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合章 4k】枪是英雄胆(1 / 1)
留着大胡子的苏联顾问竖起两根手指,用生硬的中文说:“二十度,射程十三公里。”
另一边,59军的步兵们正在领取新步枪。
封君少亲自拆开一个木箱,取出崭新的莫辛-纳甘步枪。枪身的烤蓝泛着幽光,胡桃木枪托上还带着松脂的清香。
“都听好了!”封君少举起步枪,“这枪比汉阳造准,但后坐力大。领到枪的先熟悉操作,别到时候走火伤着自己人!”
西北汉子们排队领枪,有人迫不及待地拉开枪栓,金属摩擦声清脆悦耳。子弹是尖头的7.62×54mmR,比他们惯用的圆头子弹更长。
“这子弹能打穿小鬼子的钢盔!”一个老兵把子弹放在掌心掂量。
训练场上很快响起零星的枪声。
刚开始有人不适应后坐力,肩膀被撞得生疼。但很快,神枪手们就掌握了要领,百米外的靶子被打得千疮百孔。
钱伯钧走到427团的分配区时,林怀瑾正带着装甲兵组装T-26坦克。
这些坦克被拆解运输,现在需要重新组装。
“炮塔装这里!”林怀瑾指着图纸,额头上的汗珠滴在纸面上,“小心平衡轴!”
几个战士合力抬起炮塔,缓缓放在车体上。45毫米炮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同轴机枪的枪口黑黝黝的。
苏联顾问在一旁指导,不时纠正他们的操作。
“团座!”林怀瑾看到钱伯钧,兴奋地招手,“这坦克正面装甲有15毫米,小鬼子的37炮根本打不穿!”
钱伯钧绕着坦克走了一圈,敲了敲侧面的装甲板:“多久能组装好?”
“再有两个小时就能动起来!”林怀瑾擦了把汗,“就是弹药装填系统有点复杂,得熟悉熟悉。”
不远处,老邢的特战队正在试射新到的PPSh-41冲锋枪。
这种被称为“波波沙“的冲锋枪弹鼓容量高达71发,射速惊人。
“突突突——”老邢扣动扳机,一梭子子弹将五十米外的木板靶打得粉碎。
后坐力让枪口微微上跳,但密集的火力足以弥补精度。
“这玩意儿近战够劲!”老邢吹了吹枪管冒出的青烟,“比小鬼子的百式冲锋枪强多了!”
钱伯钧拿起一把检查,沉甸甸的弹鼓让手腕发酸。
他拉开枪栓,看到粗大的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
“每人配两把,”他对老邢说,“再带足弹药,今晚你们去给小鬼子送份大礼!”
中午时分,训练场上的枪声渐渐密集起来。各部队都在抓紧熟悉新装备。
炮兵阵地上,十二门76.2毫米炮已经架设完毕,炮手们正在练习装填。
“预备——放!”随着老周的口令,六门炮同时开火。
震耳欲聋的炮声中,炮弹呼啸着飞向预设目标。远处的小山包上腾起六朵橘红色的火花,炸起的尘土有十几米高。
“漂亮!”庞长官举着望远镜,花白胡子激动得直颤,“这威力比鬼子的75炮强多了!”
钱伯钧注意到苏联顾问正在教炮手们使用象限仪。
这种新式瞄准具比他们惯用的标尺更精确,但操作也更复杂。
“仰角15度,方向修正0-2-0!”苏联顾问用生硬的中文喊着口令。
炮手们手忙脚乱地调整火炮,有个小战士差点被后坐力震倒。但很快,第二轮齐射就打出了漂亮的散布。
坦克训练场上,林怀瑾已经带着第一批乘员完成了基本操作训练。六辆T-26排成一列,发动机轰鸣着喷出黑烟。
“前进!”林怀瑾通过车内通话器下令。
坦克缓缓启动,履带碾过训练场的土路,留下深深的辙印。45毫米炮塔缓缓转动,瞄准了远处的靶标。
“开火!”
“轰!”炮口喷出火焰,炮弹准确命中八百米外的土墙。爆炸掀起的尘土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墙面上被撕开的大洞。
“这准头!”炮手王栓柱兴奋地拍着炮闩,“比小鬼子的坦克炮强十倍!”
