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十七的乐园(1 / 1)

加入書籤

这就是误打误撞成就的“天下第一鸡”。山东德州,京杭大运河畔的漕运重镇,其扒鸡的诞生充满戏剧性。

康熙三十一年,贾记烧鸡铺伙计因盹睡致鸡煮过火,却意外发现鸡肉骨酥肉离的妙处。贾掌柜以此为契机,研发出“五香脱骨”技法:鸡经蜜糖上色油炸后,投入含砂仁、豆蔻等16味香料的老汤中,旺火沸煮、微火焖浸六小时,使肉香与药香深度融合。

乾隆年间,德州扒鸡被列为贡品,直到今日,方兴未艾。

德州、符离集借铁路腾飞,道口凭运河流通,沟帮子因关隘成名。它们共享“老汤”这一核心技艺——符离卤汤廿年不换,沟帮子四代传汤,德州以非遗定标,道口守八料古方,老汤中沉淀的不仅是香料,更是匠人对风味的执着。

现在来说,高铁飞机倒是多了,铁路河运少了。所以四大名鸡也在积极转型,开始绽放出第二春。比如说苏风手里的这只德州扒鸡,也不管来到哪里了,反正先来一只吧。

走了半天,正好也饿了,两个人撕开包装,直接一人一半对着啃。

肖启东从包里直接拿出来一瓶大脉动。两个人直接你一口我一口的就着鸡肉吃了起来。

扒鸡也是,撕开对半,抱着就啃了。

这味道奇香无比,随着两人开口,直接弥漫到车厢里面其他的人的鼻子当中了。

庞飞鹏:“后面大一的那俩傻小子,有东西不知道分享啊,学哥正饿着肚子呢。”

苏风:“真不好意思,刚进肚子了。”

庞飞鹏扭头一看,果然两人打着饱嗝在那摸着肚皮。

庞飞鹏大怒:“你俩也忒不是东西了,怎么吃这么快,也不给我留一点!”

车辆上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刚才的沉闷也一扫而空了。

神飨操场上,经历了大半天的车程,苏风终于下车了。

刚才车,一股子热气扑面而来。

虽然没有夏天那么热了,但相对于BJ,还是很热的。

好在,晚上温度就降了下来,怎么说也不用开空调了。

苏风和肖启东两个人到宿舍的时候,其他人还没来。

不过十七却早预料到了,直接就坐在了门口等着苏风过来。

和肖启东逗了一会后,十七摇着尾巴来到了苏风的寝室。

“这几天怎么样?”

“我肯定过得很好了,还出了不少风头。倒是你,这几天不见,怎么吃的饭?”

“后山一大堆啊,在这所学校还愁吃不上饭吗?”

“?后山?”

苏风略有纳闷,学校后山倒是有一些专门做饭的饭庄,但也不至于国庆节这几天天天做饭吧?

晚上也不出去了,和肖启东两个人直接就叫了外卖,两人一狗在宿舍里直接吃了个肚儿圆。

楚秋生和郑楚虹还有程趁金最后一天才来,不过奇怪的是,最后一名舍友依然没有来。

“我现在正在怀疑,咱们的这名神秘舍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程趁金一脸怀疑道。

“呸呸呸,连面都没见,你就是不会说声好啊,咱们要往好的地方想,说不定来的路上遇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去哪里忙了。”

“要不问问校长?”

“你神经病啦,这么点小事情就问校长。”

到了晚上,终于等来了好消息,指导员在群里发了消息,说明天大家集合在教学楼准备上课,同时中级厨师资格证也准备好了,到时候直接拿过来就行。

众人纷纷看向楚秋生。

不过此刻楚秋生却大度一笑:“我早就想开了,先让你们跑一圈,我后起也比你们快。”

看到楚秋生不再放在心上,众人也纷纷放下心来。

肖启东大说特说苏风这几天在BJ的表现,倒是引来了几位舍友的激烈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像苏风这么神奇的学生,赶紧领了中级厨师资格证开店去吧,早点腾飞,别把自己归纳为学生序列,在这里装嫩了。

这得多打击人啊。

这个时候,大家才算是真正看清了苏风的实力,纷纷感慨若今后参加比赛,一定要让苏风当副手,这样自己也是非常厉害的。

第二天一早,苏风众人起来早早的吃了个饭,直接提前来到了教学楼里。

因为是刀工基础课,所以苏风他们是四个班一起上课。

很多人对着苏风指指点点,毕竟苏风的大名鼎鼎,之前就传遍全校了。

苏风对此已经熟视无睹了,毕竟自己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了,这些还是能够把握住的。

第一节的刀工课是一位中年男子老师上课。为人干练,讲课风趣。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你们中餐第一节课要上刀工课么?刀工,是中餐区别于其他国家菜系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说着,周老师直接打开PPT照本宣科的念了起来,直接把他们他们几个给看傻了。

“不是,咱们不是实践么,怎么动手前还念经呢。”

这种想法的,教室里的人占据了大多数。

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刀工,绝非简单的切配动作,而是一门蕴含深厚历史渊源、丰富技法分类与文化内涵的艺术。

中餐系烹饪刀工的历史与技艺解析在中华美食的璀璨星河中,烹饪刀工如同最耀眼的星辰之一,承载着千年的饮食文化与匠人的精湛技艺。

从商周时期的萌芽,到现代烹饪的精细化发展,中餐刀工始终是厨师必备的核心技能,也是中餐区别于世界其他菜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千年传承的饮食智慧中餐刀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商周时期。在那个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时代,人们对于食材的处理更多是出于生存需求。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切割食物的记载,当时的人们使用简单的石刀、骨刀处理猎物和谷物,虽然操作原始,但已初步具备了刀工的雏形。

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金属刀具的出现让食材处理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了“庖人”这一官职,负责“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其中必然涉及对食材的初步加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