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前路自辟通天途(1 / 1)
洞府之中,秦轩闭上双眼,神识缓缓沉入丹田气海。
气海之中,法力灵液依旧充盈浩瀚,远超同阶修士。
然而,当他将心神缓缓沉入丹田气海中,看到气海深处,法力灵液依旧充盈浩瀚,远超同阶修士。
这本是他引以为傲的根基。
然而,当秦轩将神识凝聚成针,刺入法力深处细细感知时,脸色却不由自主地沉了下去。
那看似平静的法力灵液之中,却是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脱的浮躁与虚浮之气。
这便如同一块混了杂质的美玉,外表虽光鲜,内里却已有了瑕疵。
这便是权欲之毒,是常年勾心斗角、谋算人心所留下的心神损耗,是疏于打磨自身道心而产生的后遗症。
根基,已然不稳了。
秦轩的眉头微微皱起,一抹凝重之色浮现在他那张俊朗却略显疲惫的脸上。
“好一个镜花水月!”
秦轩自嘲低语道。
原来,在追逐那水中之月时,自己的根基早已被不知不觉地腐蚀了。
此时秦轩已然心中明了,接下来的闭关,首要之务,便是将这虚浮的根基重新夯实,将法力中的杂质一一炼化,回归精纯无垢的状态。
否则,莫说冲击那遥不可及的金丹大道,恐怕就连突破至筑基后期,都可能引发法力反噬,伤及经脉道基,落得个修为倒退的下场。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洞府之外,圣子峰顶的青松已历经十五度寒暑,针叶落了又生,愈发苍翠。
洞府之内,秦轩的身影,却仿佛化作了一尊与山岩同寿的石像,气息几近于无。
十五年时光,幽幽划过。
当年那个权倾一时、意气风发的五毒圣子,如今鬓角已然染上几缕风霜,年近花甲。
这个年纪在凡人中已是垂垂老矣的“知天命”,但对于拥有筑基期寿元的秦轩而言,他的人生画卷,才刚刚展开最绚烂的一角。
筑基修士,寿元少则四甲子二百四十载,根基深厚者,或可达五甲子三百之数。
他的人生,才不过走完了五分之一。
闭关的最初三年,秦轩断绝了所有修行,也未祭炼任何灵器宝物。
只是如老僧入定,每日里只是枯坐、入定,以最笨拙、最原始的水磨工夫,搬运周天,一遍又一遍地冲刷、洗炼着自己的法力。
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考验的是修士最根本的定力与耐心。
无数次,他都险些被心中的浮躁所引动,想要一蹴而就。
但都被秦轩强行按捺了下来,心湖从波涛汹涌,渐渐归于波澜不惊,最终化作一面古井。
法力中的浮躁之气,便如井中泥沙,被他一丝丝地剥离炼化。
三年期满,当秦轩再次内视丹田时,气海中的法力已然澄澈通透,宛如一汪最纯净的灵液,再无半分杂质。
原本略显虚浮的道基,也重新变得坚如磐石,厚重渊深。
根基稳固之后,秦轩的修行才算真正踏上了正轨。
之后的十二年,秦轩的修为进展可谓水到渠成。
在一天夜里,圣子峰洞府内的灵气毫无征兆地开始汇聚,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而秦轩便是漩涡的中心。
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
瓶颈,就如同一层薄纸,被浩瀚精纯的法力轻轻一冲,便悄然破碎。
筑基后期,顷刻便成。
秦轩身上的气息,也变得愈发内敛深沉,双眸开阖间,偶有精光一闪而过,却又瞬间归于平寂,宛如深潭,不见其底。
与他一同精进的,还有他那两件心爱的法宝。
秦轩抬手一招,一杆赤红幡旗与一杆五彩幡旗便凭空出现,悬浮于身前。
正是那百鸟朝凤幡与五毒炼神幡。
经过十余载的精心温养,百鸟朝凤幡早已今非昔比。
秦轩几乎耗尽了当年从教中宝库里取来的所有火行灵材,一遍遍地祭炼幡体。
那幡杆的赤阳灵木愈发温润,入手如暖玉;顶端的离火晶珠光华内蕴,几乎凝为实质。
秦轩更是依照炎羽散人遗留的秘法,以代掌教主时积攒的丰厚身家,在五瘴教中发布悬赏,换取了上百种珍稀禽鸟的精魄。
每得一魄,他都亲手以法力洗去其戾气,小心翼翼地打入幡面的百禽印枢之中。
此刻的幡面之上,赤霞流转,那幅百鸟图栩栩如生,每一只飞禽的羽翼、眼眸都清晰可见,仿佛随时都会挣脱幡面,冲天飞出。
此幡,已然被他成功从下品灵器,祭炼晋升至中品灵器之列!
