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太子(1 / 1)

加入書籤

贾珏对迎春并未做什么,因为他实在是不想吓到了这个姑娘。

黛玉、湘云、宝钗都是有着铺垫的,哪怕是宝钗也是一样。况且她们和迎春都不一样,迎春其实是有些自卑的。

贾珏本身不想改变姑娘们,但迎春的性格的确是需要改变一下才行。

若不然以后不管是对她,还是对她和贾珏未来的孩子都不好。

贾珏就这样握着她的手,和她说着一些并不过份的情话,让迎春终于相信贾珏对她真的是喜欢的。

虽然还有些梦幻,但迎春还是憧憬着,相信着。

她也没有问贾珏未来两三年有什么办法,只想着哪怕是一辈子都见不得光,她也要守着贾珏。

可能也是因为这么长时间,贾珏给她的影响和印象越来越深,让迎春也多了一些反抗世俗的勇气。

迎春的脸依旧红彤彤的,但至少敢抬头看贾珏了......

“那,那,那你不许和林妹妹云妹妹说,我,我不她们现在就知道...”

迎春鼓足了勇气才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抬眼紧张的看着贾珏。

她担心贾珏生气,担心贾珏因为这句话就不喜欢她了......

贾珏笑着点了点头,轻声道:

“好,听你的,等你什么时候想说了,或者觉得时机成熟了,再告诉她们。你放心,到时她们不会怪你的,还会为你感到高兴呢!”

迎春见贾珏没有生气,也跟着笑了,心里的担忧也消除了。

但听到贾珏的话,还是有些疑感的问道:

“真的么?她们不会怪我么?”

贾珏摇了摇头,很肯定的说道:“当然不会了,你要相信我啊!”

将来这些姑娘们都要做妃子的,还能长长久久的在一起。

那个时候贾珏的身份就已经是可以暴露在阳光之下的了,姑娘们又怎么会不高兴的?迎春看贾珏这般的肯定,也不由得有些开心。

她方才还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湘云和黛玉呢,如果真的和贾珏说的一样,那就可以放心了。

正说着话,外面的司棋高声道:

“姑娘们来啦!”

迎春吓了一跳,赶紧抽回了自己手,拿着帕子在脸前扇了扇。

也好在这会儿情绪稳定下来许多,脸上的红晕也不那么明显了。

贾珏也起身坐了回去,虽说以后不必担心姑娘们的反应,但现在还是要藏着掖着的。随着姑娘们莺莺燕燕的声音传了过来,房门被打开,湘云当先进来。

“哎呦~今天可是太冷了!今年这是怎么了,既然不下雪就不能暖喝点么?!”

黛玉在后面掩口笑道:

“你又不是老天爷,怎么什么事情都管?下不下雪,冷不冷的你都要说,真的是能操心。探春也笑着打趣道:

“云丫头就是个操心的命,什么事情都想要说说。云丫头快出去,和老天爷求个情儿,让天气暖喝点吧!”

这时迎春也迎了上去,轻声道:“快进屋,外面冷。”

湘云搓着手哈哈的笑道:

“我就是随口说两句,其实也不算是太冷。”姑娘们都跟着进来,脱下了斗篷。

黛玉拉着小惜春在炭盆前烤着手,看向贾珏眨了眨眼睛。

贾珏一下就明白了,这是在问自己劝没劝好迎春呢!

心说不仅劝好了,还给你发展了一个姐妹!见到贾珏点头,黛玉也就松了口气。

她们方才都在贾母那边哄着贾母,直到贾母睡了才又一起过来了。宝钗拉着迎春说道:

“你别担心之后的事儿,有大嫂子和大姐姐在呢,你就跟着露露面就是了。若是真想要帮忙的话,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们,我们来帮你。”

湘云嗯嗯的点头道:

“对对对,我们来就是想说这个。你也别太伤心了,就像是老太太说的,都是命数。”

其实姑娘们都不太想说贾琏的事情,因为贾琏的‘死因’太难看了!

再加上贾琏之前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更不愿意提了。

迎春轻轻的点了点头,小声道:

“谢谢你们...”

贾珏看得出来,迎春还是有些愧疚的。毕竟黛玉和湘云是正主儿...

不过姑娘们也没多想,只觉得迎春还是因为贾琏死的消息而伤心呢。

小惜春跑到贾珏的跟前,拉着他的手问道:

“珏哥儿,你说琏二哥没了,那爵位是不是就给二嫂子肚子里的孩子了?可孩子还没生出来呢....”

