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商税改进,倭寇来袭,开炮!(1 / 1)

加入書籤

朱高煦并没有责怪韦清婉,因为如今大汉国实行的商税,与历朝历代都不一样,韦清婉一时没有分得太清,也是人之常情。

而且别说这还只是一个乌龙了,哪怕韦清婉明明知道还这样做,他也不会说什么,也不会有任何责怪。

朱高煦对韦清婉,格外的宽容,基本韦清婉想要做什么,只要不是太过分,朱高煦都不会去阻止。

来到大殿,赵元善如同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转,看见朱高煦到来,径直来到朱高煦身前。

“王爷,您总算来了,臣此来是禀报王后制衣坊与梳妆阁的税务误差问题。

臣在一个时辰前得知此事,随即亲自下去查,知晓原因后,便将这笔税务单独处理,这是凭证与账册,请王爷过目。”

赵元善这次是真的差点没有被吓死,王后的帐出现了问题,那一刻他是真的想死。

他是立马放下手中的所有事务,快速将这件事查证清楚,带上凭证就来了。

他很清楚,这笔账不能存入税务司,不然以后要出问题。

朱高煦接过账册与凭证,并没有去看,随手交给身旁的人,拉着赵元善来到一旁坐下。

“元善,这事辛苦你了,税务司繁忙,本王是知道的,后面我准备给税务司补充一些人进来,你可得管好税务司。

税务司有多重要,你应该清楚,相当于大汉国的钱袋子了,可不能有任何问题。”

税务司,其实直白点就是从户部剥离出来的一个职能部门,朱高煦重新组建而来。

税务原本是户部负责的,如今是脱离出户部,直接由朝廷管理,也就是直接对他负责。

“臣谢过王爷。”

赵元善感动无比,对朱高煦感激涕零,他的税务局,确实差人,差得还不少,因为贸易的增加,人手越发的开始不足。

朱高煦宽慰了赵元善一番,其实他比赵元善更加清楚税务司缺人,后面一下子还会扩大很多,如今赵元善感动,到了那时,恐怕就感动不出来了。

聊了一会,赵元善下去后,朱高煦随即将赵元善送来的凭证全部放入火中烧毁,没有留下半点残留。

“韦达,去将王玉叫来。”

“诺。”

朱高煦静静的等了一会,王玉匆匆走来,行礼之后,直接开口问向朱高煦,是一点都没有客气。

“王爷,不知有何事?”

“先坐,是关于商税的事情。”

朱高煦看着气喘吁吁的王玉,并没有理会王玉的语气。

王玉听后却是一怔。

“王爷,难道是因为王后那里的税务问题?”

朱高煦摇摇头,又点头,把王玉看不会了。

片刻,朱高煦才开口。

“是,也不是,王后税收的问题赵元善已经处理了。

我叫你来,是想重新问问你,这个商税,你觉得真的没有问题吗?

王后经营一年的利润一百九十二万两,纳税七十六万两,这个还没有扣除成本、人工,若是其他成本高昂的产业,这个税,你觉得正常吗?”

这也是韦清婉这次的事情,让朱高煦骤然发现,这个商税的制定,有很大的问题。

一百九十二万两在如今看来,确实非常多,但再几年,十几年,这个金额肯定就会逐渐习以为常。

当时制定的时候,他也确实没有想到一个毛利的税过高了。

这个税收的制定,当初主要都是他在说,王玉与柳进等人只是协同参考,改进,但这个税收的法子,可以说第一次实行,王玉几人无法为他提供丝毫意见。

导致如今回想起来,疏漏是真的不少。

不过好的是,当初制定的时候,也没有定死,而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不断进行完善。

其实这也是任何新的政策实行过程所必须的,想的,与实际的,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皇帝在实行一种新的国策时,会在某一地先试行,就是方便出现问题改正,再推广。

