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库都尔河(1 / 1)

加入書籤

围坐在火堆旁,战士们听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额尔古纳河按照中俄双方条约是界河,但沙俄耍无赖,其目的是为了边境重镇满洲里,那里是中东路铁路的起点。那位都统很有名,后来做过黑龙江都督兼民政部长。

将带来的马肋骨交给炊事班班长,斧头劈砍着马肉,一坨一坨的马肉丢进铁锅中熬煮。

孟海河拍手道:“正是满洲里。”

这年头的老百姓见识很少,更何况这些农家青年,他们对于曾经发生在故乡的事情知之甚少。可他们也是纯粹的,会因为祖国受辱而愤慨,会因为争取到尊重而自豪。

少年的中国就是如此,他们的母亲无法庇护孩子长大。

“孟叔,后来咋样了?”

“是啊,咱的地还是咱们的吗?”

抽着旱烟,孟海河摆摆手:“不知道,那年过后我们就走了,临走的时候宋都统跟我们各族人说,明年的时候再来,一定能够在草原上放牧。

可后来我们就没去了,老毛子把守住中东路,铁路沿边的山林草原都不准我们放牧游猎,这都多少年了,也不知道宋都统把地守住没有。”

“这件事我知道。”

坐在火堆旁的陆北说:“后来宋都统亲自丈量额尔古纳河每一寸土地,大衍之年的他不辞辛劳,与俄交涉谈判两年,但因为前清政府软弱,害怕沙俄借机生事,宋都统只是收回一部分额尔古纳河沿河沙洲草地,保住了满洲里重镇。

也收回了大量中东路铁路沿线森林、矿产,保住了额尔古纳河航道。”

这是很让人无奈的事情,不仅仅是前清政府的软弱,民国北洋政府同样继承的不仅仅是软弱,还有变本加厉的出卖国家利益。宋都统在治理边境问题上态度强硬,赢得不少赞誉。

同样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谣言也随之兴起。担任中东路铁路督办的宋都统最终还是因为谣言而辞职,晚年也一直忙于创作,其作品详细介绍东北地区近代史,是清末民初东北史最重要的史料之一。

在风雨缥缈中的暮年腐朽帝国中,在北国边境上,你能够看见一位大衍之年的老者,佝偻着腰一步一步行走在草原之上,一寸一寸土地去谈判,想要维护国家的尊严。

“支队长,所以额尔古纳河还有很多土地没有收回了?”

“哎~~~这世道。”

徒然的叹息,是对于英雄的惋惜,也是对国家、民族孱弱,政府无能无耻的愤恨。

“支队长,那毛子那么坏,咱们为什么要和他们一起?”

“是啊!”

陆北解释道:“因为我们要收回被侵占的土地,如果要收回土地就需要成立一个不软弱、不卖国的政府,必须驱赶走日寇。我们要以国家的名义向他们进行交涉,个人和一小撮人的仗义执言是无法让他们听进去的。

首先你必须拥有一个国家,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不受外来势力所奴役的民族。”

之后的近百年时光中,围绕额尔古纳河周围的沙洲岛屿两国进行长达数十年的谈判,直到那个联盟解体,共计收回数百平方千米的土地沙洲岛屿。

从风雨缥缈中腐朽帝国中孤身一人的老者,再到百年之后,从风雨缥缈中走出的新的国家,近百年间,北国边境上那道不可言语的伤痛似乎永远无法愈合。领土需要靠武力来捍卫,而恰恰在近百年的时光中,这个民族缺乏的就是捍卫领土主权的武力,一次又一次的卑躬屈膝,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款。

锅中的马肉煮的沸腾,年轻的战士们在想,自己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我们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赋予我们新的责任,审视这片土地曾经的过往,北国大地上不仅仅有无尽的大豆高粱,还有有数不尽的遗憾与不甘。

······

翌日。

队伍再度出发,初春的阳光给人的感觉很亮堂,但也绝不会给予太多温暖。

向阳的山坡上积雪融化后,荒草和落叶枯黄裸露,在荒草落叶之下,娇嫩的嫩芽从大地冒出。山林间,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北归的大雁在天空中翱翔。

从河谷中穿行,经过数日的跋涉,险峻的河谷逐渐开阔起来,两侧的山峦也低矮起来。

前方,侦察班的斥候回来。

“支队长,到了!”

“到了!”

李光沫大声疾呼着,他们已经抵达库都尔河畔,只需穿过这片河谷就能够抵达到额尔古纳地区。这让战士们脚步加快,在离开河谷之后,就连空气都温暖许多。

眼前豁然开朗,库都尔河河面上流淌着冰溜子,融化的坚冰碰撞发出‘咯咯咯’的响声,草原上已经生出嫩芽。

库都尔河右岸边有条小路,往北便是根河,往南便是牙克石。

陆北立马给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发报,汇报自己的位置,可一时半会儿陆北还真不确定自己的确切位置。在一个从未抵达过的地区,即使出了山林子,众人也只能盲目的前进。

往北走,这里人迹罕至,陆北看看能不能确定一下自己的位置。

沿着库都尔河走了二十几里地,见战士们都很疲惫,陆北便下令休息。

故地重回对于孟海河来说很是感慨,他在孩提时期跟随长辈来到额尔古纳草原,现在半百之年又带着晚辈们来到这里,数十年时光好似什么都没有改变。以前他们被毛子欺负,现在被日寇欺负,所谓的国境线并不能阻止侵略者的脚步,没有护卫国土的武力,就要失去在自己国土上的尊严。

在黄昏时。

锅里熬煮剩下的马肉,陆北计算着队伍的储备粮食,如果在半个月内不能得到远东军的援助补给,那么队伍就会断粮。篝火熊熊燃烧着,橘红色的火光照耀每个人的脸。

蹲在火堆旁抽烟的孟海河站起身,他眺望起远方。

“有人。”

“嗯?”

孟海河指向河对岸:“有烟。”

如此荒无人烟的地方出现了炊烟,就在河对面。

“警戒!”

“警戒!”

发现人烟,战士们立刻做好战斗准备,老兵班组长带着新兵战士,以班为单位寻找合适的射击点。众人都提心吊胆,鬼知道河对面白桦林中藏着什么,听说日本人在边境大肆修建要塞。

陆北让侦察班渡河过去查看一下,寒冷刺骨的河水上飘荡着冰块,李光沫他们二话不说脱下鞋袜,连棉裤都脱掉放在战马上。

下了水,侦察班的战士举着步枪一步一步向前摸索前进,马儿受不了寒冷刺骨的河水,奔腾着跑向对岸,溅起一阵浪涛水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