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兄友弟恭’的三兄弟(1 / 1)

加入書籤

朱高煦改道常熟,但所走之路,最终还是选择了乡间小道,偶尔会进城补给一次。

这次出来,既然是为了看大明最为真实的百姓,朱高煦依旧不改初心。

从常熟出来,沿途所见百姓的情况也是逐渐稳定,朱瞻基脸上的笑意也是越来越浓。

“二叔,你看吧,大明的百姓还是能够吃得起饭的,这一路走来所见,情况都比较稳定,虽有小问题,不过只是个别情况罢了。

二叔您还是不要杞人忧天,虽然艰难了点,但只要还有饭吃,就不就是一个好的情况吗?

太祖当年所遭遇之情况,不会在大明出现的,二叔您就放宽心吧。”

眼见距离京城的距离变短,朱高煦算是发现了,朱瞻基的本性也在逐渐恢复了,整个人又开始逐渐有些轻佻起来。

尤其是看着百姓过得虽然糟糕,但起码不是他们之前在李庄亦或者后面所遇到的那般,以安慰他的方式反而是教导起他来了,朱高煦是真的被这人给气笑了。

朱高煦都想不通了,如今他们看见的百姓只是因为今年的天气不错,收成比较好,才可以勉强糊口,加上粗粮,以及每天辛苦外出劳作,勉强也只是不饿肚子罢了,朱瞻基哪里来的优越自豪感?

作为大明太孙,只是看见百姓在收成非常好的一年之时,只是没有被饿死,连饭都吃不饱就满足了?

而且这里作为近海地区,苏州府本身就是在大明天下都排得上号的富裕之府,贸易也相对发达,手工业、轻工业产业更是繁多,这个因素,朱瞻基不考虑?是怎么有那个脸说出这些话的?

这还只是苏州府,要是换成偏远一些的地方,百姓的情况恐怕只会更加糟糕。

从朱瞻基身上,朱高煦已经看到了太多大部分朝廷官员的态度与想法了。

这一路见得太多,见到的也都是最真实的,没有被地方官员挑选出来让他们看见好的一面,以往上面的人下来检查,下面的人都是提前有应对的。

也正是这一路所看见的真实情况,朱高煦忽然有些明悟,为什么偏远一些的地方,准确来说偏一些的地方吧,总有叛乱了。

他不可否认的是,叛乱只要出现,肯定有带头的野心家,也有纯粹为了反明而反明的,但更多的人,依旧还是那些百姓,百姓为什么会被蛊惑,会加入其中,在朱高煦看来,根源恐怕还是吃不起饭了。

吃不起饭,要被饿死,还要面临繁重的赋税,反正都要死,这时谁还会在乎造反不造反啊。

不造反是死,造反成功了还有机会活,到了那一步,都知道该怎么选。

之前他让朱瞻基再去好好回忆回忆太祖朱元璋是怎么成功的,就是这个原因,朱元璋当时加入反元义军,何尝不是因为吃不起饭,要被饿死了啊。

但凡有饭吃,谁愿意去干那个掉脑袋的活?作为升斗百姓,谁愿意跟着别人去造反?

如今的情况何尝不是那样,大明若是真的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哪里会大明每一朝都会出现次数不少的造反啊,有记录的造反频率,差不多都快要赶上一年一次了吧。

朱高煦目视着前方,心绪复杂,唯有冷风吹来,让他能够继续保持足够的理智,他也希望,这个冷风能够让朱瞻基不再这么混账。

“大侄子,你在教我做事吗?”

原本脸上满是笑容的朱瞻基,顿时收起了笑容,变得拘束起来。

“二叔,您说哪里话,侄儿怎么敢教二叔您,那些话只是侄儿的感叹。

侄儿见二叔忧虑,是为了想让二叔看开一些,高兴一些。”

朱高煦转头看着朱瞻基那尴尬的一笑,不再去看。

“难得你有这样的好意,既然你觉得事情是这样,那便这样吧。

不过你可有想过,大明天下,为什么总有人会造反呢?

每次派军平定之后,后面还会再次爆发,亦或者在其余之地爆发,这是为什么呢?”

