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人算天算(1 / 1)
光大五年(571年),九月初一。
周夏州总管王谊等既携周主北走,留梁士彦领兵二千守宜州为后卫,并遥授韦孝宽为大司马,总关中兵事。
其日,韦孝宽入宜州,点检麾下,兵不及六千。
韦孝宽以为宜州不可守,谋弃宜州之守,避之宁州(今甘肃庆阳)。
梁士彦初不从,韦孝宽与之言曰。
关中至宁州多山谷,沿途少人烟,齐人若攻之则粮草不济,且突厥援关中必经其境,守之可以待时变。
而宜州山川四塞,齐人困之,则成死地,必不可守,弃之方活。
梁士彦悟,从其谋。
九月初三。
周渭州(今甘肃陇西)降于陈。
周冯翊(今西安高陵)、咸阳、扶风(今咸阳兴平)等郡并降于齐。
九月初四。
齐段韶遣其麾下皮景和、独孤永业等将兵三万,北击周人残余。
周将韦孝宽等弃宜州,西遁宁州。
九月初五。
陈将吴明彻克陇州(今宝鸡陇县)。
九月初七。
齐主高纬与斛律光等,过华州,谒秦始皇帝陵,宿于丽山温汤,并召段韶、高长恭等至其居处,相议军机。
——————
齐武平二年(571年)九月初八。
新丰城南,丽山温汤。
这处在后世以华清池之名闻名天下的温泉,此时尚还声名不显。
自百余载前天师道于北方兴盛以来,沐浴温汤能疗疾去病、饮温汤之水能益寿延年之说便于世间风行起来。
以至于世人或已忘了,汉时民间所传温泉疗效,不过治人之疮而已。
故周主宇文邕虽有灭佛毁道之举,却与其父宇文泰一般,于这温汤疗疾之说,是信了七八分的。
是以,周天和初年(566年)关中尚安时,宇文邕曾命于此修缮汤池、宫室,将宇文泰时只十数间规模的丽山别宫,扩建至了如今三四十间的规模。
可惜此地于高纬看来却甚为寒碜。
若非河北并无温泉,此处算得新奇,又听闻长安宫室尽毁,城中未有良居,他当是不会听从侍中祖珽的建议于驻跸此地的。
此刻,丽山别宫之内,高纬正望着伏在窗棂之上的飞鸟,默默思索着什么。
“至尊,至尊。”
侍中祖珽的呼唤将他的思绪拉回了汤室之中。
一回神,他的目光便撞上了左丞相段韶,那张惨白衰老的脸。
“至尊,臣请至尊从陈人之请,与陈人易地。”
段韶强打着精神,将方才高纬未曾答复的言语,复又言说了一遍。
于段韶的这番陈请,高纬心中其实未有主见,他将目光扫过室中议事众人,落在身侧落座的斛律光身上。
便听他道。
“咸阳王以为,朕宜从陈人之请否?”
作为高纬的岳父,斛律光心底一直藏着扶自己这位女婿一把,叫天下归于高氏的心思。
是以他有意以易地之事为由头,掀起陈齐二国间的摩擦。
但听他道。
“平原王之言固善,然臣以为,关陇定后,至尊必以一天下为要事。”
“夫人主欲一天下者,必示天下以信。”
“我既与陈人相约,平周之后,分其境土,便当不负其约。”
“然易地之事,非前所约,故陈人欲以陇西之土易我山东数州之地,则可不允。”
“臣请陛下但许陈人山东一州之土相交易,以示仁德,若其不从,则南北之盟立背,臣正可趁其虚弱为陛下扫平南土。”
“若其从之,则我可尽迁彼州之民,使陈人空得其地,不得其人。如此,陈人必经营是土。”
“数岁之后,我再寻衅以迫其地,陈人经营既久,必不忍弃,若彼舍江淮之险,遣大军来援,则我可因势而歼之。”
“陈人精锐若丧淮北,则扫定江南,弹指事也,愿陛下思之。”
高纬自觉斛律光之言甚为有理,他虽未有甚么一统天下的雄心,可听他说得这般轻易,倒也果真有些意动,正欲应予,却忽听得祖珽声音响起。
“臣请陛下勿用咸阳王之谋。”
祖珽虽然双目失明,心胸之中却是透亮,在邺城时,斛律光常常因他目盲轻慢于他。
此间有能压过斛律光这个右丞相一头的左丞相段韶在侧,他自然要扛起公义的大旗,向斛律光反戈一击。
他道。
“国朝大敌乃伪周与突厥也,非陈也。”
“今突厥势盛,伪周尚存,臣闻伪周已求援漠北,恐突厥将不日而至关中也。”
“况陈人所求,不过滨海之土。”
“其地贫瘠,五谷不丰,得失于我无损益。”
“而关陇之土,周汉以来所以兴国之地,得之可以得四塞之固,可以得天下之望。”
“以区区边鄙之土易此膏腴之地,臣不知,其不值在何?”
