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朱棣吐露心扉?对朱瞻基的失望(1 / 1)

加入書籤

朱高炽与朱瞻基听后都是一愣,随后顿时反应过来。

“小子,赶快换衣服,进宫。”

朱高炽都差点忘了,朱瞻基是朱棣派去跟着朱高煦的,如今朱瞻基回来,第一件事就应该去向朱棣复旨。

如今在太子府待了这么久,这次进宫,他都能够想到,又要被朱棣念叨了,他只希望朱瞻基是真的成长了,别又被吓到。

朱瞻基这个时候也是想到了这点,匆匆忙忙下去换衣服,很快跟着朱高炽一起往宫内走去。

父子两人匆忙来到大殿,气都还没有喘匀。

“爹/皇爷爷。”

本一直看着桌子上的两个木盒,听到声音,看了看朱瞻基,随即看向朱高炽。

“老大,你过来。”

“是,爹。”

朱高炽心头一紧,但没有任何办法,只得低着头来到朱棣身旁。

在朱棣的眼神示意下,随即看向桌上的两个木盒,走近一看,两个木盒里都装着洁白无瑕的颗粒,朱高炽一时疑惑了。

这时朱棣的声音传来。

“这是老二带回来的,你尝尝。”

朱高炽心头更加疑惑了,伸手抓了少许放入嘴里,顿时想吐,但最终还是咽了下去,随即拿起桌上的茶水,顾不得朱棣就在身旁,接连几杯茶水下肚,朱高炽才觉得好受一些。

“爹,这是盐?老二带回来的?”

朱高炽满是震惊,他刚才吃的,就是盐,这是他真没有想到的。

其实宫廷之内,不是没有这种纯色的盐,颗粒也小,但口感上,还是比这个盐差了些许,但最重要的是,这是用宫廷的盐来对比的,外面的盐,可就不是这样的了。

此刻朱高炽都有些想不通了,朱高煦在外面,怎么这么厉害了,先是火绳枪,现在又是这个盐,都是这么不声不响的弄了出来。

随即朱高炽想到一个情况,那就是这个盐的产量,若是产量小,都还没有什么,但要是产量大,可就要出问题了。

到时朱高煦将这个盐往大明内部一卖,朝廷的官盐,恐怕都要受到冲击。

朱棣看着朱高炽紧张的样子,缓缓开口。

“怎么,你对老二这么没有信心?你觉得老二会在大明贩卖这个盐?”

“爹,儿子可没有这样想,老二识大体,他肯定也不会做那般危害朝廷的事情,我相信老二。”

朱棣看着朱高炽,一声冷哼。

“老大,你那些心思少一点吧,老二已经出海了,你也不要咄咄逼人。

至于这个盐,你若是担心这个,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去和老二谈谈这个盐的事情。

这个盐的产量如何,咱也不知道,这是老二后面送来的,咱也没有来得及问,你下去后先跟老二聊聊。”

“是,爹,儿子知道了。”

朱高炽心头满是沉重,又很是无奈,其实他都是为了大明啊,虽然是亲兄弟,虽然朱高煦出海确实是退让,但总不能因为这些,就没有丝毫的防备吧?

现在朱高炽越发后悔让朱高煦出海了,其实朱高煦出海与不出海,能够对大势造成影响吗?

朱高煦与朱高燧加起来是有一些威胁,但他完全应付得过来,根本不需要过于担心,他这么多年的太子,也不是白做的。

如今好了,原本以为朱高煦出海能让他过上安生日子,但现在的日子还不如之前。

他不得不承了朱高煦这个情,尤其是朱棣这里,是怎么看朱高煦怎么顺眼,就是因为朱高煦出海了,去吃苦了,让朱棣心中的亲情泛滥了,偏偏这个亲情,又只对朱高煦有。

如今他做什么事,只要涉及到朱高煦,就会被朱棣警告,他是真的心累。

这还真就是距离产生美了,当初朱高煦在大明时,他也没见朱棣这样对朱高煦啊。

至于和朱高煦聊这个盐的事情,他都已经能够想到了,恐怕朝廷又得帮朱高煦了,想到这些都心累。

先是三十万人口,后又是匠人,现在又是盐,也就是那个火绳枪没有付出什么,还有桑苗与棉花种子,朱高炽是越想越头疼。

本来事情就多,朱高煦一回来,硬生生的又给他整出这么多事来,尤其是明年还得北征,他是真要愁疯了。

这时朱棣的声音再度传来。

“那个你也试试。”