姑娘们也都看了过来,贾珏摇头笑道:

“暂时不会,至少也要等孩子生下来的。不过爵位也不会收回去,大印和圣旨还会留在贾家的。等孩子生下来,宗人府那边才会正式上奏关于爵位传承的事情。”

这种事,只靠着雍和帝一个人是说了不算的。

宗人府的权利也就来源于此!

当然一个虚爵,没有任何的实权,雍和帝也并不在意...

湘云好看的眉毛拧了拧,有些不太开心的说道:

“怎么能这样!太医都说了二嫂子肚子里的是男孩儿,直接传承就好了,非要等孩子生下来?那还要好几个月呢!”

宝钗哭笑不得的说道:

“这都是朝廷的规矩,哪里有为一个人更改的?再说孩子没生下来呢,就算是爵位传承下来了,又能怎么样?”

黛玉也笑着点头道:

“宝丫头说的是,这爵位传承可不是小事,哪里能像你说的这么简单?”探春忽然掩口笑道:

“也是,现在林姐姐和云丫头都该了解一下了,毕竟以后你们的孩子.....”

话还没说完,黛玉和湘云就恼羞的上去抓住了她嬉闹,没一会儿姑娘们就都被卷了进去羽

宝钗本来从不和姑娘们这么嬉闹,但是被贾珏‘破除封印’之后,也逐渐的欢快了不少。

被小惜春和湘云抓住的时候,也是一起闹了起来。

贾珏看着姑娘们这般热闹的模样,嘴角也不由得跟着翘了起来....

姑娘们闹了一会儿也就都坐下了,毕竟贾珏还在这呢。

要是贾珏不在,那闹多长时间都不怕。

但贾珏是个男人,她们还是要顾忌着自己的淑女形象的!

探春坐下后,拿过桌上的橘子扒开,那纤长的手指掰下一瓣橘子,张开饱满红润的唇放入口中。

“哎~今年家里的丧事实在是太多了,只希望以后家里不要在有事了。老太太的身体也越发的不好了,这些天我看老太太的眼神越发的不如之前了。”

探春的话让姑娘们也都沉默了一瞬,尤其是黛玉、湘云,宝钗、宝琴都不好说这些。

李玟李琦她们俩就更不用说了,只能安静下来。

贾珏摇了摇头说道:

“以后应该也不会在出什么事了,你们平日里多看看老太太,别让她一个人呆着。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容易想些事情,心情难免会不好。”

如今贾家碍眼的几个都没了,贾珍贾蓉、贾赦贾琏都死了,剩下的对贾珏来说就没什么了

贾宝玉的死是贾珏没有料到的,但死了也是好事。

毕竟以他对贾宝玉的了解,现在不死,以后也难免给贾家惹祸。剩下的贾琮、贾环、贾兰也足够在以后支撑贾家了!

探春叹息了一声,放下橘子说道:

“老太太那边我们倒是都能照顾着,还是担心珏哥儿你这边。毕竟你是在外面行走的,如今的局面又这么乱,凡事要多加小心才是。”

贾珏笑着点了点头,姑娘们他就顺着打开了话匣子。

宝钗轻叹了一声,有些担忧的说道:

“最近丰字号各地掌柜都送来了消息,说是各地乱民越来越多。如今神京城外的灾民都有些蠢蠢欲动了,这天气这般寒冷,再加上赈灾的米粮也越来越少,人心浮躁啊。”

湘云也有些忧心的说道:

“是啊,这么冷的天,咱们穿的这么好,还有银霜碳,他们什么都没有,听说住的帐篷都是薄薄一层木板,这个冬天不知道要冻死多少的人。”

姑娘们说着外面的事情,但大部分都是听家里的丫鬟婆子说的,有真有假,她们也很难分辨。

说到最后,姑娘们都齐齐的看向贾珏。

贾珏沉默了几秒,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

“这个时候谁都没办法,就算是想要赈灾也是有心无力。你们问问宝妹妹,现在就连薛家都拿不出太多的粮食来。”

“更何况现在这个局势,私下赈灾可不是什么善举,反倒是会被皇室猜忌,最终害了自家。不过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忧,朝廷还是有准备的。”

朝廷虽然现在焦头烂额,但也不会让城外的灾民都冻死了!

这个时候如果在冻死大量的灾民,而且还是神京城外的,那这个天下就真的没救了。

毕竟这城外的灾民只是灾民,不需要吃饱,也不需要吃好。

给灾民一天一碗粥,能让他们活下去就好!

