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时隔多年的父子相见(1 / 1)
王宫内,朱高煦与王玉两人脸上都充满着笑容。
“王爷,于谦这下子可是出名了,现在外面都在讨论着国子监监生于谦之母训子的事迹,差不多已经传开了。
臣听闻于谦今日去国子监,都是掩面而去,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丝毫没有了昔日意气风发的样子。”
“哈哈,这可是难得,于谦这人,虽狂傲,却又不是骄狂,只是心性还有些不够,等以后成长起来了,将会是大汉的柱石。
这次这件事闹得有些大了,要是不加以控制,舆论的风向肯定会逐渐发生变化。
于谦做的那些事,肯定也会被人拿出来说道,毕竟如此年轻就受到我们的看重,眼红的人肯定也有不少,如今恐怕都已经在暗中蠢蠢欲动了。
不能因为这件事,坏了他的风评,以后会对他不利。”
朱高煦对这件事既是觉得好笑,又是无比的重视。
玩笑可以有,但必须要适度,不然就会对于谦极为不利了。
风评一旦被害,以后入仕想要升迁至高位,都会困难重重。
对于人性,朱高煦很清楚的,如今的大汉庞大了,人多了,已经过了最初的危机,更是没有了居安思危,内部的纷争,就会逐渐出现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哪怕是他,也无法控制,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
但凡这件事在后面有人出来引导舆论的方向,于谦前面干的那些事,就会被无限放大。
尤其是对他的不敬,以他的威望,要是真被人那样放大,于谦在大汉,恐怕都不会有容身之地。
对他不敬的人,如今都不需要他来亲自动手,下面的人会无比团结的将这样的人给干掉。
王玉闻言,也是变得严肃起来,朱高煦的意思他明白,接下来需要朝廷出手控制舆论了。
“王爷,臣待会就让大汉日报与宣传司开始准备,将会重点宣扬于母训子,使得与岳母训岳飞那般成为一段佳话。
随后臣会让这些舆论逐渐降低,用其他事情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期间若是有人想要抹黑挑刺,掌控舆论,臣会与刑部说明,将重点打击。”
“不错,就按你说的去做吧。”
朱高煦很是满意,王玉果然懂他意思,不用他什么事都吩咐得那么仔细。
平息舆论与重点宣传,将会是两种结果,王玉说的,也是他心中所想的。
对于谦,朱高煦不介意帮他一把,助其成名。
这次的于母训子,朱高煦也差不多是明白了于谦历史上为何那般忠于大明了,有着这样的老母,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又不忘初心,难怪能够做出那样的诗句啊。
而如今的于谦,不仅忠于大汉,更是忠于他,这点朱高煦是非常开心的。
因为历史上的于谦,除了朱棣之外,并不是忠于哪一个人,而是忠于国家。
想到这里,朱高煦又问向王玉。
“老大如今在负责治理攻下的大城国,不过也差不多快要返回了,回来之后,我准备让于谦先跟着老大,你觉得如何?”