如今是因为他这里还小,发展起来的就是汉州,索性就一起实行了,这也让朱高煦清楚了试行的重要性,有的经验教训,是真的有用,得吸取。

王玉闻言,神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与朱高煦商议了一个时辰,随后朱高煦又将柳进、赵元善几人全部找来。

众人一直聊到深夜,在王宫吃过晚饭,才回去休息。

第二日一众人继续入宫,继续商议商税的问题,一连三日,最终才商讨出最终的方案。

朱高煦此刻都感到有些疲惫了,王玉几人更是疲惫无比,这几天几人可都是加班加点的在商讨,包括对一部分商人,主要则是入籍的商人,对特定的一些人进行一定的补偿等,都在商讨范围之内。

而那些只要没有入籍的,哪怕因为之前制定的商税多征收了一些,也不再进行返还与补偿,总之一律不管,这就是大汉国的底气。

朱高煦看着几人,缓缓开口。

“这几天,辛苦了,不过接下来还是不能休息,经过这几天讨论的结果,尽快整理出来,然后公布出去。

这件事不能拖,必须要尽快解决,另外王后念你们这几日辛苦,已经给你们送去了大补之物,今天回去,想来你们的夫人就已经熬制好了,可得多吃一些。

等忙过这段时间,你们也好好休息一下,省得你们的夫人整天跟王后说你们都虚了。

另外我已经让人去捕猎,到时候给你们再弄点补身子的好好补补。”

朱高煦说完,赵元善还有些脸红害羞,王玉几人是直接笑开了,完全没有如同一般文人那样窘迫。

“王爷,那臣等可是等着那上好的大补之物了。”

一群人打趣着,哪怕是赵元善,最后都加入了进来。

朱高煦本身就是一个武夫,在大明说这些,指定要被那些士大夫说成粗鲁,但在这里,跟着来的那些士大夫都开始变得有些流氓了起来。

主要还是大汉国的环境,与大明相比,还是太大了些,加上朱高煦本身的影响,每个人都在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又是两日时间过去,王玉等人将商讨的内容整理出来后,随即通传大汉国各城,被多收的入籍汉人喜极而泣,而少部分入籍的经商汉人则是拍大腿,早知道他们就让税务司多扣一点了,毕竟还有补偿啊。

而没有入籍的,以及大汉国之外其他小国的商人,不仅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反而加入大汉国户籍的心更加强烈了。

因为本身入籍与没有入籍的经商待遇就不一样,如今又出这么一个事,所有人更加明白了,只有入籍大汉国,才有保障。

而其余小国的商人,更是无处可申诉,因为他们背后的小国也不敢对大汉国做什么。

这些人甚至都在想着加入大汉国了,只要入籍成功,他们还能赚更多的钱。

当全新的商税通传全国,绝大部分人看后只是当一个乐子,因为经商的,还是那一部分人,而且还是利润大的。

寻常利润小的,影响不大,因为当初制定的时候对这部分就征收少。

至于摊贩这些,更是没有影响了,因为实行的两套税收体系,对这些人同样没有什么影响。

然而有一个效果让朱高煦都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往来大汉国经商的人更加的多了,哪怕是福建、广东一带,来往的人同样增多了不少,甚至是孟加拉等地,都开始有商人出现。

这一日,朱高煦来到火器司,打量着手中的燧发枪。

如今这是刚做出来的最初版燧发枪,除了点火装置采用了燧石点火,其余的与火绳枪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王爷,燧发枪已经试验过了,燧石点火没有任何问题。”

朱高煦点点头,随即开始装填弹药,刚出来的燧发枪,他可是必须得好好试一试才行。

子弹装填之后,直接瞄准,扣动扳机,子弹发射而出。

朱高煦试了一番,比起之前的火绳枪,确实更加方便了很多,不仅仅是天气原因,更有火绳本身的原因。

一旦进入战前,火绳点燃的时机显得非常重要,若是敌军拖延,火绳燃烧殆尽,需要更换火绳,可是需要时间的,要是这个时候敌人发起突袭,火绳枪真就成了一根铁棍。

如今这个燧发枪的出现,基本是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

“元澄,燧发枪虽然成功了,但一定要记得改进,这个射程,还是太低,记得跟你说过的,至少三百米以上。”

