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那么大的苏伊士运河呢?大汉的第一个海外省军事基地(附地图)(1 / 1)
侯海看着盛坚还在沉思,并没有出声打扰。
两人当初在汉王府共事过几年,关系也很好,彼此都知道对方的性子。
侯海其实也很清楚自己性子的不足,不然这次也不会是盛坚负责舰队的所有事宜,而他是副手了。
在大汉军队里面,只要决策还没有定下来前,其他人都是有权力提出自己的建议,至于能不能说动主将实行,那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他也清楚盛坚需要考虑的会有很多,他如今也只能耐心等待,只要盛坚做出决定,哪怕和他想的事与愿违,他也只能听令行事。
这也是主将只要确定战略,下达军令,那么所有人只能执行。
出了事,则是主将扛下所有责任。
良久,盛坚缓缓看向侯海。
“你说的,可以试一试,一旦开战,我们必须要占据其至少一座沿海城市以及港口!
此事你做好准备,既然要打,那务必要打出我汉人强大的风采,必须要以碾压之势取得大胜!”
盛坚也是突然才想到,他们的物资确实在正常情况下确实难以补充,毕竟他们舰队大几万人呢,除了一万五千战斗人员,还有大量非战斗人员。
而要是夺得一地,那么他们的物资补充,直接就可以解决。
从别人手里夺得自己所需的物资,这种事,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毕竟这里的人又不是汉人。
而在舰队里面还有当初朱高煦调集过来的十多个能够制造火器、弹药的人,只要可以掌控这里的资源,那么就可以解决他刚才所想的一切问题。
这个前提,就是他们一旦开打,必须要取胜,必须要夺取城池、港口以及资源。
如果不能夺得这些,那么只要开战,在盛坚眼中就是不值得的。
侯海闻言,顿时变得兴奋起来。
在他眼中,盛坚这就是同意了,至于要夺得那些,哪怕不用盛坚说,他们都要去做。
在大汉打仗,只要是对外扩张,要是打亏本了,回到大汉都是要被耻笑的。
尤其是他们远在大汉万里之外,真要是不搞出一点名堂来,他们都没有脸回去。
正当侯海准备出声时,一军士匆忙跑了进来。
“将军,大事不好!前方航线没有了,前面没有苏伊士运河!并且我们在前的一艘船差些搁浅,过不去了!”
“什么?!你说前面过不去了?你可知谎报军情,按军法当斩!”
“将军,是真的,前方,没路了!”
盛坚与侯海无比的震惊,纵然是素来稳重的盛坚,此刻隐隐都有些慌了,只不过强压着心头悸动,当即一脸沉重的带着侯海来到前方查探。
当确定前方无法通过后,两个人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了。
“为什么会这样?王爷说这里有苏伊士运河可以前往地中海的,现在我们在红海出不去了?”
两人来到船舱内,屏退所有人,侯海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慌了。
难道他们走错方向了?
两人都无法接受朱高煦给他们的地图有问题,在他们心中,他们的王爷就是无所不能的,朱高煦所说的,就是绝对正确的。
盛坚没有去回应侯海,当即打开地图,看着朱高煦地图上标注的从红海可以前往地中海,进入欧洲,盛坚一时间也皱起了眉头。
良久,侯海在盛坚的影响,也逐渐平静下来,接受了这个现实。
“现在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根据葡萄牙王国的人提供的航线,绕那么大一圈吗?”
他们的航线图有两份,一份是朱高煦给的,一份是当初攻满刺加时,在班卒遇到的葡萄牙王国的人逼供出来的航线图。
这份航线图,需要从非洲绕行,路程极为遥远。
盛坚思考半响,目光坚定的抬头。
“王爷不可能无缘无故给我们这个地图,现在你亲自带人,在附近找地方登陆,问清楚,这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尤其是从红海去往地中海的那条运河,究竟在哪里,一定要问出来!”
“好!我现在就带人去!”
