒盐、葱油等。

元明清三代,面食在传承中创新。元代的蒙古人将烤饼技艺带到中原,明代的“起面饼”加入酵母,变得蓬松可口。

清代的《随园食单》中,袁枚详细记录了“鳗面”“虾面”等特色面食。

烧饼更是衍生出各地特色:BJ的芝麻烧饼、天津的煎饼果子、山东的周村烧饼、安徽的黄山烧饼……每一种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

面食的历史,是一部无声的史诗。无论是宫廷宴席上的精致点心,还是街头巷尾的寻常小吃,面食始终带着烟火气,温暖着一代代人的胃,也滋养着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这里的面食,还更多的只是馒头一类的东西。至于面条,那更是源远流长了。

苏风突发奇想,自己平时也很少做这种烧饼,更别说做麻将烧饼了,把这些烧饼直接放到天宫饭馆里面去做,会怎么样?

因为烧饼的大受欢迎,这边的炭火高炉已经全部启用了,苏风手上的就有三个。

趁着肖启东出去上厕所的空,苏风直接把三个炉子的烧饼直接装好,进入到天宫饭馆当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