朱高炽同样不疑有他,这次长了一个心眼,只抓了更少些许放入嘴中,片刻瞪大了眼。

“爹,这是糖?如此白皙、口感没有任何杂质的糖?”

饶是味蕾已经告诉他这就是糖,朱高炽仍旧满是不可置信,实在是这个白糖,颗粒细小,晶莹剔透,他还真不知道这是糖啊。

看着朱棣点头确认,朱高炽心头更加震惊了,朱高煦竟然还制作出了这样的糖?

那在大汉国里面,朱高煦还有多少秘密?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

随即朱高煦看了一眼朱瞻基,心中摇头,朱高煦那里有这些,朱瞻基是一点都不知道,他都不知道朱瞻基在朱高煦那里究竟是在做什么了。

朱棣让朱瞻基跟着朱高煦一起过去的还有一个原因,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他,以及朱高煦都是默认的,那就是朱棣让朱瞻基去看朱高煦在那里怎么做的。

不然为什么朱棣要特别强调让朱瞻基跟在朱高煦身边学习?

只要跟在朱高煦身边,朱高煦无论做什么,朱瞻基都能看见,但偏偏朱瞻基就是不知道这些,他都无语了。

朱棣一直在看着朱高炽的神情,见朱高炽表面只有些震惊之色,他知道,也看不出什么了,随即看向朱瞻基。

“大孙,你跟着你二叔在那里,可知道这些?”

“皇爷爷,孙儿不知,孙儿在那里基本都是看大汉国的人怎么劳作,以及看书。”

随后朱棣又问起朱瞻基在那里做了些什么,看见些什么。

朱棣听后直接乐了,他是真的笑了,朱瞻基的事情,朱高煦给他留了一封信,信中就是说了朱瞻基在那里的情况,什么都没有添油加醋,与朱瞻基说的,可以说基本没有差别。

朱棣心头一时都有些失望,在他眼中,朱瞻基平日里虽然不着调,但起码人是非常聪明的,还体贴,善解人意,他安排的,朱瞻基一向都做得很好。

但这次,他是真的有些失望。

连那么点困苦都忍不住,将来怎么担当大任啊?

除了这点,就是和朱高煦的关系保持,让他心头一阵无奈。

但朱棣也没有再说什么,到底如今的朱瞻基还是太年轻了,他还有机会,有时间调教。

至于关系,朱高炽与朱高煦都是这般,更下一辈的事情,他也没有指望了,如今朱高煦已经出海,起码他不用担心自己的子孙会沾叔侄血的事情了。

朱棣随即看向朱高炽。

“老大,你觉得老二为什么要将盐与糖送来?还有火绳枪,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如果老二不送过来,其实咱们都不会知道,他完全可以自己留着。

而如今送过来后,反而会让有心人猜忌,以为他在外面隐藏了什么,反而是费力不讨好。

哪怕他想从大明要人过去,其实哪怕没有这些,咱也会同意的,老二如今不是之前那个不知道用脑子的老二,他应该也知道。

太子爷,你给朕说说,老二他到底图什么呢?”