至于保暖反倒是更简单了,木料也好,棉被也好,虽然都是物质,但却是绰绰有余的。现在缺的只是粮食,但让神京城外的灾民活着,至少是活大部分还是不难的。

姑娘们听到贾珏说私下赈灾可能会引起皇室猜忌,就都沉默了。

还是湘云率先打破了平静,气愤的一拍桌子站起来说道:

“这都是什么事?!这天底下怎么变成这样了?!”

宝钗、探春和黛玉都连忙制止她接着说下去,生怕她在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贾珏缓缓开口道:

“天下啊,其实一直都是这样。想要改变,就只能大破大立!”

其实不管是现在的封建王朝,还是前世的新世界,其实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只不过前世因为一代代先烈的付出,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公平一些。

你的出身不好,至少可以有一个机会可以跳出这个圈子。

哪怕是出身农村,出身大山,只要能通过读书,就能改变命运。

虽然也是最底层,但至少跳了出去。

再有两三代人的努力,后人的命运就会被改变。

但这个时代不行,这个时代老百姓就没有读书的资本!

只是束脩、学费、学习所需要的各种消耗,就不是一个老百姓能承受的起的。

这里的地是地主的,生意是被垄断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被控制的。

想要改变这一切,就必须要破而后立!

这也是为什么贾珏之前会同意古尼的计划,并且认同他那一句大杀才是大救的话!

宝钗见气氛有些不对,连忙说道:

“好了,不说这些外面的事情了,说了我们也不懂。”

贾珏冲着宝钗挑了挑眉,宝钗险些没啐出来。

其实贾珏也知道姑娘们都很聪明,说这些外面的事情都能听得懂。

只不过他不想让姑娘们这么早就面对外面的黑暗和不公,他想保护她们!

等到自己坐上了皇位,开始改变这一切的时候,就不必在担心什么黑暗吓到姑娘们了。

她们都太善良了,知道外面真正的残酷,怕是连睡都睡不好了。

有探春和黛玉在呢,再加上宝钗很快就将话题岔开了。

贾珏陪着她们说笑了半天,才起身说道:

“你们都在这边玩吧,我去转转去。贾琏的丧事怎么都要好好的操办一下,免得被人察觉出异样。”

姑娘们也没多想,只以为他是担心贾琏当初做的丑事被人知道了,便都点了点头。毕竟现在家里就他一个靠得住的爷们了,他不出面谁出面?

贾珏看了看黛玉和湘云、宝钗,笑着说道:“林妹妹,云妹妹,宝妹妹,你们不送送我么?”

三个姑娘都脸色一红,齐齐的啐了一声。

其他姑娘们都是掩口轻笑,羞的三女都白了贾珏一眼。

贾珏哈哈大笑的出了门,心说这会儿凤姐儿和李纨应该都在元春那呢。正好一锅端了!

至于贾琏的丧事,谁在意啊!

与此同时,边关的路上。

王子腾一脸阴沉的看着旁边跟着的赵管家,在看看周围‘多’出来的护卫,不由的咬牙道

“你到底是谁的人,要我做什么?!”

赵管家呵呵一乐,灿烂的笑道:

“王大人,王爷托我给您带句话......”

两个多月后,新年将近之时。

皇宫。大明宫。

雍和帝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的寒声道:

“怎么,诸位爱卿都以为朕守不住这大乾江山,守不住这祖宗基业?朕还没死呢!大乾还没亡呢!你们是要逼宫么?!”

现在的雍和帝非常愤怒,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已会遇到逼宫。

上一次贾珏请奏召太子回京的时候,雍和帝虽然也说过逼宫这样的字眼,但其实根本就不算。

毕竟太子就是太子,身份上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当时的局势虽然混乱,却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可现在,满朝文武超过八成请奏让他尽快立下新太子!户部尚书崔磊站了出来,他的神色疲惫,双眼满是血丝。

“陛下,最近这一个多月,边关屡屡失守,虽然都靠着边关将士的拼命将重镇都守住了,但长此以往下去不是办法。”

“国内各地的乱民越来越多,而且已经有多路乱民汇聚在一起朝着神京方向而来,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此情况下,臣等如何能不为大乾江山考虑?”

“太子已经移灵孝慈县,如今立下太子稳固国本,正是该有的时机。借此机会传旨各地免赋、赦罪等宽仁之政也能缓解民怨。再不济...”