看着侯海下去,盛坚依旧满脸凝重的看着地图,他心中依旧相信朱高煦,如今只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不是他们的王爷的问题。
两人丝毫不知道,朱高煦当初画出这个地图,也没有注意苏伊士运河的问题,从红海直达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如今可是没有呢。
一连十日过去,盛坚一直静静的等待着,直到今日,侯海终于返回。
“我回来了!在我们右前方有一个港口,我带了三千人打下来了,也问清楚了,确实还有一条河,不过是从红海去往这个小国尼罗河,再从尼罗河入地中海!”
侯海当即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盛坚也立即看了过去,神情一喜。
然而这时侯海的声音继续传来。
“不过还有一个坏消息,这个运河,他们说已经很古老,之前有过数次的经营,但因为有流沙,下游经常会出现淤堵。
如今许久没有人清理过,这条河恐怕被堵住了,需要重新疏通才能通行。”
侯海所说的这条河,就是连接红海与尼罗河的运河,也是确实存在过的。
而这条运河,也确实荒废了太久的时间。
盛坚抬头看向侯海,他很怀疑侯海是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但如今也没有办法去想这么多。
“走!立即去这个运河口,寻找适合登陆的地方!”
盛坚亲自前往,很快找到汇入口。
在船上看得不够仔细,又找到登陆的地方,又将船上准备的五百匹马牵出两百匹。
这些战马都是当初从大汉出发时带出来的,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将战马牵出来遛一遛,并且配备马医,草料也都是单独准备的。
牵出战马,可以肉眼可见的发现战马的状态并太好。
盛坚也无奈,只得在岸上搭建一座营地,恢复两天后,战马的气色好了许多,盛坚准备亲自前往查看,侯海却是拦了下来。
“让我去吧,你不能有任何闪失,我性格冲动,不能为主将。
我们大几万人,全部人的未来只有你来负责,所有人才能放心。
我去!相信我,我一定做好!”
两百匹战马,只能带两百人前往,侯海是真的怕盛坚出现意外。
如今在外,人生地不熟,真要出了问题,盛坚有个三长两短,他很清楚,这次他们的任务,就难以完成了。
而至于为什么不将五百匹战马全部带出去,这是因为营地还需要留下大部分用于突然遭遇的战事,以应对突发状况的。
盛坚沉默片刻,随即也不再矫情,当即让侯海前往。
“记住,一定要小心,让骑兵散开一些,注意周边地势。
响箭你多带一些,需要增援,你便发射响箭,我会派出哨探在外,只要观察到,立即派兵来援。
这次为了查探消息,战马有限,盔甲无法携带,一定要多携带弩箭,定要及时注意周边。
最为重要的,一定要查清楚这条运河有多长,淤堵距离有多长。
去的路上做好标记,这个地方上的人,不可轻信!”
盛坚叮嘱了很多,其实这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查清楚这条运河究竟是什么情况,他们才能做下一步的决定。
侯海坚定的点头,准备好之后,当即带着人手开始出发。
在侯海出发后,盛坚当即集结五千大军,开始向周边发起进攻,一切以俘获青壮为重。
盛坚很清楚,如今淤堵已经是事实,那么疏通这条运河,就需要人来做,他们人力有限,想要尽快完成,必须要将这里的人全部集中来做才行。
同时盛坚又派出两千军前往苏伊士,以及以北之地,并且配备一百骑兵,目的就是攻下沿线之地。
这是盛坚做的第二手准备,那就是查清楚苏伊士运河到底是什么情况。
若是这条苏伊士运河没有,那他只能派人修建出来了。
朱高煦既然标注了有,那就必须得有!
他们王爷的威信,不能有任何闪失,朱高煦所说的,必须要成真!也必然是真的!
