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金丹巅峰思继业(1 / 1)

加入書籤

当秦轩于圣子峰洞府之内,静坐潜修,洗尽铅华,不问世事的十五载光阴里,洞府之外的五瘴教,乃至整个南疆的修真界,早已是换了人间。

重掌大权后的洛九渊,如一头挣脱了枷锁的猛虎。

他自身闭关潜修多年,不仅伤势尽复,修为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臻至金丹颠覆之境。

那身雄浑的法力几乎凝为实质,周身气机流转间,隐隐与天地共鸣,距离那传说中的元婴大道,亦只剩下最后的、也是最艰难的一步之遥。

正是这即将破境的契机,让他得到了主宗百蛮巫神教——“百蛮真君”的看重与暗中许可。

真君降下法旨,允他放手扩张,征伐四方。其意不言自明:这片新拓的疆土,便是为他日后凝结元婴之后,所准备的道场领地。

有了这道来自元婴真君的“法旨”撑腰,洛九渊再无半分顾忌,将秦轩先前制定的那套“休养生息,内圣外王”的策略,毫不犹豫地撕得粉碎。

他那金丹巅峰的恐怖修为,便是五瘴教最锋利的战矛。

一时间,以五瘴教为中心,一股铁血洪流,朝着四面八方奔涌而去。

最初五年,五瘴教的战旗几乎插遍了南疆西陲。

昔日与教派分庭抗礼的“百川盟”,在洛九渊亲自出手,一招“万蝎噬魂”灭杀了其三位金丹长老后,盟约土崩瓦解,旗下数十个中小宗门望风而降。

再五年,兵锋东指,横压惊蛰山。

洛九渊以雷霆手段,强行整合了山中大大小小数百个信奉不同图腾的部族,顺者昌,逆者亡。

无数传承古老的寨子在一夜之间化为焦土,只有彻底臣服者,才有资格将自家寨子的传承与族人,并入五瘴教的体系之内。

十五年征伐,可谓是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

那些本就没有元婴真君坐镇的宗门势力,在面对携“真君法旨”、金丹颠覆之威亲征的洛九渊时,便如遭遇天灾,无可抵挡。

五瘴教的疆域,在灵玉沙盘的地图上如泼墨般疯狂蔓延,比十五年前,足足扩大了一倍有余!

然而,赫赫武功之下,隐忧亦如毒藤般在阴影中滋生。

洛九渊是天生的霸主,却非宵衣旰食的明主。

他醉心于征服的快感与力量的攀升,对于繁琐的教务治理,远不如秦轩那般精于算计,长于布局。

疆域是扩大了,但教中人手依旧捉襟见肘。

连年征战,无数弟子血洒疆场,虽也造就了一批在尸山血海中搏杀出来的精锐,但相较于那广袤无垠的新晋地盘,依旧是杯水车薪。

许多刚刚攻下的灵山矿脉,往往是今日插上五瘴教的旗帜,明日便被当地潜藏的修士暗中夺回,疲于奔命。

无奈之下,洛九渊只得拾起从前的老路子,扶持那些归降的地方豪族、修仙世家,册封其为“镇守使”、“巡查使”,代五瘴教看管一地,每年只需向宗门上缴足额的灵石与资材。

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名为掌控,实则不过是将大片的疆土分封了出去,为日后的动荡埋下了无数祸根。

这十五年,是五瘴教最为鼎盛,却也最为混乱的十五年。

无数底层弟子在残酷的厮杀中殒落,但也有一批真正的天骄,如沙中真金,于烈火中淬炼而出。

其中最为耀眼的十三人,被好事者誉为“五英八杰”,他们无一不是心狠手辣、战功彪炳之辈,成了教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威名赫赫。

蝎神殿,依旧是那般阴森、宏伟。

洛九渊端坐于那尊由整块“黑曜蝎王石”雕琢而成的巨大宝座之上。

他身着一袭绣着万蝎图腾的黑金长袍,蝎尾倒卷为领,蝎螯前伸为肩,法袍在殿内幽光的映照下,仿佛有无数细小的蝎影在缓缓流淌。

洛九渊面容依旧冷峻,双眸开阖间,金丹巅峰的威压如水银泻地,令殿下侍立的数位长老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噤若寒蝉。

洛九渊的目光,落在面前一张由整块“墨玉灵晶”铺就的巨大沙盘上。

沙盘之上,山川河流,城池宗门,皆以阵法微缩呈现,灵光闪烁,栩栩如生。

其中超过半数的区域,都插着一枚小小的五瘴教旗帜。

十五年的征伐,志得意满的征服欲望早已在岁月中渐渐沉淀冷却。

此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即将踏上元婴道途前的审慎与谋划。

他看着那些旗帜,就仿佛看到了无数个正在暗中滋长、吞噬教派根基的毒瘤。

疆域越大,他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越重,心中那根弦,也绷得越紧。

南疆基业已定,他心中再无挂碍,不日便将启程,前往百蛮巫神教,借助主宗洞府闭死关,冲刺那虚无缥缈却又近在咫尺的元婴之境。

“然,偌大教派,不可一日无主。”