朱棣神情平静,但话音却是越来越冷,朱高炽想的是什么,朱棣心中非常清楚。

他知道朱高炽这样做有道理,但他也有自己的理由。

之前朱高煦还在大明时,三兄弟分成两拨半,他可以掌控,只要在他掌控内,他不说什么,只要表面给他做到和和气气的,他就能够接受。

但现在不行了,朱高煦出海,出海意味着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无比清楚。

朱高燧因为之前对他做那样的事情,他不得不压下去。

如今形成了一种局面,那就是朱高炽独大,他必须要亲自出手才能掌控。

朱棣无比清楚朱高炽这个大明太子的实力了,他必须要让朱高炽随时保持清醒,因为他这个皇帝,他朱棣,还没死呢。

朱棣话音落下,朱瞻基第一个跪了下来,趴在地上,头直接挨着地板,一句话不敢说。

朱棣的这个称呼,已经表明了,此时的朱棣,很危险。

朱高炽缓缓跪在地上,他比朱瞻基更加清楚朱棣想要说的是什么,这不是朱棣不明白这个问题,而是单纯在问他,在看他是什么态度。

他心中知道朱棣真正想要看见的是什么。

“爹,儿子已经说过很多次了,爹为何就不愿相信呢。

我从未对老二、老三有过其他想法,他们一直都是我的弟弟,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从未有过私心。

老二在大汉国的一切,都是老二的,我从未觊觎过。

相反,我反而欣慰,因为这至少说明,老二在外面,在逐渐进步,日子逐渐变好。

老二出海,我心中很是愧疚,我只希望老二能够在海外越来越好,这就是儿子最真实的想法。”

朱棣双眼紧紧看着朱高炽,似乎要将朱高炽看穿一般。

许久,朱棣坐在朱高炽身旁,一手放在朱高炽肩上。

“老大,咱也给你说了很多次了,你要记着,大明终将是你的,不要着急。

老二在海外做出什么来,不要去想,你若是需要,那就去找老人谈,也可以自己找人去做,但不要对老二起什么坏心思。

老二出海了,就是无根浮游,做出的牺牲,太大了,你还有大孙,不可忘,也不能忘。

再说海外能有什么啊,能和大明相比吗?

等咱下去了,大明天下都是你的,那时你将是大明皇帝,你有偌大又富饶的大明,就不要去惦记老二在海外那么点地方了。

老二有孝心,对咱好,不管是火绳枪还是盐、糖,大大方方的给咱带来了。

他其实知道自己带来会受到猜忌,但他相信咱,也相信你,依旧带来了,不怕咱们猜忌。

老二的这份心,很难得了。”

“咱对老二,其实很愧疚,当初靖难,你也知道,若不是老二在战场上多次死战,扭转战局,咱们靖难能成功吗?

后面咱想要补偿他啊,但长幼有序,你的本事,咱心里也清楚,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咱没有办法啊。

现在好了,老二更是舍弃了自己,直接出海,咱心里很不是滋味,咱很心痛。

咱明明是皇帝,咱只要想,什么事做不到?

但咱很无奈,皇帝,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咱亏欠了老二太多,从他出去,一直没有跟咱开口要任何帮助。

如今他回来,还有这样一份心,他说的那些,咱必须要满足他。”

“咱知道这样对大明不好,咱知道你是在为大明考虑,但你可知,老二能问咱要帮助的机会,还能有多少?

老二要的这些,就真的能让大明垮了吗?你能狠心不帮老二一把吗?”

“老大啊,老二不容易,能帮则帮,帮了这次,后面公事公办吧。

大明,不是咱一人的大明,也不是你一个人的大明,咱是皇帝,你是太子,咱们都还需要对大明百姓负责。”

朱棣说了很多,该敲打的已经敲打了,如今他就是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他现在有些担心,担心他去了之后,朱高炽要对朱高煦的大汉国动手。

如今他说这些,就是想让朱高炽不要去在意朱高煦的大汉国,就当做之前的小国无视就好,更不要去抢朱高煦的。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让这三兄弟各自安好,其他的,他都已经是管不着了。

而他也是给出了承诺,就帮朱高煦这一次,等这次朱高煦回去之后,以后再需要什么,公事公办。

朱高炽抬头看着朱棣,心头无比动容,他都记不清朱棣有多久没有这样跟他谈过话了,上一次,还是在遥远的上一次。

如今他也知道朱棣想的是什么了,其实他也一直在注意。

尽管他知道,身为帝王,朱棣的情绪是短暂又多变的,但起码在这一刻,他只能认同。

“爹,儿子知道了,我也是这样想的,老二在外,我身为大哥,自当照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