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御花园晚宴(1 / 1)
此时崔琰突然站出来说道:“陛下,您只给九部定了规矩,可没有给我们中枢定下章程呢。”
“哈哈,朕怎么可能忘了中枢?
以后这却非殿就改为太极殿,七日一朝,在京的四品以上官员全部参加。
日常朕和中书省、御史台、五军大都督再加上九部就在崇德殿议事便可。
另外朕还准备在崇德殿外设立一个晨鼓,若朕懈怠政事,或有紧急奏章压而不发,御史可直接敲响晨鼓。
三鼓过后,若朕还未出宫,中书省、御史台的主官即刻入殿问责。”曹轩豪迈的回道。
这话一出,满殿皆惊,崔琰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震惊,自古只有君王督责臣子,哪有臣子“问责”君王的道理?
荀彧眉头微蹙,正要开口劝阻,却被曹轩摆手制止。
“诸位不必多言,朕不是神仙,也会有倦怠之时,也会有判断失误之日。
这晨鼓不是给臣子们添刺,是给朕自己和后世子孙敲警钟。
天下是曹家的天下,更是万民的天下,皇帝若不尽责,凭什么坐这龙椅?”
曹轩看向崔琰继续说道:“这鼓槌,朕就交给你们御史台了。
记住,敲鼓不是罪,该敲不敲,才是罪。
若有朝一日朕昏聩了,你们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那大魏的天下,迟早要败在咱们手里。”
崔琰听得心头一震,躬身接旨道:“臣…臣遵旨!定让这晨鼓成为陛下的明镜,成为这朝堂的正气钟!”
“善,有崔卿的这句话,朕便放心了。
行了,三位爱卿最近也辛苦了,朕今日在御花园设宴,就咱们几人,不谈政务,只谈些风花雪月。”
三人微微一怔,连忙拱手回道:“多谢陛下。”
暮色漫过皇宫的飞檐时,御花园的水榭已笼在朦胧月色里。
曹轩卸了朝服,只着一件月白锦袍,与荀彧、崔琰、庞统围坐于青石桌旁。
案上并无珍馐,只一碟生鱼片、两盘时鲜,外加一壶新酿的菊花酒。
荀彧喝了一口菊花酿,笑着说道:“陛下,臣与崔大夫皆是老迈之躯,庞尚书又不苟言笑,哪里能陪陛下聊的尽兴,这个时候您应该把郭嘉那个浪子请来啊。”
话音未落,柳翁便匆匆进来说道:“陛下,荣国公求见。”
几人听到这个熟悉名字,不禁相视一笑。
曹轩放下酒盏,指尖在石桌上轻轻一点道:“这浪子鼻子倒灵,怕是闻着酒香就来了。
快让他进来吧。”
“诺,陛下。”
很快,郭嘉便摇着一把青竹扇,迈着轻快的步子缓缓而来。
“陛下与几位大人偷饮佳酿,竟不叫上嘉,可是怕我抢酒?”
荀彧抚须笑道:“你这鼻子,真是比猎犬还灵。
老夫方才正说,这园子里缺个能说笑话的,你便来了。”
崔琰素来端正,见郭嘉衣衫不整的模样,忍不住说道:“荣国公也是朝廷柱石,怎么总是这般不修边幅?”
“崔大夫,您就饶了我吧,现在咱们可不是在崇德殿论礼,这御花园的月色,配着我这身‘随意’,才叫应景呢。”
一席话逗得曹轩与荀彧都笑了起来。
曹轩摇着折扇说道:“你这张嘴啊,真是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不过郭军师说的也对,今夜本就无君臣之礼,只有月下对饮的闲人,倒不必拘着那些规矩。”
“哈哈,还是陛下了解臣。”
有了郭嘉后,这场宴会顿时就热闹许多,在郭嘉的妙语连珠中,席间的气氛愈发轻松融洽,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崔琰都忍不住开始讲起典故来。
“那臣便说段王莽时的旧事吧。
当年王莽改制,要将天下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本意是想抑兼并、均贫富,可他刚把诏令发下去,各州就乱了,富家藏起田契不肯交,贫家盼着分田却无凭,最后闹得民怨沸腾,连关中的老农都举着锄头骂街。”崔琰侃侃而谈道。
听了这番话,席间的气氛顿时有些微妙。
曹轩放下手中的酒杯轻叹一声道:“崔卿有话直说即可,不用拐弯抹角的提醒朕。”
崔琰深吸一口气,撩袍跪地道:“陛下,臣请设‘均田巡查使’!”
曹轩扶起他,眉头微蹙,缓缓说道:“崔卿不必如此多礼。”
“陛下,请恕臣直言。
均田策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臣近日查各州奏报,见青州有豪强将良田伪报为‘荒地’,暗中转移给族人;雍州更有流民为争一块熟地,差点动了锄头,这些事虽小,却像王莽时的‘王田’初行,若不及时理顺,恐生祸端。”崔琰拱手回道。
“崔卿的意思朕明白,放心吧,朕不是那种听不得谏言的昏君,以后有话明说就行,莫要如此了。”
“还请陛下恕罪,是臣酒后一时失言了。”
曹轩抬手示意崔琰坐下,自己则起身走到水榭栏杆边,望着满池被月光染白的荷叶,语气沉缓却坚定:“青州那几个领头的,其实都是先王的退役亲兵。
崔卿,朕命你和刑部组成调查组,立刻前往青州调查此事,若查实确有转移田产的勾当,不仅要没收全部非法所得,还要削去他们的功名,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哪怕你是曹家的功臣,敢动百姓的田,朕也照办不误。”
“诺,臣遵旨。”
有了这么一个小插曲后,这场御花园的夜宴反倒更添了几分真切,崔琰放下心防,开始说起清河老家的乡俗。
荀彧也开始说起颍川的旧闻:“臣年少时,颍川有个‘秋社日’,每到秋收后,全村人聚在打谷场,把新粮分成三份,一份留着过冬,一份换农具,一份给孤寡老人。
族长说‘谷要分匀,心要聚齐’,那时不懂,如今看陛下的均田策,才明白这‘分匀’与‘聚齐’,原是治国的根。”
“荀相过誉了。”曹轩笑着摆了摆手道。
这时郭嘉突然打趣道:“臣听闻陛下早年间也是诗赋大家,不知今日可有雅兴,为这月下荷塘、席间故旧,吟一首助兴?”
曹轩缓缓起身,抬眼望向中天皓月,笑着说道:“朕年少时,曾查阅过蜀中的舆图。
今日偶有所感,便小吟一段吧。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