大军的四处出击,让这里的人无比的惶恐,但面对强大的汉军,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聚集,盛坚派出翻译,开始组织所有人开始扩宽与挖掘这条运河。
哪怕侯海还没有回来,但先期开始的工作,盛坚没有丝毫耽搁。
为此,盛坚扩建营地,拿出一部分物资,用于给这些人吃住。
毕竟疏通运河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他可不希望找来的这些人干一两天就饿死了。
同时又让带来的铁匠开始打造工具,所用的资源,也都是从各地带回来的。
但即便是这样,依旧不够,盛坚又不得不自己拿出一部分资源。
为了打通这条通道,盛坚也是拼了。
然而这些举动,却是无意间让这里的这些人很是感动。
因为这里生产力低下的原因,这里的人常年吃不饱,饿死的情况远远超过大明。
这也是这里的人除了权贵阶层,尽皆瘦弱的原因。
但现在这些人不仅能够得到吃食,虽然吃不饱,但吃的食物,却是他们从来不曾享受过的美食,关键是他们每个人,都有的吃。
当看见他们从未见过的工具出现,所有人更是无比激动。
原本的恨意与敌意,迅速开始消散。
当开始挖掘疏通运河时,甚至都不用汉军监工,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干着活。
每一个人都怕因为自己不努力,就没有了吃的,不能享受住帐篷,还能使用这么趁手又锋利的工具。
盛坚看着这一幕,都觉得很是邪门。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对这些人做什么善事,一切都是为了疏通运河,给的吃的也只是让这些人饿不死罢了。
当从翻译那里知道后,盛坚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种待遇要是放在大汉,谁敢做这事谁就是大汉的千古罪人。
然而来到外面,好嘛,他成了这些人的救世主。
哪怕是这样,盛坚依旧派出大军进行监督,但凡敢有人闹事,直接当场斩杀。
在外面,盛坚的警惕之心没有丝毫降低,哪怕这些人对他们感激涕零,该有的防备,一直未曾放下。
随后盛坚又派出上万船夫与后勤人员参与疏通运河,只为了加快速度。
而汉人的待遇,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仅能够吃饱,还顿顿有肉食。
然而这里的那些人,也就是盛坚眼里的蛮夷,完全没有任何不满,在这些人心中,汉人吃得更好,仿佛就是理所当然的一般。
盛坚也不再管顾这些,随着押来的人越来越多,运河的进度也在不断加快。
至于损耗的粮食物资,随着大军不断扩大进攻范围,带回来的钱粮物资也越来越多,起码不至于完全在亏损。
直到侯海赶回来,当侯海看见盛坚已经开始动工,没有丝毫的意外。
来到盛坚面前,侯海当即拿出地图。
“这条运河的下游,确实完全堵塞了,需要沿着轨迹重新挖掘、扩宽,舰船才能通过。”
“既然如此,那就挖!你现在去往下游,带三千军过去,派军集中这里的人,让他们来挖运河!至于物资,我这里会给你运送过来。”
盛坚与侯海当即开始疏通与挖掘这条运河,人力基本用的都是这里的住民。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派出攻取苏伊士等地的大军也传回了消息,那条苏伊士运河,果然没有。
盛坚当即让这支大军建立军事基地,用于常驻,同时聚集这里的人,着手修建运河事宜,并且再次增兵一千。
与此同时,盛坚调集五千船夫开始进行军事训练,用于转换成战斗人员。
耗时数月,这条运河终于完工,盛坚挑选数千人用于干船夫的活,将汉人解放出来。
然而当舰队要准备离开时,这里的这些人却是想要挽留,最终盛坚只能在这里留下一支千人大军,配合在苏伊士的大军,对这里实行掌控。
并且留下少许文人,用于教化这里的人,推行大汉文化,教习汉字。
而这里,盛坚正式改名为大汉海平省,大汉驻军四千,同时临时挑选人手着手治理。
盛坚与侯海率领舰队沿运河进入尼罗河,最终进入地中海。
来到地中海,两人当即开始准备部署作战,这次在海平省投入了大量物资,虽然有获取,但消耗的依旧比得到的更多。
如今他们的物资不仅需要补充,之前确定的展示大汉国威,宣扬汉人之名的计划,也在正式开始进行。
两个条件,都需要他们解决奥斯曼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其中一个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