朱高煦将这个问题问向朱瞻基,他现在突然想知道朱瞻基会怎么看了。

尽管朱瞻基如今的许多想法,在今后还会改变,但一个人的思想,是不会变的。

现在朱瞻基所说的这些,在今后朱瞻基真的上位之后,就会逐渐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因为这是一个人的潜意识,潜意识往往都是潜移默化,极难改变的。

朱瞻基听着朱高煦的问题,也开始沉思了起来。

他丝毫没有怀疑朱高煦是不是在钓他,因为在他心中,朱高煦就不是适合处理国政的人,擅长的不过是打仗。

这个问题朱高煦看不明白,他完全没有起疑,反而是正常的。

但朱瞻基也有些头疼,以往他每日潇洒,花天酒地,四处玩耍,他又哪里思考过这些,完全就没有去思考过。

时常有人造反,平定之后还会再次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上哪知道去,这种问题,就不是他该考虑的,朱高煦更应该去问朱棣,去问朱高炽,而不是来问他。

但到底是朱高煦问出来的,朱瞻基沉思许久,才缓缓开口。

“二叔,我只是说一说我的看法,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肯定是有人在民间散播谣言,蛊惑百姓,百姓才会加入其中!

对于那些蛊惑百姓的人,就应该全部彻查,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砍头,才能杜绝这个情况的出现。”

“大侄子说的,很好啊。”

朱高煦没有再说其他,他还能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是对牛弹琴了。

只是看后面朱瞻基究竟能够变成什么样吧,他很清楚,这次朱瞻基回来,无论是朱棣还是朱高炽,都会逐渐开始培养朱瞻基了。

到底是大明太孙,不提前培养,以后怎么承担大明天下的重担。

朱瞻基见朱高煦没有再说,而是逐渐加快赶路的速度,也没有再说什么,他恨不得全程加快速度赶回去。

京城,皇宫殿内,已经升起了炭火,保持里面的温度。

此刻朱棣站在上方,双手叉腰,来回踱步,神情愤怒,看得出心情很不好。

下方则是躬着身站着的朱高炽与朱高燧,此刻两人脸上都升起一抹无奈的苦涩。

“老大,老三,你们说说老二究竟想要做什么?让咱的儿媳妇回来了,他带着咱的大孙走陆路,连信也没有一个。

你们说,他就这么不想见咱吗?他到底想要做什么?他在做给谁看?”

朱棣现在很生气,他倒不是真的生气,而是纯粹的气朱高煦。

在他看来,朱高煦就是一点都不懂事,这么久没有见面了,难道不知道他心中很想念吗?难道非得要他明说,这个人才能想到吗?

如今居然带着朱瞻基去走陆路,要去深入的看看大明,要不是因为韦清婉这次回来给他准备了礼物,又替朱高煦不断认错道歉,朱棣非得派人去把朱高煦给揪回来不可。

想着韦清婉为他亲手准备的那些礼物,虽然在他看来并不是多珍贵,但这是自己儿媳妇特意给他送的,朱棣心中还是非常受用的。

但一想到朱高煦,朱棣就平静不下来,他原本还以为朱高煦改变了,心思变缜密了,现在看来,棒槌还是那个棒槌,能有什么改变?

其实在内心深处,朱棣反而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他还是觉得以前那个朱高煦好啊,是那么的单纯与简单,太好掌控了。

朱高炽与朱高燧听着朱棣一连串的问题,心头是万般无语又无奈,明明惹朱棣生气的是朱高煦,现在他们忽然发现,顶罪的好像是他们。

别说朱棣想知道了,他们两个又何尝不想知道,朱高煦到底是去看什么。

难道回来之后不能出去看?非得挑这个时间点出去?

