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收网,大汉思想政治部(1 / 1)

加入書籤

夜晚,朱高煦来到朱瞻壑殿内。

“想了半日,思考得怎么样了?”

朱高煦看着朱瞻壑,笑着坐在椅子上。

这时朱瞻壑之妻,大汉世子妃张氏端着茶走了进来。

“父王,请喝茶。”

待朱高煦接过,张氏也给朱瞻壑递了一杯茶,随即退了下去。

朱高煦脸上的笑容更甚,对张氏,他是无比的满意。

朱瞻壑看着朱高煦,缓缓开口。

“爹,其实今天说的那些,我都明白。

只不过下来之后,于谦思考了许久,我也已经开导过他了。

刚才沉思,只是在想着如今安置之事,毕竟是数百万人,我这心里,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朱瞻壑脸上也是带着淡淡的笑容,他跟在朱高煦身边不少时间了,又经过不少的历练,许多事情,他也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白天朱高煦的教导,其实他心里都清楚,要是这点道理都不明白,他也对不起朱高煦那般的教导了。

朱高煦闻言,心中也很是欣慰,对如今的朱瞻壑,显然很是满意。

“不错,有点样子了,不骄不躁,很好。

既然你都知道,我也就放心了。

至于于谦,你多跟他走动,这次迁移人口的安置,你和他一起去做吧。

除此之外,既然你心中放心不下,那就去下面各省去看看,有什么问题,你自行处理。”

“好,我知道了。”

朱瞻壑明白,这是在让他代替朱高煦巡查各地了,也是正式真正的宣告,他这个世子,接下来要逐渐开始接手国事了。

对于这些,朱瞻壑其实并不看重,因为他很清楚,这些以后本就会是他的,对自己的权力,他没有多大的向往,到了时间,自然就会逐渐到他手里。

朱瞻壑更加在意的,还是有了这个名义巡视各地,他也正好看看各地如今的情况。

朱高煦看着朱瞻壑平静的应下,笑得更开了。

其实他和朱瞻壑之间,也是挺反常的。

他作为大汉的王,朱瞻壑作为世子,但朱瞻壑从来没有想过争权,哪怕已经是世子了,也从来没有向他要过什么权力。

而他也没有担心朱瞻壑会像许多太子一般,会等不及,会来和他争夺权力,相反,朱瞻壑做什么事,他只有支持。

对比起朱棣与朱高炽,以及历朝历代众多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他们父子之间,恐怕也就朱元璋与朱标这样的皇帝与太子可以相比了。

不再去想,朱高煦再度出声。

“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安排吧,出去之前,提前给我和你娘说一声。

等这次的事情落实下去后,老二的婚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如今老二还在泰五省那边,过后就会回来了,你们两兄弟多交流,还有其他弟弟,你也多带一带,该教的好好教一教,他们如今也渐渐长大了,你作为长兄,要挑起责任来。”

“爹,你这是跟着太祖皇帝学的吧,自己的儿子不多上点心,还让我来教。

不过谁让我是当大哥的,我尽量带一带,不过爹你自己也上点心,别什么都让我来成不成。”

朱瞻壑嘴上虽然这样说着,但脸上的笑容是一点都没有消失。

朱高煦听着也是乐了。

“臭小子,还摆起谱来了,信不信我抽你?”

“爹,你要是无缘无故抽我,我就去告诉娘。”

“你还得意起来了,我告诉你,这个家,还是我说了算的。”

“爹,你快别说了,你怎么不在我娘那里这么自信呢....”

“臭小子,拆我台是吧,看我不揍你...”

“爹,我错了,我老实行了吧,放过我....”

