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朱棣特别的圣旨,返回大明(1 / 1)

加入書籤

王玉与许柴佬应下后,看着朱高煦挥手示意,两人都很自觉的退了下去。

来到外面,许柴佬有些担忧的看向王玉。

“看这个趋势,王爷明年恐怕会大规模对外出兵了,要劝一劝吗?”

王玉看着满脸忧色的许柴佬,顿时笑了,环顾四周看了看,随即带着许柴佬来到一处凉亭。

“此事将是必然,又何必要劝阻?

这也是王爷不想让大明参与其中,若不然,王爷都不会等到明年。

这里虽是王爷藩地,但你以为,仅仅只是这么点地方,能够满足吗?王爷的藩地,王国,只能这么点大小吗?

大汉国,不会只是眼前这些地方的,大汉国更不会是小国,将来的大汉国,必然是大国。

昔日秦皇攻灭六国,一统天下,现在外面这些小国太乱了,太多了,在海外,只需要有一个大汉国就足够了,其他的,不需要。

你一直在这里,已经不知中原之事,但是别忘了,你也是汉人。

其他小国,何足惧之?

该恐惧的,应该是他们,他们更应该想想,到底是倾国降于王爷,还是被王爷灭国。

如今我们该做的,就是竭力发展,为明年做好足够的物资与粮食储备,包括各项军资,都要提前准备好。

你我将会见证,大汉国的崛起!”

许柴佬静静的听着王玉的话语,久久不能回神。

他确实不知道中原的事情,他已经快要成为这里的土著人了。

他以往对中原的了解,还是前宋,还是元庭,身为汉人,却是没有大国该有的威严,在海外待得太久,如今突然的转变,让他一时间有些分不清局势了。

良久,许柴佬对着王玉躬身一礼,他渐渐已经有所明悟了。

渐渐明悟后,许柴佬那颗心,都逐渐开始躁动起来,见证这个时代,大汉国的崛起了吗?见证大汉国从小国成长为大国吗?

许柴佬心中,同样升起了期待。

王宫之内,朱高煦看着下方的陈宏,缓缓开口。

“陈宏,知道本王为什么留下你吗?”

“禀王爷,臣不知。”

陈宏此刻心中忐忑,他原本是大明商人,在柳进那里知道朱高煦的消息,赌上家中资产,赌上一切跟随朱高煦一同出海,他如今也确实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但此刻单独面对朱高煦,陈宏心中压力很大。

他不像其他人,是朱高煦的心腹,他与朱高煦之间,还有一个引荐人,那就是柳进。

现在朱高煦留下他一人,陈宏心中有些乱,他不知道朱高煦会怎么安排自己,但他死死的控制着自己,他心里很清楚,单独面对朱高煦,同样意味着机会。

他虽然是通过柳进引进来到朱高煦面前,但他一直与柳进保持着距离,柳进对他有大恩,他也确实要报,但他更加明白,他必须要忠于朱高煦,不能让朱高煦以为他们在拉帮结派。

一直以来的行商经验,让他时刻能够保持清醒,做事细心,此刻虽忐忑,但依旧神情坦然。

朱高煦看着陈宏,目光欣慰,看着陈宏所展现出来的特质,朱高煦有一个很好的去向要安排给陈宏。

“留你下来,是要给你安排一个去向,不过去了之后,今后你恐怕就需要与任何人都保持距离,逐渐转入暗中,你可愿?”

“禀王爷,臣愿意!臣跟随王爷而来,让臣跨越商籍,臣只忠于王爷!”

陈宏没有丝毫的犹豫,此刻容不得他犹豫,他也确实是这样想的。

朱高煦听后,良久,才缓缓开口。

“既然你愿意,那么你今后便为豚卫副指挥使,今后负责情报事宜,此事本王就交给你了。

你拿着本王的玉牌去找韦达,将这些告诉他,他会将你需要做的事情告诉你。

韦达为豚卫指挥使,但你今后只需要对本王直接负责。

去了之后,好好做,别让本王失望。”

“是,臣定竭尽全力,不负王爷所望!”