洛九渊手指轻轻敲击着冰冷的宝座扶手,内心盘算着,

“本座此去,短则三五年,长则数十年,教中必须有一位能镇得住场面、压得住宵小,又能将这片新拓疆土彻底消化、稳固之人。”

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个名字。

新晋的“五英八杰”?虽是杀伐果断的后起之秀,但资历太浅,心性未定,恐难服众,更容易被野心吞噬,将教派引向内乱。

殿内这些老成持重的长老?他们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更缺乏铁腕与远见,只能看管一隅,无法总揽全局。

“思来想去,唯有秦轩了。”

这个名字浮现心头,洛九渊的眼神变得格外复杂。

论身份,秦轩是圣子,是他的女婿,是下一代教主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代掌教务,无人能非议。

论能力,那小子运筹帷幄、算无遗策的手段,他亲眼见识过。

若将这片看似鼎盛实则混乱的疆域交给他,洛九渊相信,待自己元婴功成归来之日,看到的必将是一个根基稳固、秩序井然的强大教派。

“唯一的缺陷,便是他的修为。”洛九渊眉头微蹙。

“十五年前,他不过筑基初期。纵然天资不凡,又有本座肆意倾斜的资源,可十五载光阴,又能走到哪一步?

筑基后期?若修为太低,如何能镇压那群桀骜不驯的‘五英八杰’,如何能让那些新降的世家豪族心悦诚服?”

洛九渊心中烦躁的根源,正在于此。

他需要秦轩的能力,但又不确定秦轩是否具备与之匹配的力量。

“哼。”一声几不可闻的冷哼,洛九渊从沉思中回神。他不能带着这份疑虑离开。

他挥了挥手,示意殿内众人退下。

空旷的大殿中,只剩下他一人。

“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遛遛。本座,需亲自掂量一下他如今的分量!”

洛九渊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来人。”

“教主。”一名心腹长老悄然无声地出现在殿下。

“去请小姐和昭儿来蝎神殿见我。”洛九渊的语气,在提到秦昭之时,不自觉地柔和了三分。

这十五年来,秦轩闭关,与洛秋芷、秦昭母子少有会面。

但在洛九渊心中,这对母子,依旧是他拿捏秦轩最重要的一道底牌。

尤其是秦昭,他的亲外孙。

对于这个孩子,洛九渊是发自真心的喜爱与宠溺。

这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因为秦昭身上,有着他年轻时都未曾有过的沉稳与聪慧。

天材地宝,只要教中宝库尚有,他都毫不吝啬地取来,为外孙巩固根基,洗练体魄。

很快,一身宫装、风韵更胜往昔的洛秋芷,便带着秦昭,走进了蝎神殿。

“拜见外公。”

秦昭一身裁剪合体的青色劲装,衬得他身姿挺拔,面容有七分肖似其父秦轩的清俊,眉宇间却多了几分其母洛秋芷的柔和线条,一双眸子清澈而深邃,远超同龄人的沉静。

“秋芷,昭儿,快过来。”方才还如万年玄冰般威严的洛九渊,脸上瞬间绽开了和煦如春风的笑容。

他大步走下宝座,亲手扶起秦昭,拉着他宽厚温热的大手上下打量,眼中满是无法作伪的慈爱。

“不错,不错,根基扎实,气息沉凝,已是炼气九层圆满!

昭儿,外公前些时日得了一部名为《赤阳焚天录》的功法,乃是直指金丹的火行无上法门,霸道绝伦,比你父亲为你选的那部中正平和的,不知高明多少,明日起,便随我改修此法如何?”

洛九渊此言,既是爱才,也是一道试探,想看看秦轩对这个儿子的影响究竟有多深。

秦昭闻言,却是摇了摇头,躬身一礼,不卑不亢地答道:

“谢外公厚爱。只是父亲为我选的,便是最合适的。孩儿以为,功法无高下,修行在个人。”

洛九渊闻言一怔,旋即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笑声在大殿中回荡,震得梁柱嗡嗡作响。

那笑声中,有对孙儿心性的赞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与愈发浓重的算计。

“好!说得好!不愧是我洛九渊的外孙,有志气!”

心中暗道:“这小子,对他那个经年未见的爹,竟是如此尊崇!秦轩啊秦轩,你人虽在闭关,这烙印却是刻得够深!

也罢,如此心性,日后方能成大器。我这十五年的投入,也是时候让它开花结果了。”

在拉扯了一番家常,又赐下诸多珍稀的丹药法器之后,洛九渊终于图穷匕见。

他一手拉着秦昭,温和地对神情略显拘谨的洛秋芷和秦昭说道:

“昭儿,你父亲闭关十五载,也不知如今是何光景。为父心中甚是挂念。

今日,我便带你们母子,一同去圣子峰探望探望他。”

名为看望,实则是洛九渊想借此机会,亲眼看看秦轩如今的状态。

一个筑基修士,闭关十五年,要么是修为大进,即将破关;

要么,便是走火入魔,或是卡在瓶颈,心气耗尽。

无论哪一种,他都需要亲眼确认。

这柄被他亲手雪藏了十五年的利刃,究竟是锋锐依旧,还是已经锈迹斑斑?

也是时候重新出鞘,掂一掂分量,看看它是否足够资格,为自己守护这片刚刚打下的江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