朱高燧一肚子话想要和朱高煦说,朱高炽则是等着朱高煦带着朱瞻基早点回来,因为他与太子妃张氏张妍,是越发的想念了。

最终,还是朱高炽顶着朱棣的怒火缓缓开口。

“爹,老二出去了快一年时间,在那边又过得苦,如今回到大明了,想要四处走走看看,这是正常的。

而且还有五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是一家团聚的日子,老二心中肯定有数的。

实在不行,您让老三派锦衣卫去催一催,锦衣卫只要一查,不就知道老二在哪里了嘛。”

朱棣虽然生气,但还依旧没有动用锦衣卫去查朱高煦到底在哪里,就像朱高炽说的,他也相信朱高煦心中有点数,不至于太过混蛋。

但如今是眼看年关接近,朱棣已经渐渐有些等不了了,随即看向朱高燧。

朱高燧见状,都不用朱棣开口,当即站出一步。

“爹,我下去就让锦衣卫去查,让老二快点回来。”

朱棣看着两人这么上道,反而更加不高兴了,他需要的是去找朱高煦吗?

他想要的是好好说一说眼前这两人,从而让他发泄发泄心头的怒火。

这两个人是一点都不懂事,一点都不体谅他这个老人。

就在这时,宦官匆忙跑了进来。

“皇上,太子,赵王,汉王回来了!已经进入宫门!”

朱棣三人听后,纷纷一震,朱棣心头顿时火热,但依旧控制得很好,没有表露半分,反而显得有些生气。

“这个臭小子还敢回来,你们两个去接一接老二,告诉他,最好想好理由再进来,不然看咱怎么抽他。”

“是,爹,我们这就去。”

朱高炽与朱高燧都是嘴角一抽,想好理由进来?抽朱高煦?

这分明就是让他们给朱高煦报信的。

直到两人下去,朱棣伸着头看了一眼,确定没影之后,脸上的笑容再也遮挡不住,手更是不断抚着下巴的短须。

“臭小子,可是让咱好一阵想念,你要是再不回来,咱可真的会亲自来找你了。”

朱棣对朱高煦是真的很喜爱,之前虽然有利用朱高煦,但在朱棣眼中,朱高煦是最像他的,这话真不是说说而已。

作为马上皇帝,一生征战无数,极其擅长打仗的朱高煦,更加得他的心,尤其是靖难途中的战役,许多都是真的靠着朱高煦硬生生杀出来的。

那句‘你为何不是老大’,有时候确实是朱棣心中的心声。

只是后面随着处理国政,他才逐渐意识到朱高炽的重要性,那些话都很少对朱高煦说了,因为朱高煦的缺点他也很明白。

打仗朱高煦是个好手,但若是治理天下,朱高煦还真没法和朱高炽比。

这是朱棣对朱高煦的认知。

宫门处,朱高煦已经先回王府换了一身衣物,还让韦达扛着一个箱子跟在后面,这个箱子里面,就是朱高煦给朱棣的礼物。

他可是已经从韦清婉那里知道了,朱棣对他的意见很大,这个礼物,就是用来给朱棣消火的。

他可不想一回来就被朱棣吓唬,怎么也得让他过两天安生的日子才行。

走了一段路,只见前面一胖一瘦两道身影走来。

“老二,你可算回来了。”

“二哥!”

“老大,老三!”

三人相互飞奔而去,来到近前,三人环成一圈,直接相拥而抱。

这一幕,远处的朱棣用千里眼看着,是那么的高兴,多么美好,兄友弟恭的一幕啊。

而这一刻,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脸上满是笑容,深深的拥抱着,仿佛对对方都有很深的思念一般。

相拥许久,朱棣已经走进宫殿等待着,外面的朱高煦三人又拥抱了一会才彼此松开手。

“好了好了,三个大男人抱在一起,像个什么话。

老大,让你注意减肥,你是越来越胖了,比之前又胖了一圈。

你身上的肉分一些给老三,那不就正好了,你看老三都瘦成什么样了,就像个猴子一样。”

“二哥,可不能这样,一回来就开始说我们,我这哪里瘦了,这是结实,结实懂不懂啊。”

“就是,老二你就嘴下留情吧,我是想瘦点下来,但没有办法,太医也说过几次了,但每天处理国事,吃饭的时间都快没了,哪有时间去减肥啊。”

三人一见面,就彼此聊了起来,这一幕,好不亲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