陈宏依旧没有犹豫,应下后取得朱高煦的玉牌,随即退了出去。

朱高煦看着陈宏离去的神情,微微笑了,这个安排,就是因为陈宏在山北国的经历,以及陈宏所展现出来的这个特质,不去干情报,朱高煦都觉得浪费了。

反正如今是先让人去做着,至于到底能不能行,过后就能知道了。

大汉国稳定的发展着,所有人虽然繁忙,但脸上的笑意足以证明着,如今的日子很踏实,对未来的日子很有期盼。

这一日,一支舰队缓缓靠近汉州北部的港口,船上悬挂的‘明’字大旗随风飘扬。

庞大的舰队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个消息也飞速的向朱高煦传递而去。

朱高煦此刻正与王玉、许柴佬商议着事情。

自从他给张辅、靳荣、韦兴几人下了加快进度的死命令后,被迁移出来的土著人正在逐渐增多,如今各地加起来的都已经超过六十万人了。

“王爷,建城的速度必须要加快了,而且靳荣那里发现了一座金矿,韦兴发现了一座铁矿和铜矿,张辅那里传消息回来说他那里有人说周边有金矿,正在核实。

这些矿需要人手去挖,但挖出来后,还需要修建道路运输。

而且都是在深山之中,距离周边的城池都很远,如今建城与道路修建,以及拓宽运河,可以让船只进入,都是眼前需要做的事情了。”

“这事你们直接去安排,该修建立即开始着手,要尽快。

至于各城的汉人,从这里挑选一些出来,作为基干,后面我会想办法从大明那里带一些出来。

而且迁移出来的那些土著人,安置好,都是劳力,不能有丝毫懈怠!”

朱高煦也是头疼啊,如今他的基本盘还在逐渐扩大,但人口却是突然激增,尤其是张辅这几个人,就这近段时间,跟发疯了一样,不断往外迁移人。

带着大军又踪迹缥缈,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在那里,行军速度快得不行。

王玉与许柴佬看着忧愁的朱高煦,当即开口。

“王爷,其实还是有好消息的,我们得到的钱粮物资不少,耕地更是繁多,直接分配就可以使用。

另外,臣与柴佬估算了一番,这里的土著人,恐怕比我们原本预计的要多。

如今清理的都是阳城以南的区域,而且还有一半没有清理完成,后面还有临城、定城、海城周边,如今只是派了一部分水师防止这些人南逃。

后面得到的人,起码会在原本的基础上翻一番。”

朱高煦听着这个消息,有喜有忧,喜的确实是这里的人比他们原本所预估的多很多,差不多会翻倍。

但一下子安置太多,也是一个难题,毕竟这里是他的大本营,这些人后面他都必须要逐渐转化的,不能真的当做那种人处理,不然他以后的基本盘难以扩大。

迁移出来做那些活是真,但转化为大汉国的人,也是肯定要做的。

唯一让他觉得欣慰的,就是深山之中的矿产陆续又发现了一些,起码保证了他基本的发展。

就在这时,韦达匆忙走了进来。

“王爷,大明来了一支船队,是朝廷的人,还是锦衣卫!”

韦达话音落下,王玉与许柴佬心头一惊,朱高煦却是无比平静。

按照他算的时间,他已经猜到朱棣很有可能会派人前来了。

“你去带他们过来吧。”

韦达应声下去后,许柴佬在一旁忍不住了。

“王爷,此次朝廷派人前来,不知是何事?”

“柴佬啊,你现在问我,你觉得我会知道?旨意还没有来呢。

不过我已经猜到了,如今年关将至,应是来叫我回去的,无需担心。”

看着朱高煦一脸笑意,但许柴佬心中更加担忧了,王玉心中也逐渐泛起忧色。

朱高煦返回大明?

返回大明是容易,但再次出来呢?

