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1 / 1)
在办公室上班,不用经受风吹雨淋,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极其轻松又体面的。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在办公室里面上班也是会很累的。
工作上事情多都是小事情。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心理上的,是精神上的疲惫。
溜须拍马,相看两厌,针锋相对,相互拉踩,恶意中伤、被人抢功、打击报复……
春井坊酒业这边的办公室氛围还是不错的。
相互间肯定会有这些竞争,但不会太明面。
特别在责任和功劳这块。
责任是谁的就是谁的,功劳是谁的别人也抢不走。
对于那种抢功的人,是进行严厉打击的,不讲任何情面。
抢别人的功劳,在陈元庆这就只意味着一件事情,这人没有本事。
有本事的人,会去抢别人的功劳吗?
完全用不着。
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如此。
没本事的人,留着做什么,过年啊?
当然是拿来杀鸡“敬”人了,敬有本事的人。
能做出成绩的人,才是陈元庆需要的,对于这类人当然得要好好进行对待,不能让人家受了委屈。
陈元庆:“看样子,你是不打算听你妈的了。”
陈玉燕笑道:“我可不敢不听她的,不然她肯定是会在我耳边念叨上好长一段时间。庆满满,你去和我妈说下呗,她什么都听你的。”
一物降一物!
对付老妈,陈玉燕还是有法子的。
陈元庆:“你是想要做上手术台的临床医生,还是做研究的学术医生?”
“我想上手术台治病救人!”
陈元庆笑道:“当临床医生可是相当累的,你得要做好心理准备。”
陈元庆突然是觉得,北辰中学又是有了些地方需要进行改进。
对于学生来讲,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不断的刷试卷提升分数,是一种精力上的浪费。
可又是不得不如此。
因为分数不够就考不上大学。
而很多技术类岗位,是需要大量练习。
与其让学生将时间浪费在刷题上,为什么就不让学生多练习技术呢?
比如说医生的缝合技术,这花费时间就能够练好的。
一个人最好的学习年纪,就是在十几二十岁的年龄。
应该是更多的学习知识,接触新的东西,更多的进行思考。
而不是在那重复的刷题,只为了提高分数。
西南工业大学可以拿出一些特招名额给早已经在学习相关专业技能的北辰中学的学生。
特招名额……
不能给特招名额。
或许,可以换一个思路,给高考加分。
当然了,得要通过专业技能考核,才是能进行加分。
即使有了加分,高考成绩也必须得要达到西南工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才行。
西南工业大学需要优秀的学生来成就自身名校,再是用名校的身份去吸引有钱人家成绩较差的孩子来镀金。
所以,进入到西南工业大学就读的学生就只有两种人。
特别优秀的学生和家里特别有钱的学生。
陈玉燕郑重的点头:“嗯,我觉得我可以。”
陈元庆打量了下陈玉燕:“当临床医生,首先得要自己有一副好身体。平日里,你得要加强体育锻炼。”
北辰医学院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很是重视。
但重视,也不能够每天押着学生进行锻炼啊!
怎么弄呢?
进行严格的考核,而且每月进行身体素质考核。
考核不过,就扣学分。
为了不被扣学分,学生们只能够每天主动的抽出时间去锻炼。
陈玉燕握紧拳头,露出一个亮肌肉的样子:“我每天都是有锻炼的。”
春井中学在学生体质这块也是很重视,每学期都有体育考试,成绩会算入到总成绩当中。
只要是将体育算入到成绩里面,学生们自然就是会练。
学生不想要练,老师都会监督着学生练。
陈元庆上手捏了捏陈玉燕的手臂肌肉,很是明显:“不错,你现在这是能一拳一个小朋友了!”
打小朋友?
陈玉燕下意识的透过大门,看向在外面玩擦炮的弟弟陈涛,嘴角泛起笑意。
收拾陈涛,还是轻轻松松的。
“元庆哥,新年好啊!”