钱伯钧爬进一辆坦克的炮塔,狭小的空间里挤着三名乘员。
驾驶员在前,炮手和车长在炮塔里。他注意到车长有一个全景观察塔,视野比日军的坦克好得多。
“团座,您试试?”林怀瑾让出位置。
钱伯钧握住操纵杆,轻轻向前推。
坦克立刻响应,平稳地向前行驶。转向也很灵活,比他们之前缴获的日军坦克好开得多。
“好家伙,”钱伯钧笑道,“这玩意儿比卡车还顺手!回头咱们带回平顺一辆,也让兵工厂的老师傅们摸摸脉,看看能不能仿制一手!”
下午的训练更加热火朝天。
步兵们练习新步枪的快速装填,机枪手们熟悉DP轻机枪的扇形扫射。
最受欢迎的是新到的DShK重机枪,这种12.7毫米的重型武器可以轻松击穿日军的装甲车。
“看我的!”赵铁锤架起DShK,对准四百米外的钢板靶扣动扳机。
“哒哒哒”的闷响中,子弹像热刀切黄油般穿透了10毫米厚的钢板。
“乖乖!”一个40军的老兵摸着弹孔直咂嘴,“这要打在小鬼子身上,还不得穿个透心凉?”
夜幕降临时,训练暂时告一段落。
各部队开始清点弹药,准备明天的实战检验。钱伯钧召集各部队主官开会,布置明天的防御计划。
“76.2毫米炮部署在城东高地,”他指着地图说,“T-26坦克作为机动力量,随时支援薄弱环节。”
庞长官补充道:“59军的反坦克枪组埋伏在公路两侧,专打鬼子装甲车。”
封君少拍了拍腰间的新手枪。
这次补充的TT-33托卡列夫手枪比他们原来的毛瑟手枪更轻便:“老子的大刀饥渴难耐,已经等不及要试试新家伙了!”
会议结束后,钱伯钧独自走到城墙边。
月光下,新到的武器装备整齐排列,散发着机油和钢铁的气息。
远处,苏联顾问正在教几个战士保养火炮,生硬的中文夹杂着俄语单词。
小红绳不知从哪里钻出来,拽了拽钱伯钧的衣角:“叔叔,那个大铁疙瘩能打多远啊?”
钱伯钧揉了揉她的脑袋:“能打到小鬼子老家去!”
孩子咯咯笑着跑开了,红头绳在月光下一跳一跳的。
钱伯钧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城墙下忙碌的战士们,嘴角微微上扬。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二天。
黎明前的临沂城笼罩在薄雾中,钱伯钧站在新构筑的炮兵观察所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76.2毫米野战炮的射表。
远处日军阵地上隐约传来引擎的轰鸣声,像闷雷滚过大地。
他转头对身旁的苏联顾问瓦西里说:“今天就让小鬼子尝尝苏维埃铁拳的滋味。”
瓦西里正用沾满机油的手帕擦拭炮队镜,闻言咧嘴一笑,露出两颗金牙:“达瓦里希(同志),等会儿你会看到,日本猴子的薄皮坦克就像火柴盒一样脆弱。“
这个参加过诺门罕战役的老炮兵拍了拍身旁的炮弹箱,黄铜弹壳在煤油灯下泛着冷光。
他是昨天晚上找上钱伯钧的,开门见山的表示有事情要谈,但是可以等到427团使用苏械战斗以后再谈。
钱伯钧虽然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总归不会是坏事。
欣然同意。
阵地上突然响起急促的哨声。观察员李存瑞猛地扑到潜望镜前,声音都变了调:“日军坦克!十一点方向,距离两千五百米!”
钱伯钧抢过望远镜,晨雾中隐约可见二十多个黑点正缓缓蠕动——是坂本支队的八九式中型坦克,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步兵,刺刀在微光中偶尔闪出寒芒。
“全团进入战斗位置!”
钱伯钧的吼声顺着电话线传遍各阵地。
炮兵阵地上,炮手们迅速扯开炮衣,装填手抱起近二十斤重的炮弹。
孙德胜用扳手最后检查了一遍炮闩,对身旁的年轻装填手喊道:“记住,先装榴弹,等鬼子近了再换穿甲弹!”
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时,日军坦克已经推进到两千米距离。
钱伯钧看到领头那辆坦克炮塔侧面用白漆涂着“坂田”二字,正是第五师团王牌战车中队的标志。
他抓起野战电话:“孙德胜,先给鬼子来点开胃菜!”