父子两人聊着聊着,在殿内打闹了起来,时不时的传出一阵笑声。

闹了一会,两人重新坐定,只是朱瞻壑老实的站在一旁给朱高煦添茶倒水。

“你娘应该跟你说过胡善祥的事情了吧,你自己做好准备。

我儿媳妇那里,你去给她说清楚,好好安抚。

胡氏也是一个贤内助,也就是老二的婚事已经定了,不然也轮不到你。

好好待两女,至于其他的,以后也不会给你安排了,你要怎么做,那就是你的事情。”

这事朱高煦都是一阵叹息,从韦清婉那里知道了胡善祥在大汉后,他其实很想让朱瞻圻娶,但没办法,朱瞻圻和满者伯夷国的继承人苏希达的婚事早早就定好了。

哪怕如今满者伯夷成为了大汉一地,苏希达也再无继承王位的可能,甚至满者伯夷的态度如今他也可以不在乎,但那种事,也真没有办法去做。

而且苏希达这个准儿媳妇如今也挺不错的,朱高煦才一直没有取消朱瞻圻的婚约。

朱瞻壑闻言,一脸的苦涩。

“爹,这事娘已经和我说过了,我尽量做好。”

“嘿,你个混小子,你还不满意上了?

老子告诉你,那胡氏长得也不差,人又贤惠,你还发苦?”

朱高煦看着眼前的逆子,很想打人,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吧?

无论张氏还是胡氏,其实都可以算是贤后了,朱瞻壑直接有两个,他都看不惯朱瞻壑这个表情了。

而且也不是让朱瞻壑有了这两女就不找其他女子了,过后朱瞻壑继位,注定也要充实后宫的。

只不过那些填充进来的人,和张氏与胡氏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朱瞻壑看着朱高煦,眼皮一跳,他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那就是朱高煦要动手打人了。

然而事实也是如此,还没有来得及说话,直接就被朱高煦提着鞋子一顿抽。

不是朱瞻壑不想跑,而是他真的跑不过。

哪怕他也在军中历练了好几年,也是上过战场的,但和朱高煦比起来,还真就太嫩了些。

翌日清晨,这一天,是豚卫的最后一天限期。

这一日,陈宏亲自带着豚卫秘密开始出击。

京城之内一处宅院,一群人正聚在一起说着话,然而在宅院的墙上,豚卫翻墙而入,大门被打开。

院内的人顿时警觉,发现是豚卫后,数人准备反抗,直接被豚卫的弩箭射中倒地。

因为在城内,为了不引起恐慌,弩箭是第一优先选择,一旦弩箭无法取得战果,那么随后才是使用火器。

其余人来不及有其他动作,直接被当场擒下。

至于个别人想要逃,也被从其他方向赶来的豚卫拿下。

这一幕,在城内多处不断上演。

而在城北一处院落,江书正在召集人手在布置着什么,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推开。

江书满脸怒意正要发火,却是看见陈宏直接走了进来,顿时一愣。

“陈宏?你这是做什么!”

江书看着院外有他的人正在被拖出去,进来的豚卫纷纷用弩箭对准他们,心头顿时一凉。

但即便如此,江书也强作镇定的看着陈宏。

他在接到朱高燧的命令后,就在开始准备,经过这么些时间的打探,好不容易确定了最后的方案,准备明日就开始行动,结果现在陈宏就亲自来了。

如果没有这事,他不会有什么想法,但偏偏就是有这事,本就心中有鬼,哪怕他想不通豚卫怎么知道的,但心头格外的沉重。

陈宏冷冷的看着江书,嘴角缓缓露出笑容,只是这个笑,格外的渗人。

“王爷想要见你,我便来了,走吧。”

陈宏说完,直接示意人将江书身上的短匕拿出,进行全面搜身后,直接带着江书离开。

至于其他人,则是被豚卫押解而出。

一个时辰不到,豚卫将事先预定的目标全部拿下,而京城之内,除了少部分人有所察觉外,绝大部分人没有任何察觉,依旧如同往常一般。

王宫之内,朱高煦静静的等待着。

直到时间快要来到晌午之时,陈宏匆匆走了进来。

“王爷,那些宵小之人已全部捉拿,这是审讯结果,请王爷过目。”

朱高煦打开看了起来,原来这次所涉及到的,不止是科研院,还有火器司、铁器司、船舶司等,也尽皆包含在内。

科研院内有一个学子,两个见习被说动,以科研院机密和大明潜伏而来的人进行交易,同时会随同一起去往大明。

而大明那里给出的条件,则是学子封为侯爵,见习封伯爵。

联系的七人之中,只有这三人动心并且背叛,另外几人尽皆拒绝,并且上报给了豚卫。

朱高煦也没有去想另外几人的事情,也不想去追究为什么这些人不找别人,只找他们几个人。

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好的,他可以当做无事发生。

但即便只有三人,博士以上的一个人都没有,甚至两个是见习,但朱高煦的神情依旧很不好。

而火器司、铁器司、船舶司这几个特殊部门,反而没有一人心动,被人接触后更是直接上报豚卫。

朱高煦这才好受一些,不枉他对这些特殊部门投入这么大,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被打动的啊。