这也是朱高煦临时想到的,如今于谦确实不仅忠于大汉,更是忠于他,但于谦可不是忠于朱瞻壑。
现在他这样安排,就是为了让朱瞻壑与于谦的关系更近一些,让于谦在忠于大汉的同时,也忠于朱瞻壑。
王玉一时有些没有回过神,片刻才想到朱高煦说的老大,就是当今大汉的王世子朱瞻壑。
王玉眉头紧皱,朱高煦这样安排的用意,他也猜到了。
想了一会,王玉才缓缓开口。
“王爷,这次臣恐怕又要冲撞王爷了,此举臣认为不合适。
世子的位置,没有任何人可以威胁,二殿下也不会与世子相争,如此情况之下,王爷您这番安排,其实没有任何必要。
且于谦纵然各方面极佳,但依旧还是有些心浮气躁,必须要先放到下面先锻炼,磨炼其心性以及处事能力,让其知道大汉下面是什么样的,以及百姓的现状。
唯有先历练,才会成为国家的柱石。
若是跟在世子身边,如今世子的历练差不多已经结束,后续于谦再难去往下面,这样做极有可能会浪费了这个难得的好苗子。
王爷若是放心不下,可以让世子与于谦多亲近,并不需要再做其他。”
朱高煦听着这些话,也没有丝毫生气,只是想着刚才自己说的那些话,自己都被整得挺无语的。
其实在王玉刚开口时他就反应过来了,他刚才说的那个,完全就是多余的,根本不需要那样做。
朱瞻壑的位置,没有人可以撼动,忠于大汉,就已经完全足够了。
看着王玉已经跪在地上请罪,朱高煦当即将王玉扶了起来。
“起来,我已经跟你说过很多次了,在我面前有什么话就直接说。
我要是连这点器量都没有,那可就太失败了。
不过敢在我面前这样说的,也只有你和柴佬了,可惜柴佬不在这里。”
王玉闻言也是笑了,虽然朱高煦话是这样说,但他非常清楚,他是臣,朱高煦是君王,敬畏之心,必须得有。
他与朱高煦关系确实非常好,最开始身为朱高煦的幕僚,一路走到现在,但那些,并不是他可以轻狂的资本,这些,王玉都看得非常透彻。
不再去想,王玉当即笑道:“王爷,这您恐怕要说错了,可不仅仅只是臣和柴佬,还有于谦,恐怕说得会比臣更加激烈呢。”
“哈哈,王玉啊王玉,你不说我都忘了,这样的事,于谦是真能干得出来。”
两人的笑声一时都传到了殿外,一人想着有这样的臣子是一件幸事,一人想着跟随这样的君王,才是一件幸事。
良久,王玉突然话音一转:“王爷,皇帝如今到内城了吗?他会不会去往其他地方逛,然后才会来?”
看着王玉一脸的好奇,朱高煦也是摇了摇头。
“这事我也不知道,如今还在外城呢,只不过已经让人在暗中保护了。
至于是要去周边逛逛再来,还是直接来,这事看老爷子的心情吧,他想四处走走就让他走走了。”
朱高煦也无奈,朱棣隐瞒着身份来的,想要一探大汉的究竟,就让他看了,反正也只能看到那些,机密的在外面也看不见。
就在这时,陈宏带着江书匆匆走了进来。
“参见汉王殿下。”
“江书你怎么来了,是有什么事?”
朱高煦看着江书到来,心中一阵意外,再联想到已经到了外城的朱棣,朱高煦一时有些明悟,难道朱棣要准备亮明身份了?
江书闻言,恭敬道:“禀汉王殿下,皇上已经进入内城,此乃皇上亲笔书信,请汉王殿下亲启。”
朱高煦意外的接过江书双手恭敬呈上的书信,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朱棣居然不仅没有去周边逛,就连京城都不去好好看看,这就要来见他了?
哪怕他已经有了一定的猜测,依旧让他惊讶,他还以为朱棣会在外面逛一段时间才来呢。
虽然还没有看这封信的内容,但朱高煦绝不会猜错,因为都主动暴露身份了,除了是要准备来见他了,还能有什么事情?
朱高煦看完书信的内容,果然不出他所料,随即看向江书。
“本王知道了,你下去吧。”
待江书退下后,朱高煦转头看向王玉。
“待会就要来了,直接从外城过来,不过让我们不要声张。
这事你就不要管了,待会我去接,你现在去做自己的事情。
记住,此事不要泄露。”
“王爷放心,臣知晓,定然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
王玉没有丝毫多问,当即退了下去。
朱高煦停留片刻,随即来到后宫。
“婉妹,老爷子来了,已经进入内城了。”
“老爷子表明身份了?确定了吗?”
韦清婉一时惊讶,她记得朱棣才到大汉没多久吧?这才是第三天,这就要直接来见他们了?
不怪她惊讶,因为他们知情的所有人都以为朱棣会四处走走看看,起码也需要十天半个月的吧?
想到朱棣现在就已经表明身份,还已经入了内城,韦清婉一时都有些急了。
当看见稳重的朱高煦时,心中的慌乱才消失,但依旧有些皱眉。
“王爷,老爷子现在来,我们什么都没有布置安排,这下该怎么办?”