只需轻轻一摇,便可唤出百头火焰灵禽,焚风过境,威势惊人。
而那五毒炼神幡,作为秦轩以《五炁五毒真经》秘法炼制的本命灵器,更是与他气息相连,一同成长。
随着秦轩法力的精纯,幡面上的星髓底色愈发深邃,点点星光闪烁,仿佛一片真正的微缩宇宙。
金、绿、蓝、红、黄五个区域流转不休,五行之力相生相克,圆融无碍。
其上盘踞的五毒虚影,也比十五年前凝实了数倍,鳞甲泛光,毒牙森然,狰狞可怖。
幡内由星髓开辟的洞天之中,早已化作一片五行分明的微缩天地。
五色灵气氤氲,化作甘霖、化作山峦、化作河流,是五大灵宠最佳的栖息与修炼之所。
它们各自盘踞在对应的五行区域内,吞吐着最精纯的本源灵气,气息日渐强大。
“出来吧。”秦轩轻声呼唤,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
五道流光从幡中飞出,落在他身前,现出金镝、赤炼、青虺、玄溟以及磐蛰的身影。
借助五瘴教海量的资源以及幡内洞天的滋养,它们的修为在这十五年里突飞猛进,都已从当初的二阶初期,突破至二阶后期,单论实力,足以媲美人类的筑基后期修士。
然而,看着它们雄壮的身影,秦轩的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与心痛。
他的指尖,轻轻划过金镝那原本金光璀璨的甲壳,却在边缘处触到了一丝黯淡的灰败之气;
他看到赤炼的千百节肢在地面划动时,不再如以往那般迅捷如电,有了一丝迟滞;
青虺那身青碧色的蛇鳞,也失去了几分水润的光泽……
这是早年跟随秦轩在五瘴教内东征西讨、血战搏杀时,留下的本源暗伤。
随着年岁增长,这些暗伤愈发严重了。
更何况,它们本就是虫蛇之属,在种类繁多的妖兽之中,寿命本就不算长久。
二者相加之下,纵使它们此刻拥有千般战力,却也透着一股日薄西山、风中残烛般的暮气。
寿元,将尽了。
秦轩的心头,涌上一股难言的酸楚与不甘。
这些灵宠,早已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陪伴他从微末中崛起,一路走来,生死与共的伙伴。
可世间延寿之物,本就是凤毛麟角,为无数修士所渴求,每一株现世,都会掀起腥风血雨。
人尚且不够,哪里又轮得到灵宠?
即便侥幸得到一两份,又如何能够均分给五个伙伴?
对此,秦轩早已在心中,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并为此筹谋多年。
他神念一动,膻中穴下方的“五气玄窍”内,五枚熠熠生辉、仿佛蕴含着法则雏形的“种子”,正依照五行相生的轨迹,缓缓旋转。
这便是他依据《五气朝元秘录》,耗费多年苦功,凝练出的五行法种。
他自炼气之时便苦修不辍的五门五行法术——《青虿蚀心诀》、《金蝎断脉法》、《玄蟾寒影咒》、《秽土葬魂印》、《焚魔蚀心焰》。
这十五年,他将这五门最精擅的法术,一遍遍地拆解、重组,将其中繁复的符文结构与玄奥的法理精义,千锤百炼,生生“锻”成一枚芥子大小的符种。
再依照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相生之序,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每隔数年,才敢将一枚法种小心翼翼地植入玄窍之内。
这个过程,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是五行逆乱、道基受损的下场。
这也是秦轩在筑基期,不那么偏执于修为境界突飞猛进的根本原因。
《五炁五毒真经》原本的结丹之法,需以五毒灵宠的血肉神魂为祭品,铸就一颗五毒金丹,太过阴毒霸道,实非他本心所愿。
《五气朝元秘录》的堂皇正道,便成了他为自己准备的退路与保底选项。
如今,这后手又有了新的用处。
按照《五气朝元秘录》所载,下一步,本该是寻觅对应的妖兽,在其垂死之际,抽取其精魄,以秘法磨灭其神智,只保留最本能的五行本源,融入法种,助自己凝练五气,成就道基。
但秦轩不愿如此。
他的目光扫过眼前五只灵宠,它们也正安静地看着他,传递来纯粹的信赖与濡慕。
这么多年来的并肩作战,人宠之间早已心意相通,默契无间。
他要走的,是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路。
他要在五毒灵宠寿元耗尽的最后一刻,以自身为烘炉,以五行法种为根基,逆转秘法,接引它们的完整精魄与神魂,让它们依附于自己的五行道基之内!
从此,一荣共荣,一损共损,容灵于身,共修大道!
这既是救伙伴,也是在救自己。
从选择《五气朝元秘录》结丹的那一刻起,他的道途,便已偏离了《五炁五毒真经》的轨迹。
然而,《五气朝元秘录》只是一门结丹的无上秘法,对于金丹期之后的修行,却无半句指导。
前路,需自己来开辟!
秦轩目光深邃,如星空浩瀚,他早已想得透彻。
将二者结合,以五气为本,以五毒为用,再吸纳百家之长,海纳百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方能琢磨出一条真正契合自身的通天大道!
对于绝大多数有志于元婴之境的修士,都会走上这条自创功法的道路。
前人功法再好,终究是前人的道。
初时可以借鉴,如立于巨人肩上,看得更远。
可一旦凝结金丹,每个人的大道烙印便已截然不同,再亦步亦趋地修炼前人功法,不过是按图索骥,拾人牙慧,终究难有大成就。
当年他代掌教主之权时,便已高瞻远瞩,将五瘴教藏经阁内所有重要的功法、心得,尽数翻阅复刻,藏于自己的乾坤袋中。
此刻,这些来自诸多金丹前辈的修行笔记、功法秘术,便成了他推演未来道途的最好资粮。
十五年潜修,秦轩不仅修为大进,更是为自己结丹之后的前路,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
秦轩轻轻抚摸着身前五只灵宠冰凉的甲壳与鳞片,感受着它们传递来的亲昵与依恋,眼神中的哀伤与不甘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磐石般的坚定与冲天的豪情。
“再等等……”
秦轩轻声自语,像是在对灵宠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等我将道基打磨至圆满无暇,等一个最好的时机!我们,一起走下去,一同去看看那金丹之上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