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城市商业综合体(1 / 1)
“现在的确是太吓人了,我们卖出去的地,他们转手一卖,一亩地就是赚上几十万甚至百万。”
看到人赚得这么多,张鹏要说没有后悔,肯定是骗人的。
但张鹏又是很清楚,必须迅速的从海楠房地产撤出来。
晚了,可就直接被埋在里面了。
到时候,想吃后悔药都不行。
从海楠房地产撤出来,真的是相当难的,几十亿的资金呢!
砸盘卖?
这根本就不可能。
福乐地产是一块块地往外卖的。
陈元庆:“在股市里面,有句话挺对的。不贪最后一分钱!”
在股价的顶点卖?
如果,手里面只是持有几万、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的股票,这是可行的。
但如果手里面持有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个亿,在顶点一下子全部卖,也根本就没有人买。
“我们已经是赚得够多了!”
张鹏看着桌上的发财树,他在家里面也是养了一盆:“现在是赚得太多,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海楠房地产泡沫肯定会破!
这一点很多人心里面都有数。
但是怎么来破,什么时间破,除了陈元庆敢说自己知道,其他人都还在猜测。
反正,现在还在市场里面的人,都是觉得自己不是最后一棒。
觉得自己能够顺利的传给下一棒,赚得盆满钵满。
陈元庆捏着下巴:“投到浦东去。”
浦东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陈元庆可是太清楚,浦东未来的发展潜力。
用第一区来形容,一点都是不过分。
而现在,那里大部分地方都还是一片的农村。
“还是建商品房?”
陈元庆摇头:“商品房可以建上一些,但像是写字楼这些也是得要考虑。”
脑子里面突然是浮现起达万广场来。
无论王林健在以后会经历怎样的狼狈,但有一点是很肯定的,达万广场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业地产项目。
在很多城市,达万广场的落户被视为当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象征。
认为对提升城市形象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某个城市要新建达万广场的时候,可是会多加宣传。
整个城市的市民也都是多有期待。
“福乐地产在接下来的几年,重点的发展商业地产。”
不停止分房,这商品房价格想要上涨,总是差了些意思。
很多人就是不买房,等着单位分房。
张鹏面带沉思,他自然是知道什么是商业地产。
“我们要建城市综合体,要有大型商业中心、步行街、五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写字楼、高级住宅楼等,集购物、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独立的大型商圈。”
张鹏突然的起身,拿了一个本子和笔:“哥,你说,我记一下。”
陈元庆看着张鹏这样,笑了一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张鹏这样的表现,很是说明了他对自己的话无比重视。
“大型商业中心的话,福乐超市旗舰店可以担任,五星级酒店福乐大酒店也是可以弄。这样,福乐地产需要投入的资金,将会是少上很多。”
福乐超市现在是有着极其充足的现金流。
就是五星级酒店……
肯定不能够搞园林式酒店,得要弄现代酒店。
陈元庆也是拿来一张纸和一支笔:“步行街的话,我们不能够说只是修上一条街,两边开上一些店铺。我们还得要有当地的文化特色。”
“来逛街不仅仅是逛街,也是一场文化之旅。”
陈元庆现在所说的,是第四代达万广场,已经开始和文旅融合在了一起。
而不像是之前,就是单纯的现代商业建筑。
张鹏听了,下意识的感觉,想要达成这样的预期,需要不少的投入。
“广场上面,可以是提供上一些活动,比如说露天音乐表演之类的。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一边喝着小酒吃着美食一边享受着音乐,还挺是不错的。”
至于说音乐表演的费用由谁来掏?
顾客觉得表演得好,自然是可以进行打赏。
但是基本工资得要广场上面经营的商家来掏,一起来负担。
让表演者有一个最基本的收入。
另外,到时候福乐地产也可以稍稍解决上一部分。
让其发展成为福乐广场的特色,吸引更多的人流量。
“广场上进行露天音乐表演……”
张鹏想到这样的情景,感觉就是挺有意思的。
他老婆秦月秀也算是一个文化人,就比较喜欢这些。
未来的文化产业能够获得快速的发展,和大量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消费群体出现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文盲会去看话剧吗?
显然是不会的。
陈元庆捏着下巴:“人的消费,在我看来分为三个大类。基本生活的物质需求,有钱后的物质享受以及精神上的满足。”
“基本生活的物质需求就不说,就是普通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东西。”
“有钱后,就是要买好看的衣服,漂亮的包包和首饰。”
“精神上的满足,一般情况下,就是看电影这类。所以,在福乐广场得要有电影院,”
“福乐广场就是要给人提供物质的同时,满足大家在精神上的一个享受。”
“物质和精神,得要有机的统合在一起。我相信当福乐广场开业的时候,生意肯定是差不了。”
张鹏苦笑道:“哥,你这要求,难度有点高啊!”
陈元庆:“相信我们的设计师,他们肯定是能行的。现代商业和古典文化的结合,总是有人能够做出来。”
做不出来的话,陈元庆就亲自上场,盯着一处处的进行修改。
陈元庆不懂设计,但他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效果。
“整个项目,从奠基到正式建成运营,我希望是能够在18个月时间搞定。”
张鹏目瞪口呆的看向陈元庆:“哥,18个月时间根本就不够。”
“不够吗?”
“肯定不够啊!”
陈元庆蹙眉:“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我也是不知道。毕竟,现在这一切都还是一个构想,得要等设计图出来了,才是能知道工期。”
陈元庆:“我要求18个月,也是有原因的。这一任主官,任期也就几年时间。”
张鹏瞬间的明白陈元庆的意思,项目得要在人家任期内完成。
这样子做,也是有好处的。
在人家任期内,一切都是大开绿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