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合章 4k】无事献殷勤(1 / 1)

加入書籤

这个苏联老兵抢过电话,用蹩脚的中文对炮兵阵地吼道:“全速射击!打光所有炮弹!”

十二门76.2毫米炮立刻调转炮口,炮手们疯狂地装填射击。

李存瑞趴在观测位上,声音嘶哑地报着坐标:“方位角175,距离八百,高爆弹三发急速射——放!”

炮弹像冰雹般砸在日军进攻路线上。一发榴弹正中领头的九五式坦克,37毫米的薄装甲像纸糊般被撕开,里面的弹药被引爆,炮手的一条腿高高飞上了天。

后续跟进的日军步兵被弹片成片扫倒,有个曹长被冲击波掀到树上,挂在那儿像个人形风铃。

封君少抓住机会,带着59军的敢死队发起冲锋。

这些西北汉子人手一把鬼头大刀,冲进敌群就砍。

钱伯钧看到马彪一刀劈开个日军少尉的天灵盖,脑浆溅了他一脸也顾不上擦。

有个战士被三个日本兵围住,拉响腰间的手榴弹,爆炸的火光中四个身影同时飞起。

战斗进入白热化。

日军开始不计代价地强攻城墙缺口,守军的弹药消耗惊人。

钱伯钧亲自跑到炮兵阵地,发现弹药手们已经脱了上衣,汗水和火药残渣在身上糊成黑泥。孙德胜正用撬棍开最后一个弹药箱,虎口都震裂了。

“团座,炮管已经达到极限了,保守估计再打个十来发就必须得停下来了!”孙德胜哑着嗓子报告。

钱伯钧望向战场,日军的膏药旗还在往前移动。他咬了咬牙:“省着点用,瞄准鬼子机枪阵地等火力点打!”

就在这时,战场东侧突然响起熟悉的引擎声。五

辆涂着青天白日徽的T-26从侧翼杀出,炮塔上插着40军的战旗。

是庞长官把最后的预备队投入了战斗!这些钢铁巨兽像尖刀般插进日军侧翼,45毫米炮抵近射击的声音震耳欲聋。

钱伯钧看到领头那辆坦克的舱盖突然打开,陆铭灰头土脸地钻出来,手里挥舞着信号旗。

原来这小子没死!钱伯钧眼眶一热,抓起冲锋枪就跃出掩体:“弟兄们!反击的时候到了!”

冲锋号响彻战场。427团的战士们像出笼的猛虎般扑向日军,赵铁锤的DShK机枪架在弹坑边缘,子弹追着溃逃的日军屁股打。

老邢带着特战队专门狙杀军官,有个日军大队长刚举起望远镜,眉心就多了个血洞。

日军终于崩溃了。

幸存者丢下武器四散奔逃,连重伤员都拖着断腿往麦田里爬。

钱伯钧站在一辆燃烧的坦克残骸上,看着夕阳下的战场。

到处都是冒烟的钢铁残骸和横七竖八的尸体,有面太阳旗被扔在弹坑里,正被火焰慢慢吞噬。

“统计战果!”他哑着嗓子下令。

王文仲小跑过来,脸上黑一道白一道的:“初步清点,击毁日军坦克九辆,毙敌六百以上。我团阵亡八十三人,重伤一百二十...

我刚才也打听了友军的情况,他们那边情况也比前两天战斗好不少。

战损比也接近了一比二,小鬼子今天挺疯狂的,但是伤亡也不小。保守估计,六个大队,至少包报销了三分之一!

就是弹药的消耗有点大。今天的胜利,生生是用炸药炸出来的!”

话没说完,小红绳不知从哪钻出来,拽着钱伯钧的衣角直晃:“叔叔!叔叔!炊事班炖了猪肉粉条!”

孩子脏兮兮的小脸上满是兴奋,完全没意识到刚才经历了多么惨烈的战斗。

钱伯钧弯腰抱起她,突然发现孩子的红头绳不见了,头发被硝烟熏得焦黄。

他轻轻摘掉她发丝间的弹片,转头对王文仲说:“今晚加餐,有罐头的都开了。告诉弟兄们...”