六门76.2毫米炮同时喷出火舌,炮口制退器喷出的气浪将周围的尘土吹得四散飞扬。
钱伯钧感觉脚下的混凝土工事都在震颤,耳膜被震得生疼。
炮弹在空中划出六道清晰的烟迹,约莫五秒后,日军阵地上炸起六朵橘红色的火球。
“偏右五十米!”瓦西里用生硬的中文喊道,手里不停调整着炮队镜。
第二轮齐射立刻修正了偏差,这次有三发炮弹直接落在坦克队列中。
领头那辆八九式被炸得炮塔歪斜,后面的步兵像受惊的蚂蚁般四散奔逃。
日军很快还以颜色。150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尖啸着砸向城墙,爆炸的气浪掀翻了两个正在搬运弹药的战士。
钱伯钧被震得单膝跪地,钢盔上叮叮当当落满碎砖块。他吐掉嘴里的泥土,看到东门附近新修的城墙被炸开个两米宽的缺口。
“林怀瑾!该你们上场了!”钱伯钧对着步话机吼道。城内立刻响起T-26坦克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六辆钢铁巨兽排成楔形阵冲出城门。
林怀瑾所在的指挥车炮塔上插着面青天白日旗,45毫米炮管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日军显然没料到守军会这么快出动坦克,前锋部队明显出现了混乱。
林怀瑾抓住机会,通过车内通话器下令:“全队注意,瞄准领头的八九式——开火!”
六门45毫米炮同时喷出火舌,炮弹精准命中四百米外的目标。
被击中的日军坦克像玩具般跳了起来,炮塔在火光中旋转着飞上天空。
钱伯钧从望远镜里看到,日军步兵正疯狂地往坦克后面躲藏。
他立刻下令:“机枪组压制步兵!别让他们靠近我们的坦克!”
城墙上的DShK重机枪立刻喷出火舌,12.7毫米子弹像镰刀般扫过麦田,打得日军血肉横飞。
有个戴眼镜的日军军官挥舞军刀想组织反击,上半身突然炸成一团血雾。
是被老邢的狙击小组盯上了。
战场西侧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封君少带着59军的突击队从侧翼杀出,西北汉子们人手一把PPSh-41冲锋枪,71发弹鼓的火力密度打得日军抬不起头。
钱伯钧看到马彪冲在最前面,这个络腮胡大汉左右开弓,两把托卡列夫手枪喷吐着火舌,子弹在日军钢盔上凿出一个个透亮的窟窿。
日军开始动摇了。
坦克调头想跑,却被T-26死死咬住。
林怀瑾的炮手王栓柱冷静地瞄准最后一辆八九式的发动机舱,炮弹直接击穿后装甲,里面的弹药被引爆,整车炸成了火球。
溃退的日军步兵被59军的冲锋枪手像赶羊般追杀,麦田里到处都是丢弃的武器和钢盔。
“注意空中!有敌机来了!重复!有敌机来了!”观察哨突然尖叫。
三架日军轰炸机从云层中钻出,机腹下的炸弹舱已经打开。
钱伯钧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坦克和密集的步兵队列都是绝佳的目标。
“防空连!”庞长官的吼声通过野战电话传遍阵地。
城墙上的四联装高射机枪立刻喷出火舌,曳光弹在空中织成火网。领头的九七式重爆被击中右翼,拖着黑烟栽向远处的河滩。
但另外两架还是突破了火力网,炸弹像下饺子般砸向战场。
钱伯钧扑进掩体的瞬间,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摇晃。爆炸的气浪掀飞了他的钢盔,灼热的弹片擦着脸颊飞过。等耳鸣稍退,他惊恐地发现一辆T-26被直接命中,炮塔被炸飞十几米远。
“陆铭!”钱伯钧对着步话机狂喊,回应他的只有静电噪音。
硝烟中,他看到有个浑身是火的坦克兵从残骸里爬出来,没跑两步就栽倒在地。那身影的作战服背后,依稀可见427团的臂章。
日军趁机发动了反扑。两个中队的生力军从侧翼包抄过来,三辆九五式轻型坦克打头阵。
钱伯钧抓起冲锋枪就要往战场冲,被瓦西里一把拽住。
“炮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