朱高煦对这点要求很是迫切,三百米以上,那才是真正的改变。

满清时期,英国的燧发枪射程三百五十米了,满清的火枪还是一百来米,与大明的鸟铳基本一样。

而不同的有子弹的轻重,满清火枪的铅弹是纯铁,更重。

同时枪管的大小,火药的当量等等,都有因素。

具体的朱高煦就不知道了,他只知道有影响,反正方向他也指出来了,剩下的,就看火器司了。

朱高煦鼓励了一番胡元澄,随即回到王宫。

然而刚回来没有坐多久,韦达就匆匆跑了进来,一脸凝重。

“王爷,卡加延河北部海防驻地发现异常,海上有倭寇来袭!”

“你说什么?有倭寇来袭?”

“王爷,确实是,有六七艘大船,上百小船,人数约莫上千人!”

朱高煦顿时站起身来,目光锐利的看向韦达。

当得到韦达的确认,朱高煦眼中的杀意彻底忍不住了。

他如今将重心放在澳洲这边,还没有去理会倭寇,他是真没有想到,倭寇竟然主动来袭。

倭寇这是觉得他的大汉国与大明一样,他们可以袭扰大明,就能袭扰他的大汉国了吗?真把他朱高煦当成软柿子了?

朱高煦看着韦达,杀意凛然开口。

“立即去通知海军,立即准备出战!此战,本王亲自带兵!

再传令给延北城守军,立即前往北部海防驻地,决不能让倭寇进来!”

朱高煦可不会惯着这些人,倭寇的大船技术,都是当初从琉球的中山国得到的,比起大明的海船都不如,如今又哪里能和他海军的大船相比。

也就是超重型的神威大炮还没有运输到各处海防驻地,不然就用神威大炮,都能让这些倭寇有来无回。

快马派出,朱高煦同样骑马快速往海军驻地赶去。

当朱高煦来到军港,两千海军已经准备就绪,朱高煦当即下令出发。

在朱高煦全速往卡加延河北部赶去时,卡加延河北部五百海防军全部穿戴甲胄,手握武器准备作战。

朱高煦在这里投入了一个千户所,负责整个北部沿海区域的海防事宜,共计一千两百人,如今这里就被集中了五百人。

千户费弘正在用千里眼观察着海上逐渐靠近的倭寇。

“传令!所有人进入战斗准备!火枪手靠前,将王爷安排过来的两门大炮给摆出来,不准开炮!”

“诺!”

费弘的军令逐渐开始向下传达。

“千户有令!所有准备战斗!”

“快!各自进入战斗位置!”

“神威大炮呢,再去几个人,快点拉出来!”

下面的百户开始指挥着所有人做好准备,不断的催促着。

费弘身旁,副千户不解开口。

“千户,倭寇已经进入神威大炮射程,为什么不开炮啊?”

这两门神威大炮,为重型炮,是朱高煦拿过来先行过渡的,费弘整个千户所,只有四门。

至于为什么这么少,就是铸造速度很慢,而且还在优先装备海军与出征的大军。

费弘闻言也不恼,反而一脸冷笑。

“我们就两门重型神威大炮,现在开炮,把他们吓跑了怎么办?

待会等他们下船开始进攻,再配合之前的老旧火炮,将他们的船只打烂,他们一个都别想跑!”

如今难得来了一批不知死活的人,费弘可不想让战功就这样溜走,这些人他必须得全部吃下。

海上的倭寇越发靠近,直到开始登陆,费弘依旧没有下令,直到近千人几乎登陆,最前的人已经冲到阵地前一百五十米左右,费弘目光一凛。

“火绳枪手开始射击!”

“神威大炮瞄准倭寇大船,给我使劲轰!”

“其余火炮瞄准小船,给我开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