而联系这些部门的人,则是朱高炽所派来的。

除了这些人,还有大明其他人所派来的,有地方官,也有大明朝廷的大臣。

这部分人,大多以经商或者投奔大汉的名义过来,之前在酒楼说大汉以及他的那些流言蜚语的人,就是这部分人。

最后则是锦衣卫,当看见朱高燧让江书从大汉带机密技术回大明时,朱高煦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因为这果然不出他所料,朱高燧还真就这样来做了啊。

看完,朱高煦看向陈宏。

“凡是涉及到的人,全部捉拿,不许漏掉任何一人!”

“是!”

在陈宏下去后,朱高煦也开始沉思起来。

如今出了问题,那就必须要解决了。

“来人,叫朱桓前来。”

朱桓,也是他以前汉王府的老人,最开始为他王府的典薄,现在负责大汉思想政治部。

而大汉思想政治部,则是他后面成立的,进入这里面的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那就是对他绝对忠心,只忠于大汉的王。

这个部门朱高煦成立的初衷,只不过是为了加强大军对他的忠心程度,也就是宣传忠君思想。

不一会,朱桓匆匆走来。

“参见王爷。”

“起来吧,叫你来只为一件事,你下去之后,要加强各部的思想宣传。

尤其是科研院与商部,接下来你要作为重心去做。”

朱桓闻言一愣,加强各部的思想宣传?尤其是科研院与商部?

原本他的职责没有扩展到各部,如今朱高煦这番话,无疑是再一次加大了思想政治部的权力。

朱桓闻言一喜,他其实很想这样做了,在他看来,大汉所有人,都理应接受这点才是,只是他一直没有提及,如今朱高煦主动说出来,朱桓没有任何犹豫。

“请王爷放心,臣即刻下去开始安排,不必负王爷所望!”

朱高煦点点头,又商议了一会具体细节,才让朱桓退了下去。

在朱桓离开后,朱高煦又叫来教育部负责人陈治平。

“参见王爷,不知王爷何事?”

朱高煦看着匆忙又有些疲惫的陈治平,当即扶起,让人上茶。

“教育部有你在,我心中也放心了。

这次叫你来,确实有一事。

本王准备从乡学开始,增加一堂课,名为思想课。

这个思想课,要培养忠君爱国之思想,也要学生能够知道大汉如今与之前的不同,时刻知道大汉如今的发展。

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自小开始培养。

这不仅是对学子的要求,也是对教育部官吏,以及教师的要求。

后面思想政治部会有人进驻教育部,在教书育人前,首先自己就得树立良好的思想观点。

你以为如何?”

朱高煦并没有因为科研院有人背叛的事情而发泄什么怒火,他很清楚,随着大汉的不断变强,那样的人会越来越少。

同时更让他注意的,反而是观点的培养。

只要这些从小开始教育得当,加上大汉不断的强大,如今偶尔还会发生的事情,在以后基本就不会发生。

毕竟大汉强大,没有谁蠢到想着脱离大汉。

且只要忠君爱国的思想,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到位,这种事情更难发生。

解决问题,朱高煦想到的就是从根源去解决,直接解决问题的表面,不是他所想的。

陈治平闻言,几乎没有犹豫,当即开口。

“王爷,臣赞同,学生学习知识只是其中一部分,忠君爱国更是作为学习的基本。

而良好价值观的树立,更是能够让学生今后成才,更好为王爷与国家效力,更好的为国为民做实事。”

陈治平不知道朱高煦为什么突然提起这点,但起码在他心中,他也很是认可的。

忠君爱国思想,其实历朝历代以来,都是重视的,毕竟书里都有。

而价值观的树立,陈治平尽管也不懂这个新奇的词,但他也很想试试,这样实行之后,又会带来什么改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