韦清婉担心的就是这个,毕竟朱棣表明了身份,那么该有的排场,必须要有了。
然而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准备的,现在临时去凑,按照朱棣赶来的时间,现在根本就来不及了。
看着担忧的韦清婉,朱高煦却是笑了。
“不用担心,这次老爷子来信说不要声张,他是准备隐秘来了。
你去安排一些吃的,到时候一起吃个饭就是了。
我现在去宫门前接老爷子,这一路老爷子肯定会被大汉的这些景象所震惊,要是去晚了,指定有脾气。”
“好,那我这就去安排。”
聊了几句,朱高煦就离开了,又换了一身衣物,去往宫外开始等候。
等了许久,时间都过去了半个时辰,朱高煦还是没有见到朱棣的身影,顿时疑惑了。
“陈宏,你让人去看看,这个老爷子到哪了,按照时间早该到了,怎么还没有来。”
“是,王爷。”
朱高煦等得很是不耐,许多事务他都还没有处理,特意腾出时间来接朱棣,结果这人是想干嘛?
而此刻的朱棣与姚广孝已经进入王城,两人看着周边,都是阵阵称奇。
在这里面,他们随处可见的,都透露出与大明皇城的种种不同。
无论是物件还是道路、房屋宅院、阁楼等等,与大明的皇城比起来,朱棣感觉大明的皇城相当于大汉的外城一般。
朱棣看了好几个店铺,里面售卖的,都是在大明没有,或者极为罕见的,都是一些稀罕货。
而往来的人,没有一个人是穿着差的,打扮全是富贵之家。
朱棣也是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王城的进入并没有限制,只不过里面的消费太高,达不到这个级别的,也不会进来,因为绝大部分人,在这里都消费不起。
而这里面的店铺,一部分是当初跟随朱高煦而来的人持有,一部分是当朝权贵,一部分则是韦清婉。
其实这个王城,也就是许多城池意义上的内城,同样有着城墙,穿过王城,就是朱高煦的王宫。
大汉的整个京城,从内到外,差不多也是代表着不同的阶层,什么身份地位,就在哪一个阶层。
王城内的小厮,出了王城都是外面不可忽视的存在。
朱棣与姚广孝走了一会,一旁的姚广孝实在有些忍不住了。
“皇上,该去见汉王了。
此刻汉王想必已经等了许久,皇上此来的目的,可不要忘了,若是让汉王等太久,非良事。”
朱棣听着姚广孝近乎明示的提醒,看了姚广孝一眼,神情似乎完全没有在意一般。
“哼,我是他老子,让他等等我怎么了?不行吗?”
朱棣虽然话说得硬气,但也没有再东顾西盼,反而加快了步伐向着王宫而去。
朱棣比姚广孝清楚他和朱高煦之间的关系,真让朱高煦等太久,他的目的可就不是那么好达到的了。
走在路上,朱棣都在想着,这次他得问朱高煦要多少好东西才行。
此刻钱粮已经无法满足朱棣的胃口了,大汉其他的好东西,他也要带一些回到大明才是。
至于朱高煦会不会同意,朱棣想着想着,先是一笑,又是眉头一皱。
宫门前,朱高煦还在等着,脸上明显已经有了情绪。
就在这时,陈宏匆匆走来。
“王爷,皇帝逛了逛王城,如今已经向着王宫而来。”
朱高煦听得脸一黑,他在这里等,朱棣在逛街?这是人能干得出来的事?
朱棣可是过来求他的,这就是求人的态度?
朱高煦本想一走了之,最终还是继续在这里等着,只不过这次是惬意的躺在让人拿来的椅子上,喝着果汁。
等了许久,终于,在朱高煦的视线里,熟悉的身影缓缓出现。
朱高煦站起身,看着走来的朱棣,遥遥相见,就发现了朱棣比起之前,更加苍老了。
朱高煦向着朱棣走去,两人相聚宫门前的拱桥中。
“爹,你来了。”
“老二,我来了。”
父子两人时隔多年,再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