他的声音哽了一下,“告诉蒋子轩,明天带工兵营的弟兄去把对面鬼子的尸体埋了,别闹瘟疫。我估计一时半会儿,小鬼子是不敢露头了。今天的火力,估计吓了对方一跳!”

夜幕降临,临时营地里飘起肉香。

战士们围着篝火分享缴获的日本罐头,有个河南兵正用钢盔煮面片,滚烫的面汤在火光下泛着油光。

更远处,医疗帐篷里传来压抑的呻吟,苏婉清带着女兵们给伤员换药,纱布拆开时黏住伤口的嘶啦声让人牙酸。

钱伯钧蹲在主篝火旁,就着火光检查新到的作战地图。

瓦西里凑过来,递给他半瓶伏特加:“达瓦里希,今天打得漂亮。”

钱伯钧仰头灌了一口,火辣辣的液体烧得喉咙发烫。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圈:“明天鬼子肯定会报复,他们的炮兵阵地应该转移到了这里。”

林怀瑾拖着条伤腿过来,军装袖子被烧没了半截。

他接过酒瓶猛灌一口,呛得直咳嗽:“团座,咱们的坦克还剩下四辆能动的。”

钱伯钧拍拍他的肩膀:“够用了。明天你和老邢配合,注意敲掉小鬼子的火力点就行了。我预计今天这样规模的战斗,一两天内不会再发生了。

在摸清楚我们现在情况之前,小鬼子会保持足够谨慎的。”

说完,钱伯钧又把目光转向了瓦西里,“好了,我想是时候,咱们好好谈一谈了!”

“如你所愿!那我就请钱团长陪我赏一赏临沂的月色!”

“请!”

钱伯钧两人很快就在临沂城内随意逛了起来。

月光下的临沂城笼罩在朦胧的银辉中,残破的城墙在夜色中勾勒出锯齿状的剪影。

钱伯钧和瓦西里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军靴踏过碎砖瓦砾发出细碎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哨兵的喝问声,更显得这战后的小城格外寂静。

“达瓦里希,你们今天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瓦西里掏出一个铁皮烟盒,递给钱伯钧一支粗大的马合烟,“特别是那几辆T-26的战术配合,完全不像是第一次接触苏式装备。”

钱伯钧接过烟,就着瓦西里递来的火柴点燃。

辛辣的烟味冲入肺腔,让他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苏联同志教得好。”他眯起眼睛,借着月光打量这个身高近一米九的斯拉夫人,“不过我更好奇,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送来这批装备?”

瓦西里深深吸了口烟,蓝色的眼睛在烟雾后闪烁。

“钱团长是个聪明人。”他忽然改用流利的中文说道,“你应该听说过青峰支队吧?”

钱伯钧心头一跳,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烟卷。

青峰支队是他当初为了掩饰身份,冒充八路军打出的旗号。

他故作镇定地弹了弹烟灰:“略有耳闻,好像是八路军的一支游击队?”

“哈哈哈!”

瓦西里突然大笑,笑声在空荡的街道上格外响亮,

“达瓦里希,在我们面前就不必演戏了。莫斯科的情报部门可不是吃干饭的——青峰支队在晋西北端掉日军机场,炸毁军火库,在晋西北一路攻城夺寨,特别是最近又配合贵国的八路军彻底打败日军的九路围攻...这些战绩,可都是挂着427团的作战风格。”

夜风吹过断墙,卷起几片枯叶。

钱伯钧感觉后背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早就料到伪装迟早会被识破,但没想到连苏联人都掌握得如此详细。

“所以呢?”钱伯钧索性丢掉烟头,直视瓦西里的眼睛,“苏联同志大老远跑来,就为了揭我的老底?”

瓦西里摆摆手,从军装内袋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

“别紧张,我的朋友。这是莫斯科方面给你的私人信件。”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由伏罗希洛夫元帅亲笔签署。”

钱伯钧接过信封,触手沉甸甸的。

他借着月光看到火漆印上清晰的镰刀锤子图案。“我能现在打开吗?”