“因区区边鄙之土而起南方之衅,使我南北受敌,臣不知,其智出何处?”
祖珽显是言说到了激动之处,连声音的调门都似高了几度。
“且朝廷用兵关中,所费何巨,以至须卖郡县官而措军资。”
“而南北分隔二百余载,江南岂易图哉。”
“纵以今日诸公之智,陛下天授之才,欲言一统之事,亦须先定伪周、突厥,积蓄数岁,而后可以设谋。”
“愿陛下思之。”
高纬冲祖珽点了点头,突厥之强,他虽生长深宫,亦是时常听闻,此番西征花费之巨,他亦有所了解。
仔细思来,斛律光交恶陈人的谋划,确是不妥,但他仍是拿不定主意,便向坐于段韶身侧的高长恭问询道。
“兰陵王以为二公之言,孰是之?”
高长恭并不想齐国与陈国交战,倒不是因他的妻、子俱在陈地,而是他同段韶一样,皆看到了藏在齐国强大表面背后的种种问题。
齐国或许是个巨人,可身上却已长满了脓疮。
斛律光之谋或有借与陈国对峙,重塑齐国朝局的心思,可也必定导致斛律氏一门势力于朝中进一步壮大。
而他高长恭,作为齐国宗室于朝中军中的代言力量,是无法任由这种事情发生的。
是以,他必须反对斛律光。
只听他道。
“咸阳王所言固善,然祖侍中之言亦得其理。”
“一天下,非易事也,突厥亦我大敌。”
“陈国,我之旧盟,陈主,先帝之婿,和睦处之,南北两利,刀剑向之,南北两伤。”
“伪周未去,突厥未宾。”
“图南之事,臣以为未可。”
高纬本就缺乏进取之心,闻听此言,便也将那由斛律光一番言语撩拨起的野心之火熄了,他于是对高长恭道。
“宜如王言,我将与陈人相修睦。”
——————
光大五年,九月初八。
齐主高纬与段韶、斛律光等议陈齐易地事,时段韶病笃,恐齐陈交兵,身后有异,请从陈之议。
斛律光欲促高纬一统,更以易地事设谋,侍中祖珽难之,兰陵王高长恭恐国中生乱,亦劝阻之。
高纬遂许陈人易地之议,约以光大六年三月相交割。
九月十一。
陈将程文季下周岷州,自是,陇山以西,周人所辖郡县半入陈境。
齐将皮景和等下周宜州。
齐主高纬令齐右丞相斛律光总兵六万西讨宁州,益皮景和等兵至四万,令北击周之延州(今延安)。
九月十四。
齐左丞相段韶卒于长安,齐主高纬入长安悼之,谥其号曰忠武,并命兰陵王高长恭总掌关中各处所余兵八万。
九月十六。
初,陈、齐在关中以渭水为界,陈在水南,齐在水北,齐军乏粮,每纵兵南渡入民间以取之,吴明彻每命麾下纵之。
闻段韶死,吴明彻始捕其为害乡里者,并调汉中兵三千入关中增守备。
九月十九。
齐段韶既卒,侍中祖珽谏齐主高纬曰,关中不便久居,若大将为叛则危,请齐主赴晋阳总天下兵事,齐主从之。
齐主所以忌斛律光、高长恭等,此为始。
其日,齐主见萧摩诃于长安,观其斗槊,悦其勇武,赞叹久之。
欲以物赏之,萧摩诃辞之,请齐主以南北和平为念,齐主善之,乃敕其关中众军勿与陈人相冲突。
九月二十。
齐斛律光进兵至宁州,于途见突厥游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