两人心中的担忧越来越深,但都没有说,如今朝廷的人还没有来,具体是怎么回事,还得见后才知。

等了一会,韦达带着锦衣卫走入。

朱高煦一看,好嘛,老熟人,还是那个北镇抚司千户左宁。

“参见汉王爷。”

“嗯,将圣旨给本王吧。”

左宁也不耽搁,完全没有宣读的想法,当即双手奉上,朱高煦亲自接过。

当打开看见那类似家书一般的圣旨,不对,完全就是一句话,哪里是家书了?

朱高煦顿时笑了,将圣旨这样用的,恐怕也就是朱棣了。

将圣旨收起来,随即看向左宁。

“本王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告诉皇上,年关之前,我定然赶到。”

“是,汉王爷,小人告退。”

左宁下去后,一旁的王玉与许柴佬纷纷起身,一脸担忧又迟疑。

朱高煦见状,放下圣旨,缓缓开口。

“你们不必担忧,此次回去,恐怕得年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这期间,本王可是将这里的事情交给你们,保持好发展,等本王回来。

行了,把表情都收一收,去准备准备吧,半月后本王就要出发,去吧。”

“是,王爷。”

王玉与许柴佬很是无奈,但也只得应声下去。

尤其是王玉,他知道朱高煦回去肯定会无事,但心中要说没有担心,也是不可能的,他就怕朱棣到时候突然不放朱高煦回来了啊。

在两人下去后,朱高煦神情肃然的看向韦达。

“你也下去准备吧,此次带三百护卫即可,带多了没有必要。

另外你再准备一些负责打探消息的人手,这次去大明之后,正好将他们安排下去。”

“王爷,三百人会不会少了点?要不末将带三千?最好还是将豚卫全部带上吧?”

朱高煦看着一脸担忧的韦达,一脸的黑线。

“韦达,带这么多人回去,知道是本王回去过年,不知道的还以为本王这是在起兵造反吗?

赶紧下去准备,其他的不用去想。”

朱高煦都被整无语了,要真这样带人回去,那才是真的有取死之道了。

随即不再去想,往后宫走去,刚来到韦清婉这里,就见到韦清婉准备出去。

“王爷怎么来了,今天不是在商议国事吗?”

看着朱高煦到来,韦清婉挽着朱高煦的手又回到里面,一脸疑惑。

来到庭院的凉亭,朱高煦缓缓开口。

“已经处理好了,这次来,是告诉你一件事。

老爷子来旨意了,让我们回去过年,你准备准备,半月后跟我一起回去。

老爷子那里给他准备身衣服,老大和老三媳妇那里准备些首饰吧,到时送给她们。”

“回大明?王爷,回去过年可以,但回去后,还能出来吗?”

看着担心的韦清婉,朱高煦握着韦清婉的手笑了。

“不用担心,过完年,应该会耽搁一段时间,就回来了。”

朱高煦知道韦清婉的担心,其实这个担心,就是来源于朱棣的情绪不稳定。

聊了一会,韦清婉就下去开始准备了,朱高煦却是在思考着,他要不要带朱瞻基回去。

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朱瞻基本就是朱棣与朱高炽留在这里,给他的定心丸,这次要是带回去,就基本不会再跟他出来了。

而且只要带回去,韦清婉、王玉他们的担心,朱高煦心中又何尝没有。

思考许久,最终朱高煦还是来到朱瞻基这里,朱瞻壑与朱瞻圻都被他赶了出去。

“二叔,有什么事您吩咐,侄儿尽量去做。”

朱瞻基见朱高煦一直看着自己,什么话也不说,心头一怵。

在这里他已经充分认识到一件事,那就是自己这个太孙根本没有什么用,朱高煦根本不会忌惮半分。

朱高煦看了一会,良久,在朱瞻基逐渐有些崩溃时,才缓缓开口。

“快要到过年了,你皇爷爷来旨说让我回去,你想不想回去?”

“二叔,皇爷爷来旨意让回去过年吗?”

朱高煦看着朱瞻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逐渐变得激动,直接玩味的笑了。

“你说错了,是让我回去,并没有提及你。”

“啊?”

看着朱瞻基的神情又再次落寞下来,隐隐在崩溃的边缘,一阵摇头。

“行了,你做好准备吧,半月后随我一同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