陈元庆看着进来的张学文,他可还记得,几年前张学文带着队上一群小孩到处玩的场景,纯纯的孩子王。
但后面,还是被强行送进学校,把初中是给读完。
陈元庆笑着拍了下张学文的肩膀表示亲近:“你小子现在倒是看着精神抖擞的啊!有个当爹的样子了。”
张学文抓了抓头发:“元庆哥,就别拿我打趣了,有了孩子之后才是知道这爹真的不好当!”
陈元庆:“这有什么不好当的,你现在不已经当上了吗?”
生产队的各家靠着春井坊酒业的股份,现在即使个瘸子,都能找到漂亮的女人当老婆。
以前一直都是找不到老婆的老男人,现在也都是找到了老婆,并且孩子都生了不止是一个。
有钱,不怕养不活。
张学文:“我不是说这个,而是……”
陈元庆笑道:“感觉到了做父亲的责任?”
“对,就是这个!”
当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责任并去主动承担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真的是长大了。
成为了真正的男子汉!
“呵,挺不错的。看样子,你娃子是真的长大了。我记得,你现在是在厂里面开铲车是吧?”
“对!有时候也去工地上开挖机。”
春井坊酒业会是放暑假的,厂里面不生产了,张学文就去工地上开挖机。
但这也不是随时都有活的事。
陈元庆:“不错。养活老婆孩子,是没得问题的。”
张学文低声道:“我这第一胎生了个女儿,我爸妈是催着要生二胎。这生二胎的话,以后养孩子压力就大了。”
现在养孩子,可不像是以前,米汤都能喂。
得要吃奶粉。
而且,国产奶粉还不行,得要进口的。
说起来奶粉这事,还是陈元庆带起的风潮。
大家都是盯着他家是怎么养孩子呢!
衣服什么的,打补丁的肯定是不能穿了。
以前是哥哥穿了弟弟穿,现在可是不行,得要单独的买。
陈元庆:“所以呢?”
陈元庆不会直接告诉人,你去做这事,以后能发财。
发财的机会还是得要自己去找。
说句实话,只要脑子正常的人,绝对是能够发现很多能发财的机会。
但为什么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发财呢?
大多数的人,看到了机会,但不敢下手啊!
机会错过了,只能是后悔。
连发财机会都看不到的人,就是提醒他做什么能发财,陈元庆也不觉得其能够做得好。
既然如此,还不如说不讲。
如果有人看到了机会,来找到陈元庆,陈元庆会鼓励其大胆的去干。
一般来讲,有了陈元庆的鼓励之后,人就真的去干了。
成功的几率还不低。
这就跟有个事拿不到主意,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支持,甚至直接去求神拜佛。
“元庆哥,我看到厂里面的挖机,平时的时候总是有几台没有干活。我就想着,能不能租用厂里的挖机,去外面接些活来干。”
陈元庆:“为什么不自己买上一台挖机去干活?”
公司挖机在利用率上面比不过私人挖机的。
公司的挖机,没活干就没活干,放在那不动了。
而私人挖机是这里的活干完,就马上去下一处工地。
人歇机器不歇的。
张学文不好意思的道:“我这不没钱嘛!”
“找你妈老汉要啊!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挺是可以干的。”
天下第一宗门是谁?
建工!
接下来,各种工程可是不少。
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城市,很多都是在建筑工地上面,或者从事相关的工作。
比如说装修、水电等等。
张学文要是现在去搞上一台挖机,到处去干各种的工程,很快就能够积攒下不少的钱。
“我也想要买啊,但一台挖机太贵了,家里也没有这么多钱。”
春井坊酒业虽然是年年的进行分红,但各家分到的钱也并不是相同的。
多的一年分上几十万,少的分上几千。
分得少的人家,现在是后悔着呢,当年为什么就不多入股呢?
早晓得,当时砸锅卖铁的也是要多入的。
“我想要去借,我爸妈又是不准。所以,我想着,厂里面的挖机,空着也是空着,我租来去找活干。”
陈元庆沉吟了一下,将陈军是叫了过来,把这个事情给陈军说了下。
陈军看了眼张学文:“现在十分厂那边已经将土地平整得差不多了,的确是有几台挖机空了下来。”
陈元庆:“空在那也是吃灰,干脆给租出去回上些成本。”
他倒是不介意帮人一手,也想要看看张学文能不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