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1 / 1)

加入書籤

回到家,就见周姝婷坐在灶头前烧火,陈红艳在炒菜。

火光映在脸上,显得娇俏无比。

今年过年周姝婷是自然不回家过的。

周姝婷回去,那陈佳楠和陈诗雯怎么弄?

所以就干脆接着吴明凤和周弘亮一起来过年。

厨房够大,几个人是一起在里面忙活,都不能够转得开。

大家分工明确,倒是显得杂而不乱。

“呦,我们周总今个亲自烧火的啊?”

看着周姝婷白皙的脸上一抹灰,这并没有影响她的美丽,反而是有那么点战损妆的意思。

果然,美女就是穿上乞丐装,也是会别有风味。

周姝婷:“要不你也来烧烧?坐在这可暖和了。”

冬天的时候,特别喜欢坐在灶门前烧火,烤着暖,是特别的舒服。

当然了,烧火的时候,得要烧玉米芯、木柴,时不时的放上一些进灶里就成,很是轻松惬意。

要是烧树叶、秸秆之类的,就不安逸了,几下就燃完了,得要不断的往灶里加。

陈元庆看了眼正在切菜的何秋菊:“还是你自个享受吧!”

外面有着一大群人等着陈元庆去招呼呢!

此时,院子里已经将麻将桌给摆了起来。

不是一桌,而是凑起了五桌麻将摊子。

今天,陈元庆家团年。

陈元庆爷爷是三子一女,这肯定都是得要叫上。

外加上陈元庆舅舅那边的。

陈元庆这一叫,肯定都是来的。

对于这些亲戚陈元庆还是都有照顾的。

能力不行的,就老老实实的在春井坊酒业上班。

要是想要自己出去打拼上一下,陈元庆也是支持,甚至还可以借钱。

对于陈元庆来讲,借给他们十万八万的,根本就不算是什么事。

即使以后还不上,对陈元庆来讲,根本就是九牛一毛的事。

不在乎。

当然了,如果有特别好的想法,陈元庆也是可以多支持上一些。

当然了,亲戚一般找陈元庆这借了钱,都还是会想办法说给还的。

只有脑子不清醒的人才是会借钱不还。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以后说不定就有什么事情要麻烦到陈元庆这里。

陈元庆不在乎这点小钱,但是自己不能说没个数。

“二舅舅这牌可以哦!”

张家安:“我这把要胡个大的。”

自从陈元庆当年将血战到底的玩法介绍给大家,现在他们这边反正都是玩的这个。

甚至一些人,还玩血流成河(胡牌了也继续摸牌,可以继续胡牌,不能换牌)。

血流成河的输赢反正是挺大的,但真的是很刺激。

人总是会不断的去追求刺激。

当然了,玩这种的人还是少,一般茶馆里面有玩的。

大舅舅张家平是走了过来,拉着陈元庆的手道:“今年子你妈满六十,要做生不?”

“要做。大舅舅你今年是要进70了,也是要做嘛!”

男进女满!

进十的时候,都该是过一次大生。

张家平:“我就想不做了,免得麻烦。”

这么大的年纪了,活一天少一天的。

陈元庆:“进七十肯定是大做一番的,到时候,我和周楚欣都是回来。”

张家平:“那我去买两头猪,喂到我过生的时候,刚好是能杀。”

农村喂猪,一般都不单喂一头,而是一个猪圈里喂上两头。

而老人们过大寿,一般都是会提前把猪给喂养上。

这样子,就不用花钱去买猪肉了。

陈元庆反对道:“大舅舅,你这么大岁数了,还喂啥子猪哦!你现在还种起地吗?”

“肯定是种起在啊,农民不种地做啥子呢?”

这话说的……

农民到死,都是在伺候着地里的庄稼。

除非是躺在床上,实在动弹不了。

陈元庆看着大舅舅,身子骨还算是健朗,活到八九十岁,肯定没问题。

中午吃了饭,下午继续打麻将。

周楚欣自然是上桌了,很是兴致勃勃的,连孩子也不管了。

小孩子回到老家之后,现在可劲的撒欢。

陈元庆倒是没有上桌打牌,和人是聊天。

有些事情,大家拿不到主意,就是来问陈元庆,让陈元庆是给拿上一个主意。

给人拿主意,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意味着人家成了自然是好,可要没成的话……

陈元庆很少是直接给人拿主意,除非是觉得实在不靠谱。

“现在大环境好了,大家反正是大着胆子的干!只要敢干,努力的干,不说大富大贵的,但养活老婆孩子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陈元庆可太是清楚,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时间里面,整个华国的经济都处于上行阶段。

有道是一人成仙,鸡犬升天。

华国经济快速的增长,普通人也是吃到了时代红利的。

就看只是吃到一小口,还是吃到了一大口,甚至吃到肚圆身肥。

“但是,也不能够蛮干!要多思考多总结,平时的时候把想法和吃亏之后得到的教训给写到本子上,要避免在同样的错误上栽两次跟头。”

陈元庆:“另外,我再是强调一点,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上心。孩子的教育除了学校里读书之外,你们平时的时候也要和孩子多进行交流。家里面的事,也可以和孩子进行商量,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

“觉得有道理,就采纳来试试看。”

“觉得不行,也要跟孩子讲一下你为什么觉得不行。”

“道理都是越辩越明,不要怕和孩子进行辩论。”

“别把孩子当什么都不懂的小孩,现在的小孩都是很聪明的。”

读书可以明智!

相比起这群从前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大老粗,现在的小孩子在水化水平上面,可比他们高得太多。

陈元庆笑道:“如果有一天,连孩子都说不赢的时候,不要气,而是应该高兴。因为孩子比我们强。”

一代比一代强,这无疑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就怕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就像是基因退化似的。

陈元庆和大家聊了一阵,来到陈玉燕的边上:“在学校还不错吧?”

陈玉燕已经高二了,成绩一直都不错,在选择学文还是学理上,还询问了陈元庆的意见。

然后陈元庆果断的让她学习理科。

很多女孩子,都是选择学习文科。但是,文科生不能从事理工专业,而理科生却能从事文科生能胜任的工作。

陈玉燕:“挺好的。”

“有想过之后做什么吗?”

陈玉燕这个年纪,应该是考虑以后了。

明确了目标,才是知道为什么而努力。

“我想学医,但我妈想要我去学管理。”

学管理,以后就能坐办公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