说到这,崔磊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咬了咬牙说道:

“再不济,一旦边关失守,大乾江山危机之时,也可让新任太子带领一部分臣子先往旧都,保留灭种...”

虽然只是过了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发生的事情却是不少。蒙元的巴特尔的确是骁勇善战,老谋深算之辈。

三十多万大军在他的指挥下让边关各镇苦不堪言,谁都不敢掉以轻心。但即便如此,边关各镇也失守了多次!

虽然后来又都抢回来了,但边关将士的死伤越来越严重。

战况越发的严重,消耗自然也就越来越大。

现在不仅粮食消耗大,一些守城的资源也是消耗的厉害。箭矢、弹丸、炮弹等等,每日消耗的数目触目惊心。

雍和帝冷笑了一声,缓缓问道:

“让新太子带人先去旧都?带谁?带你们么?!”

这句话说的就有些诛心了,崔磊直接跪在地上高声道:

“陛下!臣等一心为国,未下何故如此羞辱?!异族破关,臣等死战不退!纵手无缚鸡之力,亦要与异族同归于尽!”

雍和帝气的咬紧牙关,可还未等继续开口,吏部尚书岳默也站了出来。

“陛下,非是臣等不知君恩,不知君威,实在是如此时机之下,立新太子之事迫在眉睫!陛下就算惩罚臣等,臣等也无怨无悔,只愿陛下为大乾国运考虑啊!”

说完也缓缓跪下,随着他跪下,身后的文臣群体齐刷刷的跪下了一片。

放眼望去,只有两三人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请陛下为大乾国运考虑,册封新太子!”

群臣的呼声汇聚在一起,让雍和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其实他不是不能立太子,毕竟他现在就剩下两个儿子了。

他又因为一些心理原因不能人道,也就是说将来这天下总归是要交到这两个儿子其中之一的手上。

如果没有这些臣子的‘逼宫’,在太子的丧事办完之后,他自己也有可能会选立太子。但群臣如此逼迫,而且一直将这件事和国运联系在一起,就让他有些无法接受了!

现在立下太子,群臣们说是安抚民心,可对他来说恰恰相反!这是在说大乾守不住了,大乾要亡了!

这不是在承认自己是个昏君么!

“好,好,好好好!好一群为国为民的臣子!朕今日若是不立太子,尔等是不是要逼朕退位了?!”

群臣连道不敢,虽然雍和帝自从太上皇驾崩之后就一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逼皇帝退位这种事是大逆不道:

在现在这个时候,谁敢担这样的责任?

且不说皇室未来会不会放过自己,单说现在这样的局势,一旦雍和帝退位,哪怕新皇立刻登基也会让局势更加的混乱!

这时武勋阵营中走出一人,正是史家保龄侯府的史鼐!

史鼐躬身一礼之后,义正言辞的说道:

“陛下,立太子之事乃是国本,国本之事便是天下之事,非是陛下一家之事!陛下是大乾之君,发之于中,必形于外。”

“如今乃是危急存亡之秋,陛下何故只着眼一点,而忽略全局?!立新太子利大于弊,更何况如今陛下只有两子,将来也是要传位其一...”

话音未落,雍和帝就暴怒道:

“放肆!史鼐,你在教训朕么?!”

史鼐跪在地上,但身子挺得笔直,依旧是正义凛然的说道:“陛下,臣不敢!但事关国体,事关大乾国运,臣...”

“大胆!史鼐你身为武勋却妄议政事,来人,将他拉下去,关入天牢!”

雍和帝气的直哆嗦,虽然文臣一直都在奏本请立太子,但武勋一直都没掺和。

这也是正常的,毕竟带兵的武将若是掺和在这种事里面,谁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历史上的前车之鉴还少么?!

可今天史鼐却是站了出来,这让他不得不多想一些!

可他的话音方落,外面的殿卫还没进来呢,一群武勋呼啦啦的都跪了下去,齐声道:“陛下息怒!”

雍和帝双眼一眯,这跪着的可不只是开国一脉,其中还有中立派和..元平一脉!

他心里忽然一紧,不由得猜测开国一脉和元平一脉达成了什么交易。

可却没有想想这段时间他大肆提拔新人和中立派,不断的挤占元平一脉的军权,会造成如今的后果也是理所应当。

就在这时,靖国公沈丞颤颤巍巍的站出来‘虚弱’的说道:

“陛下,是否立新太子之事尚不急,如今最重要的是边关之危。只要边关危急接触,内乱也不过是弹指可灭。臣觉得这时候该请肃毅侯出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