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替天行道(1 / 1)

加入書籤

如此行径,到底是济世救民,还是扰乱天道平衡?

“汉国……太平道……”

萧逸才心中思索,眉头微蹙。

青云门向来秉持正道理念,修行人不该过度干涉凡俗王朝更迭,若有修士以道法影响凡俗王朝,极易引发浩劫,甚至助长魔教气焰。

而更让人在意的是,原本空桑山炼血堂的旧址,如今竟成了“黄天山”,被一个名为“太平道”的宗门占据。

师尊道玄真人曾说过,炼血堂虽已覆灭,但嗜血妖法未必断绝,若太平道与魔教余孽有关,则必须查清。

思及此,萧逸才御剑加快,于云海间穿梭,不久便来到汉国边境。

此地民众安居乐业,市井繁华,竟比往日夏国时更加富庶。街道上,时有身穿黄袍的太平道修士来往,布施符水、济助贫苦。他们并非高高在上的仙家,反倒亲民随和,与百姓共处。

萧逸才心中疑惑更甚。

“太平道……到底是何来历?”

他找了一间茶肆坐下,暗中打探消息。

“这位道长,黄天山上的太平观,可是香火兴盛?”

他装作寻常散修,向茶肆老板问道。

老板笑道:“可不是嘛!自吕乾道尊坐镇黄天山,设立太平道以来,咱们这儿妖邪尽除,风调雨顺。听闻道尊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济世渡人,村民都说他是神仙下凡!”

萧逸才心中一凛。

“如此说来,这位吕道尊当真插手凡尘俗世?”

老板却道:“插手又如何?若非道尊,咱们这儿早被妖魔祸害了。现在的汉国,可比从前好太多了!”

萧逸才默然。民众之心向背,已然明了。可修行者干预王朝兴衰,终究可能引发天道失衡,甚至引来魔教觊觎。

他决定亲自前往黄天山,拜访太平道道尊吕乾。

到底,是正是魔?

只不过...

“道友停步。”

不等萧逸才御使法宝前往黄天山,便被一众黄巾力士围住,为首的一位黄天法师走上前,警惕的看着萧逸才。

“这位道友,不知何门何派,前往我汉国有何贵干?”

萧逸才微微眯眼,打量着眼前拦路的太平道修士。此人一身黄袍,头戴竹冠,腰间悬着一枚古朴的符箓,隐隐有雷光流转。其修为虽不如自己深厚,但气息沉凝,显然根基扎实。

“在下青云门萧逸才,奉师命下山游历,途经汉国,听闻贵教大名,特来拜会。”萧逸才微微拱手,语气平和。

“青云门?”

那黄天法师眼神一凝,与其他几位力士对视一眼,随即沉声道,“原来是道门正宗的高徒,失礼了。”

萧逸才注意到,当他说出“青云门”三个字时,这些太平道修士的肌肉明显紧绷了几分。他们看似恭敬,实则暗中戒备,甚至有人已经悄然捏住了符箓。

“道友远道而来,本该即刻引见道尊。”

黄天法师斟酌着措辞,“只是近日我教事务繁忙,道尊正在闭关,还请见谅。”

萧逸才心中一沉。对方这是在婉拒?但青云门与太平道素无仇怨,为何对自己如此防备?

事实上并非如此,纯粹是萧逸才没有赶上时候,前不久才有年老大等人假扮行商前来,

正思索间,忽然天际传来一声清越鹤唳。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只硕大的白鹤破云而来,鹤背上站着一位高瘦道人,手执拂尘,仙风道骨。

“殷长老!”一众太平道修士连忙行礼。

那道人飘然落地,目光在萧逸才身上一扫,微微一笑:“青云门的高足?贫道殷无咎,有礼了。”

萧逸才心头一震。这位“殷长老”的气息深沉如海,竟让他有种面对通天峰长老的错觉。

这太平道,当真深藏不露!

“原来是殷前辈。”

萧逸才郑重行礼,“在下奉师命......”

“道玄真人的谕令,贫道已知晓。”

殷无咎打断他,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只是我太平道与青云门素无往来,不知贵派为何突然对我教如此感兴趣?”

这话问得直白,萧逸才一时语塞。他总不能说“我师父怀疑你们是”吧?

见萧逸才迟疑,殷无咎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也罢,既然来了,便是客。道友不妨随贫道上山一叙?”

萧逸才心中一凛。对方这是在给他机会探查太平道虚实,还是另有图谋?

“恭敬不如从命。”他沉声道,暗中已调动全身法力戒备。

.........

黄天山巅,云海翻腾。

吕乾负手立于悬崖边,金纹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他不用回头,便已知晓山下的情况。

“青云门的人......”

他嘴角微扬,“终于来了。”

这三年来,他刻意低调,不与各大修真门派接触,就是不想过早暴露实力。但如今命运之力积累已足,是时候让这个世界知道“太平道”的分量了。

“道尊。”

身后传来殷无咎的声音,“人已带到。”

吕乾缓缓转身,目光如电,直视萧逸才:“青云门高徒,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萧逸才只觉一道锐利目光刺来,竟让他神魂震颤。

这位“吕道尊”给他的压迫感,甚至更胜师尊道玄!

“吕道尊客气了。”

萧逸才强自镇定,“在下奉师命......”

“查探太平道虚实?”

吕乾直接点破,“看看我们是正是邪?”

萧逸才脸色一变。

吕乾却不以为意,挥手间,云气凝结成一座凉亭:“坐。”

亭中石桌上已备好清茶,茶香袅袅,竟有安定神魂之效。萧逸才暗暗心惊,这茶叶怕是千年灵植所制。

“青云门担心我太平道干预凡俗,扰乱天道平衡。”

吕乾抿了一口茶,淡淡道,“可曾想过,为什么凡人与修士,一定要泾渭分明?”

萧逸才一怔:“这......自古修士参悟天道,当超然物外......”

“错了。”

吕乾目光如炬,“修士的力量来自天地,自当回馈天地。我太平道立教之本,便是'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萧逸才喃喃重复。

“不错。”

吕乾起身,指向山下繁荣的汉国城镇,“你看那些百姓,三年前还在妖魔肆虐、权贵压榨中苦苦挣扎。如今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