“当然。”瓦西里做了个请的手势,“不过建议我们找个避风的地方。这封信...内容比较丰富。”

两人拐进一处半塌的茶楼。

钱伯钧用钢盔罩住手电筒,借着微弱的光线展开信纸。

俄文和中文双语对照,措辞正式而热情。

信中高度赞扬了427团的战绩,特别提到钱伯钧在平顺建立的兵工厂“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兵工厂?”钱伯钧眉头紧锁,“我们只是修理些枪械,造点手榴弹而已。”

瓦西里笑而不语,又从怀里掏出几张照片。

钱伯钧接过来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照片上赫然是平顺兵工厂的生产车间,虽然有些模糊,但能清晰看到正在组装的迫击炮和机枪生产线。

“这是...”钱伯钧的手指微微发抖。

这些照片明显是偷拍的,角度都很刁钻,但足以证明苏联人已经摸清了平顺的底细。

“达瓦里希,我们明人不说暗话。”瓦西里的声音忽然压低,“莫斯科方面很欣赏你的...特殊渠道。那些精密的机床设备,还有德式武器的生产工艺,都不是普通兵工厂能搞到的。”

钱伯钧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系统兑换的物资终究还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他强自镇定地将照片塞回信封:“苏联同志到底想要什么?”

“友谊!纯粹的友谊!”瓦西里张开双臂,作势要拥抱,被钱伯钧侧身避开也不以为意,“苏联愿意成为427团最可靠的朋友。就像今天你看到的,我们可以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技术专家...只要钱团长愿意在某些时候,给予相应的回报。”

钱伯钧眯起眼睛:“某些时候?”

“比如...”瓦西里凑近一步,伏特加的气息喷在钱伯钧脸上,“如果有一天苏联和某些国家发生冲突,希望427团能在情报、战术乃至军队上给予支持。又或者,分享一些...特殊的生产技术。”

“某些国家?有意思!”钱伯钧淡淡的重复,心里默默笑了两声。

月光从残破的屋顶漏下来,在两人之间投下斑驳的光影。

钱伯钧终于明白了苏联人的算盘——他们是在为可能爆发的苏日德战争提前布局。

历史上诺门罕战役后,苏联一直担心关东军的报复,现在又赶上德国在欧洲蠢蠢欲动,莫斯科显然急于在远东寻找可靠的盟友。

“瓦西里同志,”钱伯钧慢慢折起信纸,“我是个军人,只关心打鬼子。政治上的事情...”

“噢,别误会!”瓦西里连忙摆手,“我们绝不干涉中国内政。

只是希望像钱团长这样有能力的指挥官,能够与苏联保持...特殊的友好关系。”

他眨眨眼,“就像你和八路军的那种关系。互助合作,互通有无!相信我,我的新朋友。苏联给予你的,远比你想象得要更多!”

钱伯钧心头又是一震。

看来苏联人不仅知道青峰支队的事,连他和八路军的秘密合作都摸清了。

他忽然想起白天战区突然送来的补给,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这次补给是你们促成的?”

瓦西里得意地笑了:“莫斯科方面做了些...小小的努力。毕竟像427团这样的精锐,理应得到最好的装备。”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当然,40军和59军算是沾了您得部队得光。但是从今天得战斗过程看来,他们值得拥有这些!”

说到这里,瓦西里又故作停顿,“当然,大家都是成年人。值得和真正得到,这中间得距离,有时候会差得相当大!”

两人走出茶楼时,月亮已经西斜。

瓦西里似乎谈兴正浓,指着远处的城墙缺口说:“达瓦里希,明天还会有两车弹药送到。包括你们急需的45毫米穿甲弹和76.2毫米炮弹。”

钱伯钧停下脚步:“条件呢?”

“没有条件!”瓦西里夸张地摊开双手,“这是友谊的馈赠。不过...”

他忽然压低声音,“如果钱团长能提供一些平顺兵工厂的样品,比如那些精密的枪管钢材...莫斯科的专家会非常感激。”

钱伯钧暗自冷笑。

果然还是冲着技术来的。

苏联人虽然工业实力雄厚,但在某些精密加工领域还不如德国。

而系统兑换的德式装备生产工艺,显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我会考虑的。”钱伯钧不置可否地回答,“不过现在战事紧张...”

“当然,当然!”瓦西里识趣地没再追问,“友谊需要时间培养。对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